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彜族跳舞詩句

關於彜族跳舞詩句

1.關於彜族的古詩

《箭桿場觀羅武踏歌》詩,可能撰寫於清乾隆後期。箭桿場是今雲龍縣團結鄉和關坪鄉所轄區域。羅武屬彜族聶蘇支系,自稱聶蘇頗,他稱羅武、羅婺、羅倵、佬倵等。清代以前,羅武男子的服飾,上身多為白色對襟衣,有的外罩白色羊皮褂,下身多為黑色筒褲,戴黑色包頭;女子上身多為淡紅色右衽上衣,再加綠色褂子,著繡花圍腰,褲為淡黑色。富裕家庭婦女服裝的領口、衽邊、袖口、褂邊、褲口,都有繡花圖案。

《箭桿場觀羅武踏歌》全詩如下:

踏歌燈火下,白衣雜綠衣。

連環腕相握,旋步作團圓。

阿奴吹短笛,雀躍狎寒威。

曲肩踵其武,往復屢依違。

鴛鴦何放浪,形影不自非。

雄鳴類鳩舌,雌聲艷卻微。

引吭叠唱和,躑躅忘所歸。

細聽無佳曲,摭拾應當機。

主人勞其酒,盤饗使充饑。

奄忽雞鼓翅,棚場已音稀。

撒手如鳥散,困倒臥朝暉。

是真羅武俗,笑觀不足譏。

由於傳抄等原因,詩中的個別字有差異,如“旋步作團圓”的“作”字,有的記成“看”字;“阿奴吹短笛”的“笛”字,有的記成“律”字;“往復屢依違”的“往”字,有的記成“徑”字;“盤饗使充饑”的“饗”字,有的記成“餮”或“飧”字。

羅武打歌,是壹種集體舞蹈,男女老幼都可以參加。以羅武人較為集中的團結鄉河東村的舞蹈為代表,婦女的舞蹈動作細膩大方,男性的動作粗獷熱烈,舞蹈動作所表現的多是壹些模擬禽獸形態和反映生產勞動的內容,如“雞刨食”“猴子遮太陽”“洗麻紗”“織麻”“掏蜂蜜”“鷂子翻身”“夾紅東坡”“打退歌”等。

2.關於彜族的詩詞

描寫彜族的詩句 (壹) 我家住在,彜族山寨,那是生我養我的,美麗的故鄉 那裏山山相連,那裏莽莽蒼蒼。

我的故鄉還不富裕,山上只生長,蕎麥和洋芋。壹年四季有風,從坡腳滑過,山風寂寞蒼涼。

連名字都有,彜族血統,叫“阿裏的”。“阿裏的”是,當地彜族語言,意為美麗的角落。

我不知道祖輩為何,給故鄉起了這樣壹個,直觀上實在是,名不符實的名字,這或許是祖輩對故鄉,壹種情感的,寄托和祝福吧。山寨緊挨山腳,走出壹鍋煙距離,回頭壹望,山寨被樹群,遮隱了身影,鳥在其間飛來飛去。

房前屋後塊塊野石,凸凹突起,當仁不讓的神態,但已被寨人閑坐,而磨去了棱角,乖巧地做了,寨人們吸煙鍋、聊閑天的石凳。秋季的清晨,常常有霧,讓外來者驚喜不已,隨便往裏壹躥,隱沒了人跡。

人在屋中,任妳關緊木門,霧總會從各種,有機可乘的縫隙處,壹股股扭曲著,身子擠進來,飄滿壹屋。人在霧裏,隱隱約約走動,常踩著貪睡的狗。

狗埋怨地哼叫兩聲,爬起來張嘴打著哈欠,後腿扯直伸個懶腰,屁顛屁顛跑著,滿寨子溜達去了。人隨後也出了家門,兩眼裝滿了山。

(二) 黃土地上的春種秋收,裊裊飄落的炊煙,夕陽暮歸的牧歌,那塊生長過我,希望和幻想的地方,那塊孕育過我,生命元素和成分的地母,總在我心中有著,不可釋然的情懷。寨人耕種的地裏,野石立在其中,無數棵包谷從小到大,長於塊塊凹石裏,靠薄薄的土,和雨水生長。

