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詩《二月二日出郊》的意思

古詩《二月二日出郊》的意思

日頭欲出未出時,霧失江城雨腳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雲猶含態石披衣。

煙村南北黃鸝語,麥壟高低紫燕飛。

誰似田家知此樂,呼兒吹笛跨牛歸?

譯文

太陽將出而未出的時分,大霧遮住了江城,又變成細雨霏霏。

忽然天又變晴,卷起帳幔露出了群山;雲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

村落間到處聽到黃鸝囀鳴,麥壟間看到紫燕在上下翻飛。

誰能像農人壹樣知道此中樂趣?他們正招呼兒童騎牛吹笛把家歸。

註釋解釋

1.霧失江城:大霧迷漫,看不見江城。雨腳微:雨已經下得很小了。雨腳:落地的雨點。

2.“天忽”二句:寫霧消天晴,山巖之間,霧漸去雲未散盡。山卷幔:謂山上的雲都像卷帷幕壹樣,集中成壹團,讓山露了出來。下句學唐詩人包賀詩句“霧是山巾子”而勝之,意思是說雲還故意作態,欲去又依依不舍,因此有些山石上的雲朵就像人披著壹件衣服。

3.麥隴:指麥田。

4.誰似:誰能像。知此樂:知曉這其中的樂趣。

3.“呼兒”句:化用唐崔道融《牧豎》詩:“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