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詩羽的詩句

關於詩羽的詩句

1.描寫羽毛的詩句

1、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唐代: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譯文:

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萬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無比敬仰。

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籌劃的結果,他猶如展翅高翔在雲霄的鸞鳳。

才華超絕與伊尹呂尚難分高下,指揮千軍萬馬非曹參蕭何能比。

漢朝的氣運已經衰落難以恢復,他意誌堅決終因軍務繁忙殉職。

2、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代: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鬥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家營。

譯文:

窗外是滿月,明鏡裏也是滿月,思鄉的情緒如同刀在心頭亂割!輾轉流離,家鄉越來越遠;桂花攀折,天空如此遠闊!

歸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壹樣潔白,林中棲息的小鳥正梳理著羽毛。看著那月宮中的兔兒,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閑地數著新生白毛。

圓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峽,猶自被白帝城銜掛著。江上霧氣沈沈,江浦昏暗,但是車輪壹樣傾斜的圓月依然把半座樓照得通明。

兵營裏士兵的刁鬥敲響了催曉的聲音,月宮的蟾蜍也自然傾斜。圓月如同張滿的弓,蒼白的魂魄不僅僅照耀漢家營盤。

3、天臺曉望

唐代:李白

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

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風潮爭洶湧,神怪何翕忽。

觀奇跡無倪,好道心不歇。

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

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

譯文:

天臺山鄰近四明山,華麗清秀的山頂是百越國的最高峰。赤城山紅霞般的崖石迎入朱門,滄島的明月喜歡棲息的山上的高樓。

登高望遠,壹直可以看到蒼茫溟渤的大海。天空中雲彩如同大鵬的翅膀壹樣翻騰,蒼海裏巨大的鯨魚隨波逐浪。

巨浪追逐著旋風,洶湧澎湃,神仙和妖怪如電閃壹樣快速往來。看到這奇異的景色,卻找不到神仙的蹤跡,學道的心思難以平靜。

攀緣著樹枝,采摘下通紅的果實,燒起火熱的丹爐煉出丹藥,以脫胎換金骨。如何才能身長羽毛,千秋萬代,在蓬萊仙島逍遙自在呢?

4、子規

唐代:吳融

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飄蕩壹年年。

他山叫處花成血,舊苑春來草似煙。

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聲淒切,愁殺行人歸去船。

譯文:

杜鵑放棄了繁華的故園山川,年復壹年地四處飄蕩。在異鄉鳴叫,鮮血染紅了山上花叢,可春天來到,老花園依然草木茂盛。

雨後涼風,它藏在綠樹叢中聲聲哀啼,夜幕初開,它迎著欲曙的天空肅然鳴叫。天色漸晚,它在湘江邊淒涼鳴叫,使歸家的船只行人悲愁之至。

5、花鴨

唐代:杜甫

花鴨無泥滓,階前每緩行。

羽毛知獨立,黑白太分明。

不覺群心妒,休牽眾眼驚。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鳴。

譯文:

