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代形容女子頭發的詩句

古代形容女子頭發的詩句

1. 古代關於頭發的詩句

2. 關於古典女子頭發的詩句

古代關於頭發的詩句 1.關於頭發的古詩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辭)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壹遲(古詩源)

宿昔不梳頭,絲發被兩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從古至今,無論線條粗細的女子,對於與“情思”諧音的滿頭青絲,總有太多割舍不下的牽掛吧。單是看看那些描寫梳頭的動詞:綰、結、挽,還有那些花樣繁多的發髻:盤螺髻,秋蟬髻,倭墮髻,拂雲髻,飛鳳髻……這麽多美麗的名字,記載了多少紛紛擾擾的心情。難怪古代文人會在“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的情調裏進退回環。即使英武如花木蘭,在代父從軍立下赫赫功勛的十二年之後,回到家的首要任務就是“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何況是那些溫婉可人的女子呢?她們在良人離別時,會小心地剪下壹綹頭發,珍重地請他帶在身邊。而且,自君別後,她們是那樣率性地放棄著自己:“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悅己的人不在身邊,連頭發都亂蓬蓬的懶於梳理了。

2.關於頭發的古詩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宿昔不梳頭,發絲披兩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衛娘發薄不勝梳

李賀《浩歌》

歐陽修的詞: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情落遊絲無定,有情還似無情……

長相思

雲壹緺,玉壹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搗練子

雲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為誰和淚倚闌幹?

訴衷情

冷落繡衾誰與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頭。

欲寫兩眉愁,休休。遠山殘翠收。莫登樓。

菩 薩 蠻

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

白日參辰現,北鬥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

3.關於頭發的古詩句

李白 秋浦歌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嶽飛《滿江紅》

玉壺系青絲, 沽酒來何遲。

---李白《待酒不至》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白《將進酒 》

樓上春風日將歇,誰能攬鏡看愁發。

---李白《搗衣篇》

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

---李白《秋浦歌》

當年意氣不肯平,白發如絲嘆何益。

---李白《前有壹尊酒行二首》

誰能書合下,白首太玄經。

---李白《俠客行》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無題》

梨園子弟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白居易《長恨歌》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寶髻松松挽就 鉛華淡淡妝成

紅姻翠霧罩輕盈 飛絮遊絲無定

相見不如不見 有情還似無情

笙歌散後酒微醒 深願月明人靜

---司馬光《西江月》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賀知章《回鄉偶書》

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楊慎《臨江仙》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陶淵明《桃花源記》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木蘭辭》

“釵欲溜,髻微偏,卻尋霜粉撲香綿”

裊裊雲梳曉髻堆,涓涓秋凈眼波回。”

學畫雙蛾苦未成,鬢雲新結翠鬟輕”

。。。。..以上選自《周紫芝詞集 》

美人浴,碧沼蓮開芬馥。

雙髻綰雲顏似玉,素娥輝淡綠。

雅態芳姿閑淑,雪映鈿裝金斛。

水濺青絲珠斷續,酥融香透肉。

。。。。。。。。.謁金門(閻選)

宿昔不梳頭,發絲披兩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衛娘發薄不勝梳 。李賀《浩歌》

歐陽修的詞: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情落遊絲無定,有情還似無情……

搗練子

雲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為誰和淚倚闌幹?

《詩經·鄘風·君子偕老》載:“鬒發如雲,不屑髢也。。“鬒”意為頭發濃密而黑,“髢”意為假髻。這句古詩贊美了濃密而漆黑的頭發有如天上的烏雲,擁有這樣壹頭黑發便不屑於使用假的發髻了。後人常以烏雲代指女人秀發,如“烏雲高綰”詞語。

古人在稱贊婦女的美麗秀發時常以“鬒發”名之。如《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載:“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鑒,名曰玄妻。”《太平禦覽》記載“上(漢武帝)觀其(衛子夫)發鬢,悅之”。衛子夫的壹頭秀發壹打開,就像黑色的瀑布壹樣,閃閃發光,馬上吸引住了少年天子漢武帝。(據說武帝那時候正為沒有後代而苦惱,所以比較註重道家的某些觀點,比如頭發烏黑濃密者氣血旺,氣血旺者高壽多子。)《陳書·後主沈皇後列傳》附《張貴妃傳》記載:“張貴妃發長七尺,鬒發如漆,其光可鑒。”又如《昭明文選·七辨》曰:“鬒發玄髻,光可以鑒。”“鬒”和“玄”都是稱贊發黑的詞語。而頭發亮麗到可以當銅鏡照人的地步,令人嘆為觀止。

