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鸝的作者是徐誌摩
1、黃鸝
《黃鸝》是近代詩人徐誌摩創作的壹首新詩。第壹節的五句寫黃鸝飛來,表達了久蟄性靈的瞬間解脫的歡行手樂。後壹節五句則是寫黃鸝飛走,這歡樂又在瞬間逝去的惆帳。前後兩節形成強烈的感情反差,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激蕩與失落之情。
2、黃鸝原文
壹掠顏色飛上了樹。“看,壹只黃鸝!模穗”有人說。翹著尾尖,它不作聲,異照亮了濃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等候它唱,我們靜著望,怕驚了它。但它壹展翅,沖破濃密,化壹朵彩雲;它飛了,不見了,沒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
3、創作背景
《黃鸝》發表於1930年,此時徐誌摩在上海光華檔碼嫌大學及南京中央大學同時任教授,並兼任中華書局編輯。伴隨著世事變遷、家庭變故等諸多因素,詩人原有的那種空靈瀟灑、活潑好動、雋美飄逸轉而變得消極頹廢,甚至感染了悲觀主義情緒,而《黃鸝》恰恰是這種轉換的體現。
4、名家點評
四川大學教授尹在勤《新詩鑒賞辭典》:“詩人的性靈在無意中瞬間搖活了,又在終不可解脫的困窘中飄逝了。這是詩人在《黃鸝》中,也是在《猛虎集》的不少詩作中,所表露出來的帶有***性的情懷。”
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邵寧寧《星空的呼喊》:“壹只美麗的鳥,大自然春天畫卷上的點睛之筆。”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方銘《現代詩歌精品》:這首《黃鸝》只是抓住美麗的鳥兒飛來和飛去的壹瞬間,真是使詩人的性靈象征化,塑造了極具美感的形象,成就壹首好詩。
5、作者簡介
徐誌摩(1896~1931)。字樵森,筆名雲中鶴、南湖等,浙江海寧人。詩人。曾先後留學於美國、英國。25歲開始寫詩,其風格深受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1922年回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上海光華大學教授、《晨報副刊詩鐫》主編、《新月》雜誌總編等。
1931年因空難去世。主要著作:《誌摩的詩》、《悲冷翠的壹夜》、《落葉》、《巴黎的麟爪》、《猛虎集》《雲遊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