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李廣的相關詩句還有什麽

關於李廣的相關詩句還有什麽

1.有關“李廣”的詩句有哪些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這是唐朝詩人盧綸(748—798或799)寫《塞下曲》釋義這首詩寫得如此有英武之氣。

可是這首詩寫得不是唐朝的將軍而是贊美漢朝的飛將軍李廣的詩篇。 “李陵甘此沒,惆悵漢公卿。”

釋義不止是他懷念李廣,還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懷念飛將軍李廣。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698—757)《出塞》釋義 ……假若飛將軍李廣還在,胡人哪能度過陰山?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高適(702—765)《燕歌行》釋義 如果當年的飛將軍李廣還在,將士們哪能征戰那麽艱苦?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武(726—756)《軍城早秋》釋義 多麽希望飛將軍李廣在呀,殺得那些胡人匹馬不留…… 。

2.與李廣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唐朝詩人盧綸《塞下曲》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2、唐朝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3、唐朝高適《燕歌行》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壹夜傳刁鬥。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4、唐朝嚴武《軍城早秋》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5、唐朝王勃《滕王閣序》片段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6、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片段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裏,徙成紀。廣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廣從弟李蔡亦為郎,皆為武騎常侍,秩八百石。嘗從行,有所沖陷折關及格猛獸,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

李廣(?-前119年),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余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臥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司馬遷評價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德宗時將李廣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李廣為懷柔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壹。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item/%E6%9D%8E%E5%B9%BF/398?fr=aladdin

3.與李廣有關的詩句有哪些

1、唐朝詩人盧綸《塞下曲》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2、唐朝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3、唐朝高適《燕歌行》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寒聲壹夜傳刁鬥。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4、唐朝嚴武《軍城早秋》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5、唐朝王勃《滕王閣序》片段 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6、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片段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裏,徙成紀。

廣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

廣從弟李蔡亦為郎,皆為武騎常侍,秩八百石。嘗從行,有所沖陷折關及格猛獸,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李廣(?-前119年),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

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

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余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

匈奴兵將其置臥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

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

司馬遷評價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德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73961宗時將李廣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

宋徽宗時追尊李廣為懷柔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壹。參考資料。

4.關於李廣的詩句有哪些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這是唐朝詩人盧綸(748—798或799)寫《塞下曲》,這首詩寫得如此有英武之氣。可是這首詩寫得不是唐朝的將軍而是贊美漢朝的飛將軍李廣的詩篇。

盧綸還有壹首懷念李廣的詩“李陵甘此沒,惆悵漢公卿。”不止是他懷念李廣,還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懷念飛將軍李廣。

王昌齡(698—757)《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高適(702—765)《燕歌行》:“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

嚴武(726—756)《軍城早秋》:“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假若飛將軍李廣還在,胡人哪能度過陰山?

如果當年的飛將軍李廣還在,將士們哪能征戰那麽艱苦?

多麽希望飛將軍李廣在呀,殺得那些胡人匹馬不留……

王勃《滕王閣序》“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5.有關寫李廣的詩

高適《燕歌行並序》

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

樅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

單於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

盧綸《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

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鬥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

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成辛勤久,

玉箸應啼別離後。

少婦城南欲斷腸,

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

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雲,

寒聲壹夜傳刁鬥,

相看白刃血紛紛,

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

至今猶憶李將軍!

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