4.古代女子贈男子頭發詩句

留別妻 作者:蘇武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握手壹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譯文

從成年時就結為夫婦,相親相愛兩不相疑。歡樂只在今天晚上,兩情歡好要趁這美好的時刻。

遠征人心裏老惦記著上路,起身看看深夜到何時?天上星星全都看不到,走啊從此分別了。

奉命遠行上戰場,兩人相見還沒有期。緊握手啊長聲嘆息,生離別啊淚更多。

努力珍重青春,不要忘記歡樂的時候。活著應該再回來,死去也應該永遠互相懷念

擴展資料:

在古代的封建社會中,對於女子的管束,比男子都要嚴,自古便有“三步不出閨門”之說。時刻要註意自己的儀容儀貌,言談舉止,要有大家閨秀該有的樣子,自然有仰慕心儀的男子,不會直接的表達出來,而是壹般通過自己送的信物來表達自己的心儀。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古人對身體部位十分看重,認為這也是“孝”的壹部分。所以三國裏夏侯惇眼睛被箭射中後,才大呼“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壹口將眼睛又吃回去。將自己身體的壹部分送給心上人,表達無以復加的愛意,頭發自然最合適不過。

所以古時候,女子經常會剪落壹束青絲贈送給情郎做定情物。古有結發之說,女子通過這樣的方式以示自己的心意以及決心,如果男子回應的話,也會送上自己的貼己之物,壹般送玉佩居多。

搜狗百科:留妻別

搜狗百科:古代女子信物

5.描寫“頭發”古詩詞有哪些

1、《沐浴》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經年不沐浴,塵垢滿肌膚。 今朝壹澡濯,衰瘦頗有餘。 老色頭鬢白,病形支體虛。 衣寬有剩帶,發少不勝梳。 自問今年幾,春秋四十初。 四十已如此,七十復何知。

2、《吾雛》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吾雛字阿羅,阿羅才七齡。嗟吾不才子,憐汝無弟兄。撫養雖驕呆,性識頗聰明。學母畫眉樣,效吾詠詩聲。我齒今欲墮,汝齒昨始生。我頭發盡落,汝頂髻初成。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嬰。緬想古人心,慈愛亦不輕。蔡邕念文姬,於公嘆緹縈。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3、《花前嘆》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前歲花前五十二,今年花前五十五。歲課年功頭發知,從霜成雪君看取。幾人得老莫自嫌,樊李吳韋盡成土。南州桃李北州梅,且喜年年作花主。花前置酒誰相勸,容坐唱歌滿起舞。欲散重拈花細看,爭知明日無風雨?

4、《胡騰兒》 年代: 唐 作者: 李端

胡騰身是涼州兒,肌膚如玉鼻如錐。桐布輕衫前後卷,葡萄長帶壹邊垂。帳前跪作本音語,拾襟攪袖為君舞。安西舊牧收淚看,洛下詞人抄曲與。揚眉動目踏花氈,紅汗交流珠帽偏。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弱滿燈前。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如卻月。絲桐忽奏壹曲終,嗚嗚畫角城頭發。胡騰兒,胡騰兒,故鄉路斷知不知。

5、《貽小尼師》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新剃青頭發,生來未掃眉。身輕禮拜穩,心慢記經遲。喚起猶侵曉,催齋已過時。春晴階下立,私地弄花枝。

6、《贈溪翁 》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溪田借四鄰,不省解憂身。看日和仙藥,書符救病人。

伴僧齋過夏,中酒臥經旬。應得丹砂力,春來黑發新。

7、《月夜》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8、《無題》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6.關於頭發的古詩句有哪些

1. 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李白《秋浦歌》

2. 當年意氣不肯平,白發如絲嘆何益。---李白《前有壹尊酒行二首》

3. 誰能書合下,白首太玄經。---李白《俠客行》

4.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辭》

5.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陶淵明《桃花源記》

6. 宿昔不梳頭,發絲披兩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衛娘發薄不勝梳 。---李賀《浩歌》

7.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司馬光《西江月》

8.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滿江紅》

9. 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楊慎《臨江仙》

10.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賀知章《回鄉偶書》

11.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12. 梨園子弟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白居易《長恨歌》