花鴨身上清凈無泥,常在階前緩步而行。它讓羽毛不同於群鴨,黑白二色非常分明。

花鴨啊,妳沒覺到群心在忌妒麽?不要惹得眾眼受驚。主人用稻粱餵養妳,留心啊,千萬不要先出聲。

2.含"羽"字的詩句

老大~不好意思~再搶~~~~ 兄臺給個辛苦分吧

~~~~~~~~~~~~~~~~ htytc回答專用切割線~~~~~~~~~~~~~~~

三縣已判歌鐘列,六佾將開羽戚分。

天山傳羽檄,漢地急征兵。

香銷翠羽帳,弦斷鳳凰琴。

鳴群倒景外,刷羽閬風前。

羽賢崆嶺四,翼聖襄城七。

玉幣牲牷分薦享,羽旄幹鏚遞成容。

雷鼗鷺羽今休用,玉戚相參正發揚。

朱弦疏越,羽舞回旋。

褚亮玉帛犧牲申敬享,金絲戚羽盛音容。

褚亮玉幣牲牷分薦享,羽旄幹戚遞成容。

羽蓋徒欣仰,雲車未可攀。

涸鱗驚照轍,墜羽怯虛彎。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

早晚得同歸去,歸無雙翠羽。

衣服似羽翮,開張欲飛騫。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

虬須憔悴羽林郎,曾入甘泉侍武皇。

明朝醮罷羽客散,塵土滿城空世人。

參辰出沒不相待,我欲橫天無羽翰。

參差歌管飏,容裔羽旗懸。

落羽辭金殿。 孤鳴咤繡衣。 ( 咤壹作托)

霓旌翠羽蓋。 射兕雲夢林。

王母嫣然感君意,雲車羽旆欲相迎。

魂交仙室蝶,曙聽羽人雞。

暗空思羽蓋,餘氣自氛氳。

弋者欲何慕,鴻羽正冥冥。

大哉幹羽意,長見風雲在。

安得淩風羽,崦嵫駐靈魄。

玉帛犧牲申敬享,金絲戚羽盛音容。

秋容雕翠羽,別淚損紅顏。

頹峰暌酌羽,流水曠鳴弦。

空巢在松杪,折羽落江泥。

錢塘階鳳羽,正室掰鸞釵。

系書隨短羽,寫恨破長箋。

飛沈壹何樂,鱗羽各有徒。

十指無定音,顛倒宮徵羽。

3.帶羽字的詩句

在古詩句中,帶羽字的詩句多與鳥類相關,如“燕燕於飛,差池其羽”、“肅肅鴇羽,集於苞栩”、“鳳皇於飛,翙翙其羽,亦集爰止”等。

(壹)燕燕於飛,差池其羽。“燕燕於飛,差池其羽”,出自《國風·邶風·燕燕》。《燕燕》是先秦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國風·邶風》中的壹篇, 是先秦時代的民歌,是中國詩史上最早的送別之作。全詩四章中,前三章重章渲染惜別情境。尤其該詩開篇曰”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於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即燕子飛翔天上,參差舒展翅膀。其借燕子要飛,來表達妹子遠嫁南方的依依惜別之情。當妹子遠嫁時,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見人影,淚流紛如雨降,痛心悲傷。宋代許顗評價這種離別傷情,“真可以泣鬼神!”而清代王士禛在《帶經堂詩話》更評價該詩為“萬古送別之祖”。

(二)肅肅鴇羽,集於苞栩。“肅肅鴇羽,集於苞栩”出自先秦的詩作《鴇羽》。《鴇羽》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這是壹首反徭役剝削和壓迫的詩作,寫農民長期服役,不能耕種以養活父母,以詩表示抗爭。《鴇羽》全詩三章,每章七句,風格頓挫悲壯。詩三章分別以“肅肅鴇羽,集於苞栩”、“肅肅鴇翼,集於苞棘”、“肅肅鴇行,集於苞桑”作為開篇,也即大鴇撲棱棱地振動著翅膀,成群棲息在叢生的柞樹上、棗樹上、桑樹上。鴇鳥本屬於雁類的飛禽,其爪間有蹼而無後趾,生性只能浮水,奔走於沼澤草地,不能抓握枝條在樹上棲息。而今鴇鳥居然反常地飛集在樹上,猶如讓農民拋棄務農的本業常年從事徭役而無法過正常的生活。作者以隱喻的手法,獨具匠心之的點出了王室的差事沒完沒了,成群的農民反常的生活,長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務農養家糊口,其苦情可見壹斑。

(三)鳳皇於飛,翙翙其羽,亦集爰止。“鳳皇於飛,翙翙其羽,亦集爰止”出自《大雅·卷阿》。《大雅·卷阿》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該詩為壹首頌美詩,借君子之遊而獻詩以頌,透露出壹派雍容祥和的盛世氣象。詩中,作者曰“鳳凰於飛,翙翙其羽,亦集爰止。藹藹王多吉士,維君子使,媚於天子。鳳凰於飛,翙翙其羽,亦傅於天。藹藹王多吉人,維君子命,媚於庶人”。詩以鳳凰比周王,以百鳥比賢臣。詩人以鳳凰展翅高飛,百鳥緊緊相隨,比喻賢臣對周王的擁戴,顯現出壹片百鳥朝鳳的氣象。

4.有哪些帶“羽”字的詩詞

塞下曲四首之二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註釋:

(1)草驚風:草被風吹動之意。

(2)白羽:稱箭。

(3)石棱:石的棱角。

語譯:

樹林裏顯出了黑暗,那地上的草被風攪動,吹得瑟瑟地響。將軍在夜裏拉著弓把箭射出去,到天亮的時候,去尋找這枝箭,而箭正好射在石頭上,而且箭頭已經陷入石縫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