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麻雀媽媽》是外國童謠女詩人金子美玲詩歌精選集《我寂寞的時候,別人不知道》裏的壹首小詩。讀到這首小詩時,剎那間就把我帶回到那懵懂無知的年少時光,所親身經歷的壹件事情。
那是壹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和幾個小夥伴在父親所在單位後面的院子裏玩耍,院子裏很多年前栽的二棵桂花樹和壹棵梧桐樹,早已枝繁葉茂了。突然壹只小麻雀進入我們的視線中,小麻雀羽毛還不豐滿,掙紮著飛不了多遠就撲騰掉地上了,我們很輕松的就抓到了這只小小的麻雀。
關在籠子裏的小麻雀唧唧喳喳的叫個不停,就在這時壹只麻雀焦躁不安的叫著飛來飛去,壹會兒在屋檐上,壹會兒在枝葉間和墻角堆放的幹柴上跳上跳下,總是在關著小麻雀的籠子周圍若即若離,久久不肯離去。
有個小夥伴跑到籠子邊將手伸到籠子裏,用繩子壹頭系住小麻雀的小腿,壹頭拴在籠子上;然後在籠子進口處用壹根木條撐開那扇小門,只見他拉著壹根長長的棉線,線的壹頭系在支撐籠子小門的那根小木條上,壹頭拉在手中。小麻雀因腿上系著繩子,這使它怎樣掙紮也走不出籠子,它驚恐的叫著,那叫聲就像不見了媽媽的娃娃在大聲呼喚著媽媽。我們隔開壹段距離蹲在地上,凝神靜氣的等待著,等待著麻雀媽媽會不會不顧壹切的去到籠子裏小麻雀的身旁。
焦慮不安的麻雀媽媽終於落在籠子附近 ,摸索著…接著就從那木條邊的縫隙進入了籠子裏,只見蹲在我旁邊的夥伴輕輕壹拉小木條,那扇小門就封住了籠子的出口,可憐的麻雀媽媽就這樣連同小麻雀壹起被關在籠子裏了。
我們圍著鳥籠子,稚氣的臉上蕩著勝利的喜悅,小夥伴們都七嘴八舌的說著這麻雀媽媽真笨,自己鉆進陷阱裏。這時我母親來院子邊的廚房要準備做晚飯了,正好看到這壹幕,要我們趕緊將籠子打開,放了兩只麻雀,我說我要留下來養,我會捉小蟲子餵養它們,但母親說:“大自然才是鳥兒的棲息地,就算妳會捉小蟲子餵養,它們也會因傷心至極而失去生命的”。聽了母親的話,我和夥伴們只好提著籠子到院子後面的壹片林子裏,解開系在小麻雀腿上的繩子,將麻雀媽媽和小麻雀放回了林木蔥蘢的大自然懷抱。
許多年以後的今天,《麻雀媽媽》這首小詩剎那間勾起了我年少時的記憶,我慶幸當時聽了母親的話,讓麻雀媽媽和小麻雀回歸了大自然。盡管這樣但在我的內心裏,卻壹直籠罩著壹種深深的自責,自責年少時懵懂無知的我們傷害了麻雀媽媽那顆偉大的母愛之心。
人類將母愛視為世界上最無私的愛,也是人類生命延續的根本,實際上動物們也是如此,對待自己的孩子並不比人類差。寫到這裏,腦海裏又浮現出那時麻雀媽媽焦慮 、煩躁和不安的神情還有那毅然決然進入到籠子裏小麻雀身邊的情形,我不禁肅然起敬,心生震撼,久久難於平靜。
(寫於20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