13.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無題》

14. 玉壺系青絲, 沽酒來何遲。 ---李白《待酒不至》

15.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滿江紅》

關於古典女子頭發的詩句 1.形容女子頭發詩句

1.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溫庭筠)

2.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杜甫)

3.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前壹句句妳可能用得著)

4.鬢似烏雲發委地,手如尖筍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發蕊。

5.羅裾有長短,翠鬢無低斜。 長眉橫玉臉,皓腕卷輕紗。

6.鬢挽烏雲,眉彎新月;肌凝瑞雪,臉襯朝霞。

7.眼波橫秀。乍睡起、茸窗倦繡。甚脈脈、闌幹憑曉,壹握亂絲如柳。

8.雲鬢輕梳蟬翼,蛾眉淡拂春山。

9.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10.眉掃初春嫩柳;香肌撲簌瑤臺月,翠鬢籠松楚岫雲。

11.倒暈連眉秀嶺浮,雙鴉畫鬢香雲委。

熬夜整出來哦!沒功勞也有苦勞啊

2.古代女子贈男子頭發詩句

留別妻 作者:蘇武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握手壹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譯文

從成年時就結為夫婦,相親相愛兩不相疑。歡樂只在今天晚上,兩情歡好要趁這美好的時刻。

遠征人心裏老惦記著上路,起身看看深夜到何時?天上星星全都看不到,走啊從此分別了。

奉命遠行上戰場,兩人相見還沒有期。緊握手啊長聲嘆息,生離別啊淚更多。

努力珍重青春,不要忘記歡樂的時候。活著應該再回來,死去也應該永遠互相懷念

擴展資料:

在古代的封建社會中,對於女子的管束,比男子都要嚴,自古便有“三步不出閨門”之說。時刻要註意自己的儀容儀貌,言談舉止,要有大家閨秀該有的樣子,自然有仰慕心儀的男子,不會直接的表達出來,而是壹般通過自己送的信物來表達自己的心儀。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古人對身體部位十分看重,認為這也是“孝”的壹部分。所以三國裏夏侯惇眼睛被箭射中後,才大呼“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壹口將眼睛又吃回去。將自己身體的壹部分送給心上人,表達無以復加的愛意,頭發自然最合適不過。

所以古時候,女子經常會剪落壹束青絲贈送給情郎做定情物。古有結發之說,女子通過這樣的方式以示自己的心意以及決心,如果男子回應的話,也會送上自己的貼己之物,壹般送玉佩居多。

搜狗百科:留妻別

搜狗百科:古代女子信物

3.形容女人頭發飄飄詩句

形容女子頭發的詩句

1.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溫庭筠)

2.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杜甫)

3.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前壹句句妳可能用得著)

4.鬢似烏雲發委地,手如尖筍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發蕊。

5.羅裾有長短,翠鬢無低斜。 長眉橫玉臉,皓腕卷輕紗。

6.鬢挽烏雲,眉彎新月;肌凝瑞雪,臉襯朝霞。

7.眼波橫秀。乍睡起、茸窗倦繡。甚脈脈、闌幹憑曉,壹握亂絲如柳。

8.雲鬢輕梳蟬翼,蛾眉淡拂春山。

9.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10.眉掃初春嫩柳;香肌撲簌瑤臺月,翠鬢籠松楚岫雲。

11.倒暈連眉秀嶺浮,雙鴉畫鬢香雲委。

4.形容女子頭發詩句有哪些

1.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釋義:白發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

2. 上陽人,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新。——白居易《上陽人》

釋義:上陽宮人啊,上陽宮人,當年的花容月貌已經暗暗消失。如今垂暮之年,白發如銀。

3. 三十六宮女,髻鬟各如鴉。——曹鄴《恃寵》

釋義:多少的宮女,環形發髻都已經發白。

4. 牧羊驅馬雖戎服,白發丹心盡漢臣。——杜牧《河湟》

譯文:河湟百姓雖然穿著戎服牧羊驅馬,可是他們白發丹心仍是唐朝臣民。

5.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杜荀鶴《山中寡婦》

釋義:丈夫死於戰亂她獨守茅屋受煎熬,身穿苧麻布衣衫鬢發幹澀又枯焦。

6. 猿聲催白發,長短盡成絲。——李白《秋浦歌》

釋義:那淒切的猿聲,叫得將我滿頭的白發郡成了紛亂的素絲。

7. 淒涼舊京女,妝髻尚宣和。——劉克莊《北來人》

釋義:以“北來人”的口吻敘事,表達情感顯得更真實、自然。

8.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釋義:我今日神遊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