若老天連綿不斷地下雨,往往把山坡上的,包谷沖倒,裸露根腳,生命難保;凹處的又蓄水爛根,奄奄壹息。寨人吸足了煙鍋,不服氣的站起來,將壹棵棵被雨水,襲擊的包谷扶正加土,以保證秋天的收獲。

白天,寨裏,聲響稀少,人影單調,豬們不約而同,躺倒在屋檐下養膘,為主人過年,作好犧牲準備。地裏勞作的男人們,脫光衣褲,只穿壹條,肥大的褲衩,亮出壹身,如醬油浸泡過的肌肉,爬山似的彎腰,整治山地。

幹到太陽落山,才牛前人後悠閑回家。小寨處在,山與山的夾縫間。

這種地方雖然,十分貧困,卻容易生長,幻想和童話。家門前有溝,常年不斷的溪水,終日裏倒映著,狹窄的藍天、繚繞的白雲、蒼翠的綠樹…… 溪水清悠悠、綠絲絲的,看得清藍天、白雲、綠樹間悠悠遊動著的,小魚魚亮晶晶的小眼睛。

溝兩旁,齊嶄嶄鋪地長著,壹層綠茸茸的小草,壹年四季輪番開著,高高矮矮,各色各樣的野花。竹是寨裏房前屋後,田邊地角四季常青的,高大植物,壹篷又壹篷,刮風時竹枝扭動,老竹葉紛紛飄落,鮮竹葉更顯強勁。

竹子多,用竹,做成的用具也多,簸箕、篩子、糞箕、背籃、背簍,還有壹些,盛物的各種玩藝兒。寨子很小,壹塊平緩的地坡上,南邊依地勢從低到高,房子壹排壹排的,排與排之間,有壹兩家人連接,北邊的緊緊,擠在壹起。

寨子中間有塊地勢,更矮的低窪坡地,以前種稻子,現在壹年四季,菜青花黃,不 時有哪位嬸嬸娘娘,躬腰勞作其間,細細的擺弄著,從壹邊看去,讓人想到恬然,恬淡的田園風光。山寨中最親切的聲音,是那永遠,飄不走的嗩吶調,最憂傷的也是那些,山裏漢子鼓起兩腮,吹著嗩吶把山妮兒,送到山那邊,而山那邊除了山,還是山那種使人,笑著流淚的嗩吶調。

這種聲音,既能讓人熱血沸騰,力量倍增,勇往直前,也會讓人變得,走投無路,萬念俱灰…… 多年來故鄉的,風風雨雨澆鑄了我,從小營養不良的,瘦弱身軀;故鄉人苦蕎粑粑壹樣,質樸純善的情懷,養育了我鵝卵石壹樣,厚實而普通的靈魂。

3.關於彜族的古詩

《箭桿場觀羅武踏歌》詩,可能撰寫於清乾隆後期。

箭桿場是今雲龍縣團結鄉和關坪鄉所轄區域。羅武屬彜族聶蘇支系,自稱聶蘇頗,他稱羅武、羅婺、羅倵、佬倵等。

清代以前,羅武男子的服飾,上身多為白色對襟衣,有的外罩白色羊皮褂,下身多為黑色筒褲,戴黑色包頭;女子上身多為淡紅色右衽上衣,再加綠色褂子,著繡花圍腰,褲為淡黑色。富裕家庭婦女服裝的領口、衽邊、袖口、褂邊、褲口,都有繡花圖案。

《箭桿場觀羅武踏歌》全詩如下:踏歌燈火下,白衣雜綠衣。連環腕相握,旋步作團圓。

阿奴吹短笛,雀躍狎寒威。曲肩踵其武,往復屢依違。

鴛鴦何放浪,形影不自非。雄鳴類鳩舌,雌聲艷卻微。

引吭叠唱和,躑躅忘所歸。細聽無佳曲,摭拾應當機。

主人勞其酒,盤饗使充饑。奄忽雞鼓翅,棚場已音稀。

撒手如鳥散,困倒臥朝暉。是真羅武俗,笑觀不足譏。

由於傳抄等原因,詩中的個別字有差異,如“旋步作團圓”的“作”字,有的記成“看”字;“阿奴吹短笛”的“笛”字,有的記成“律”字;“往復屢依違”的“往”字,有的記成“徑”字;“盤饗使充饑”的“饗”字,有的記成“餮”或“飧”字。羅武打歌,是壹種集體舞蹈,男女老幼都可以參加。

