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詩當中朗讀節奏怎麽區分

古詩當中朗讀節奏怎麽區分

有的是四三式的。三四式的很少見。七言除了上節通論所講的那種四三式以外,也可以在整個五言詩句的前面加兩個音成為獨立的節奏,從而形成二五的句式。節奏可以按音節兼顧意義來劃分,壹般五言詩的節奏是二三拍(2/3,2/2/1,2/1/2),七言詩是四三拍(4/3,2/2/1/2,2/2/2/1)。七字句是四拍("二,二,二,壹"式).如"碩鼠/碩鼠,無食我黍","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無邊/落木/庸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等.但劃分節奏,不可以單看句式,要聯系意義的表達,如"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兩句誦讀的節奏就應該是"二壹二,二壹二";"念去去千裏煙波"(柳永《雨霖鈴》)的節奏則是"壹二二二". 垓下歌(1)項羽、音節組成節奏的形式 力拔|山兮|氣蓋世,七音節三節奏二二三時不|利兮|騅不逝。(2)、、同上 騅不|逝兮|可奈何?(3)、、同上 虞兮|虞兮|奈若何?(4)、、同上 書江西造口壁(宋詞,菩薩蠻)(1)、、、、、辛棄疾、、音節組成節奏的形式 郁孤臺下|清江水, 、七音節二節奏四三(2)中間|多少|行人淚!、七音節三節奏二二三(3)西北|望長安,(4)、五音節二節奏二三可憐|無數山。(5)、、、、同上 青山|遮不住,、、、、、 、同上畢竟|東流去。(6)、、、、同上江晚|正愁余,、、、、、 、同上山深|聞鷓鴣。(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