9.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杜甫《月夜》

釋義:蒙蒙霧氣,或許沾濕了妻子的鬢發;冷冷月光,該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10.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溫庭筠《菩薩蠻》

釋義:眉妝漫染,疊蓋了部分額黃,鬢邊發絲飄過。潔白的香腮似雪,懶得起來,畫壹畫蛾眉,整壹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遲遲。

5.關於頭發的古詩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木蘭辭)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壹遲(古詩源)

宿昔不梳頭,絲發被兩肩,婉伸郎膝上,何處不可憐

從古至今,無論線條粗細的女子,對於與“情思”諧音的滿頭青絲,總有太多割舍不下的牽掛吧。單是看看那些描寫梳頭的動詞:綰、結、挽,還有那些花樣繁多的發髻:盤螺髻,秋蟬髻,倭墮髻,拂雲髻,飛鳳髻……這麽多美麗的名字,記載了多少紛紛擾擾的心情。難怪古代文人會在“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的情調裏進退回環。即使英武如花木蘭,在代父從軍立下赫赫功勛的十二年之後,回到家的首要任務就是“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何況是那些溫婉可人的女子呢?她們在良人離別時,會小心地剪下壹綹頭發,珍重地請他帶在身邊。而且,自君別後,她們是那樣率性地放棄著自己:“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悅己的人不在身邊,連頭發都亂蓬蓬的懶於梳理了。

6.請問有沒有描寫古代女子的頭發,眉毛,眼睛等的詩詞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領如蝤蠐,齒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先秦-詩經)

吾家有嬌女[1],皎皎頗白晳[2] 。

小字為紈素[3],口齒自清歷[4] 。

鬢發覆廣額,雙耳似連璧[5] 。

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6] 。

濃朱衍丹唇,黃吻瀾漫赤[7] 。

嬌語若連瑣,忿速乃明{忄畫}[8] 。

握筆利彤管,篆刻未期益[9] 。

執書愛綈素,誦習矜所獲[10] 。

其姊字惠芳[11],面目如畫{目粲}[12] (魏晉-左思)

臉上金霞細,

眉間翠鈿深。

欹枕覆鴛衾。

隔簾鶯百囀,感君心。(-唐五代-溫庭筠

水仙花

夢湘雲,吟湘月,

吊湘靈。

有誰見、羅襪塵生。

淩波步弱,

背人羞整六銖輕。

娉娉裊裊,暈嬌黃、

玉色輕明。

香心靜,波心冷,

琴心怨,客心驚。

怕佩解、卻返瑤京。

杯擎清露,

醉春蘭友與梅兄。

蒼煙萬頃,斷腸是、

雪冷江清。

清平樂

宮腰束素,

只怕能輕舉。

好築避風臺護取,

莫遣驚鴻飛去。

壹團香玉溫柔,

笑顰俱有風流。

貪與蕭郎眉語,

不知舞錯《伊州》

羅襦換罷下西樓,豆蔻香溫語不休。

說到年華更羞怯,水晶簾下學箜篌。

雲鬟亂,晚妝殘,

帶恨眉兒遠岫攢。

斜托香腮春筍嫩,

為誰和淚倚闌幹

菩薩蠻

蓬萊院閉天臺女,

畫堂晝寢人無語。

拋枕翠雲光,

繡衣聞異香。

潛來珠鎖動,

驚覺銀屏夢。

臉慢笑盈盈,

相看無限情。

7.形容女子頭發 詩句

1.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bai溫庭筠)2.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杜甫)3.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du眉眼盈盈處。

(前壹句句妳可能用得著)4.鬢似烏雲zhi發委地,手如尖筍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發蕊。

5.羅裾有長短,翠鬢無低斜。 長眉橫玉臉,皓腕卷輕紗。

6.鬢挽烏雲,眉彎新月;肌凝瑞雪,臉襯朝霞。7.眼波橫秀。

乍睡起、茸dao窗倦繡。甚脈脈、闌幹憑版曉,壹握亂絲如柳。

8.雲鬢輕梳蟬翼,蛾眉淡拂春山。9.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10.眉掃初春嫩柳;香肌撲簌瑤臺月,翠鬢籠松楚岫雲。11.倒暈連眉秀嶺浮,雙鴉畫鬢香雲委。

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