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顧況的詩詞《過山農家》賞析

顧況的詩詞《過山農家》賞析

#詩詞鑒賞# 導語顧況的這首六言絕句質樸清淡、蕭散自然,寫出了地道的農家本色。下面就和 壹起來了解下這首詩詞,歡迎閱讀!

《過山農家》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前兩句是各自獨立又緊相承接的兩幅圖畫。前壹幅“板橋人渡泉聲”,畫的是山農家近旁的壹座板橋,橋下有潺湲的山泉流過,人行橋上,目之所接,耳之所聞,都是清澈叮咚的泉色水聲。“人渡泉聲”,看似無理,卻真切地表達了人渡板橋時滿耳泉聲淙淙的獨特感受。詩中有畫,這畫便是仿佛能聽到泉聲的有聲畫。這壹句寫出農家附近的環境,暗點“過”字。“人渡”的“人”,實即詩人自己,寫來卻似畫外觀己,抒情的主體好像融入客體,成為景物的壹部分了。

 後壹幅,即次句“茅檐日午雞鳴”,正寫“到山農家”。茅檐陋舍,乃“山農家”本色;日午雞鳴,仿佛是打破山村沈靜的,卻更透出了山村農家特有的悠然寧靜。在溫煦的陽光下,茅檐靜寂無聲,只傳出幾聲悠長的雞鳴。這就把壹個遠離塵囂、全家都在勞作中的山農家特有的氣氛傳達出來了。“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王維《新晴野望》)。這裏寫日午雞鳴的閑靜,正是為了反托閑靜後面的忙碌。從表現手法說,這句是以動襯靜;從內容的暗示性說,則是以表面的閑靜暗寫繁忙。故而到了三四兩句,筆觸便自然接到山農家的勞作上來。

 擴展閱讀:顧況的生平介紹

 顧況於至德二載(757年)登進士第。建中二年(781年)至貞元二年(786年),韓滉為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時,曾召為幕府判官。貞元三年,他為李泌所薦引,得以入朝擔任著作佐郎。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於此年三、四月間貶饒州司戶參軍。他被貶的原因據說是“傲毀朝列”(李肇《唐國史補》),“不能慕順﹐為眾所排”(皇甫湜《顧況詩集序》)。在貶途經蘇州時,與韋應物有詩酬唱。約於貞元十年離饒州,晚年定居茅山。貞元十六年,皇甫湜曾在揚州見到過他(《顧況詩集序》)。大歷六年(771年),任永嘉監鹽官,曾著有《仙遊記》,描述飛雲江上遊李庭尋上山砍樹,迷不知路,逢見祭水,內有農田、泉竹、果萊、連棟架險、300余家。

 顧況的生卒年,傳世的《瘞鶴銘》定為開元十三年(725年)至元和九年(814年),但據宋代董逌﹑黃伯思和清人顧炎武考證,《瘞鶴銘》非顧況所作。今從顧況《送宣歙李衙推八郎使東都序》考訂,顧況於757年登第後約50年,即大致在806年前後尚在人世。而根據最新蔣寅、趙昌平諸人的研究,顧況直到元和末年尚在人世。

擴展閱讀:顧況的詩作特色

 顧況在《悲歌》序中說,詩乃“理亂之所經,王化之所興。信無逃於聲教,豈徒文采之麗耶?”強調詩歌的思想內容,註重教化。他曾模仿《詩經》作《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並效法《詩經》“小序”,取詩中首句壹二字為題,標明主題。如“囝,哀閩也”,“采蠟,怨奢也”,開白居易《新樂府》“首句標其目”的先例。他的樂府詩不避俚俗,不乏尖刻,直接反映現實。《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以《囝》最。唐代閩中官吏常取幼童作閹奴,詩中揭發閩吏這壹殘害人民的罪行,寫得極其沈痛。

 顧況七言歌行中《公子行》﹑《行路難三首》,揭露貴族子弟的豪侈生活﹐諷刺封建帝王追求長生的愚昧行為,頗有現實意義。又如《李供奉彈箜篌歌》、《劉禪奴彈琵琶歌》、《李湖州孺人彈箏歌》等,通過豐富生動的比喻和環境氣氛的渲染,對音樂的描繪相當出色。這些詩想象豐富,意境奇特,色彩濃郁,是後來李賀歌行的濫觴。皇甫湜《顧況詩集序》稱其“偏於逸歌長句,駿發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唐末詩僧貫休有《讀顧況歌行》壹詩,對他的七言歌行也極為推崇。

 顧況的七絕清新自然,饒有佳作。如《宿昭應》諷刺玄宗求仙。《葉上題詩從苑中流出》、《宮詞》寫出被禁閉深宮宮女的哀怨。《竹枝曲》是學習江南民歌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