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海江深波浪流,心思恚想怨悲愁。 客官宵定寒窗宿,達道逍遙遠近遊。”
這首詩的標題已不可考,作者是南宋愛國名臣王十朋。
古詩創作的背景故事:據傳,王十朋當年到臨安趕考,路過永嘉府時,來到江心嶼上的中川寺(江心寺)投宿。方丈見他衣衫破舊,故意刁難說:“敝寺山門需副楹聯,請公子補壁。若不肯賞玩,敝寺也不便留榻。”
王十朋不假思索,立即書成:“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方丈壹看,無法讀通,氣惱地說:“我看妳冒充斯文,平生認過幾個字!”
王十朋心裏好笑,忙說:“師父莫怒,‘朝’與‘長’兩字均可兩讀、兩解。聽我讀破聯文——雲,早朝,早早朝,早朝早散;潮,長漲,常常漲,常漲常消。”
方丈壹聽,怒言:“妳若是高才,再作詩四句,每句都要同壹偏旁。”
王十朋提筆壹揮而就:“浙海江深波浪流,心思恚想怨悲愁;客官宵定寒窗宿,達道逍遙遠近遊。”
(古代的“遊”作“遊”寫,所以這首詩,每句裏七個字的偏旁都是壹樣的。)
老和尚上前壹看,沒有地方可挑剔,只得把他讓進房。
延伸:
浙江溫州江心寺 簡介江心寺,位於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江心嶼。唐鹹通七年(866),在江心孤島的東山建普濟禪院。
宋開寶二年(969),又在江對面的西山建凈信講院。
南宋建炎五年(1131),宋高宗賜改普濟禪院為龍翔禪寺。後兩寺住持青了率徒眾以土石填江,使兩島連為壹體,並在中川新基上建中川寺,將三寺融為壹體。
高宗賜名為“龍翔興慶禪寺”。因寺江中,俗稱“江心寺”。
宋寧宗時品選天下禪宗叢林,列為十剎之壹。其後八百多年裏,該寺屢廢屢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