關於稚的詩句 1. 童真稚趣的詩
池上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註釋]:艇:輕便的船。
解:懂得。[譯文]:天真活潑的農村兒童,他們撐著壹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蓮花。
回來的時候,他們不懂怎樣掩蓋留下的蹤跡,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蕩開,船後留下了壹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池 上白居易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①藏蹤跡,浮萍②壹道開。註釋①解:知道。
②浮萍:池塘裏的水草。譯文壹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麽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壹條船兒劃過的痕跡。助讀這首詩寫出了小孩的貪玩和天真。
《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註釋[題解]本詩作者楊萬裏,南宋著名詩人,壹生寫詩兩萬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寫景詩。他的詩清新風趣,構思巧妙,語言通俗,自成壹家,在當時與陸遊等人齊名。
本詩是壹首描寫田園風光的七言絕句。宿:住宿。
新市:地名,位於今湖北省京山縣東北。徐公店:壹個姓徐的人家開設的客店。
公:古代對男子的通稱。詩題暗示了詩歌內容為詩人在徐公店住宿時所看到的景象。
[語意理解]籬落:籬笆。 疏疏:稀疏,稀稀落落的樣子。
壹徑深:壹條小路很遠很遠。 徑:小路。
樹頭:樹的枝頭。 陰:樹陰。
未成陰:是新葉還沒有長得茂盛濃密,未形成樹陰。 急走;快跑。
無處尋:找不到了,此處有“分不清”之意。在稀稀落落的籬笆旁,有壹條小路伸向遠方,路旁樹上的花已經雕落了,而新葉卻剛剛長出,還沒有形成樹陰。
兒童們奔跑著,追撲翩翩飛舞的黃色的蝴蝶,可是黃色的蝴蝶飛到黃色的菜花叢中,孩子們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們了。《村居》—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所見》—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村居高鼎(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李清照的《如夢令》年代:北宋作者:李清照作品:如夢令內容: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壹灘鷗鷺。
辛棄疾的《村居》年代:南宋作者:辛棄疾作品:清平樂內容: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7.秀 竹 村鄉下老外婆,家在河邊住。
出門只聞“布谷”聲,林間有小路。房後翠竹園,房前梧桐樹。
表弟拉拉我的手,河邊捉魚去。8.桃園仲夏夜大人搖蒲扇,小兒捉蜻蜒。
樹上鳴蟬自在鳴,隨妳聽不聽。閑聊天下事,自在又輕松。
鋪好蓑衣躺下來,仰天數星星。2. 牧牛圖午後順著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腳下流。
水中石頭大如鬥,石邊魚兒輕輕遊。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邊和地頭。
口中喚著大花狗,手裏牽著老黃牛。
2. 楊萬裏寫的稚孑弄冰裏描寫兒童的詩句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瓈)碎地聲。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瓈)碎地聲。
詩意
清晨,兒童將銅盆裏凍的冰剜下來,用帶來的絲線穿起當錚。敲的響聲穿過樹林,突然聽見壹聲清脆的水玉落地的響聲,原來是孩子們把它給敲碎了。
賞析
銅盆裏的水結成堅冰,兒童晨起,把它從盆裏剜出。這首詩寫冬天孩子們的壹場嬉戲:壹塊大冰被穿上彩線,當作鑼來敲打,聲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鑼敲碎碎落地,發出打破玻璃的聲音。詩寫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樂與失望,宛然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