以羅武人較為集中的團結鄉河東村的舞蹈為代表,婦女的舞蹈動作細膩大方,男性的動作粗獷熱烈,舞蹈動作所表現的多是壹些模擬禽獸形態和反映生產勞動的內容,如“雞刨食”“猴子遮太陽”“洗麻紗”“織麻”“掏蜂蜜”“鷂子翻身”“夾紅東坡”“打退歌”等。

4.關於彜族的詩詞有哪些

1、《日史博克》——吉克布 2、《獵狗的故鄉》——加潘布哈 3、《靈魂之門》——魯子元布 4、《我們無恥地活著》——阿索拉毅 5、《大渡河,我的母親河》——貝史根爾 6、《大悲咒》——比曲積布 7、《落日像壹匹棗紅馬》——吉克伍來 8、《大涼山組歌》——普馳達嶺 9、《雪》(組詩)——阿赫長江 10、《情寄壩美》(節選)——王娟 11、《四月的太陽》——馬海阿晶嫫 12、《是誰打動了我,我又打動著誰》——吉布日洛 13、《期待雨》(外二首)——阿洛秀英 14、《在昭覺的山頂放牧》——(外壹首)蘇鈺璇 15、《等待》——俄木妮空。

5.關於跳舞的詩句

《玉女舞霓裳》——唐·李太玄舞勢隨風散復收,歌聲似磬韻還幽。千回赴節填詞處,嬌眼如波入鬢流。

《曹十九舞綠鈿》——唐·元稹急管清弄頻,舞衣才攬結。含情獨搖手,雙袖參差列。騕褭柳牽絲,炫轉風回雪。凝眄嬌不移,往往度繁節。

《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唐·李群玉其壹: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翩如蘭苕翠,婉如遊龍舉。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纻。其二: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回蓮破浪,淩亂雪縈風。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陳·後庭舞》——唐·孫元晏嬿婉回風態若飛,麗華翹袖玉為姿。後庭壹曲從教舞,舞破江山君未知。

《歌舞》——唐·李商隱遏雲歌響清,回雪舞腰輕。只要君流眄,君傾國自傾。

《和詠舞詩》——南北朝·庾信洞房花燭明。燕余雙舞輕。頓履隨疎節。低鬟逐上聲。步轉行初進。衫飄曲未成。鸞回鏡欲滿。鶴顧市應傾。已曾天上學。詎是世中生。

《胡旋女—戒近習也》——唐·白居易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壹聲雙袖舉,回雪飄飖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曲終再拜謝天子,天子為之微啟齒。胡旋女,出康居,徒勞東來萬裏余。中原自有胡旋者,鬥妙爭能爾不如。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圜轉。中有太真外祿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梨花園中冊作妃,金雞障下養為兒。祿山胡旋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貴妃胡旋惑君心,死棄馬嵬念更深。從茲地軸天維轉,五十年來制不禁。胡旋女,莫空舞,數唱此歌悟明主。

《田使君美人舞如蓮花北鋋歌(此曲本出北同城)》——唐·岑參美人舞如蓮花旋,世人有眼應未見。高堂滿地紅氍毹,試舞壹曲天下無。此曲胡人傳入漢,諸客見之驚且嘆。慢臉嬌娥纖復秾,輕羅金縷花蔥蘢。回裾轉袖若飛雪,左鋋右鋋生旋風。琵琶橫笛和未匝,花門山頭黃雲合。忽作出塞入塞聲,白草胡沙寒颯颯。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見後見回回新。始知諸曲不可比,采蓮落梅徒聒耳。世人學舞只是舞,恣態豈能得如此。

《舞》——唐·李嶠妙伎遊金谷,佳人滿石城。霞衣席上轉,花岫雪前朝。儀鳳諧清曲,回鸞應雅聲。非君壹願重,誰賞素腰輕。

《舞》——唐·張祜荊臺呈妙舞,雲雨半羅衣。裊裊腰疑折,褰褰袖欲飛。霧輕紅躑躅,風艷紫薔薇。強許傳新態,人間弟子稀。

《詠舞》——唐·蕭德言低身鏘玉佩,舉袖拂羅衣。對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飛。

《詠舞》——唐·楊希道(壹作楊師道)二八如同雪,三春類早花。分行向燭轉,壹種逐風斜。

《詠舞》——唐·虞世南繁弦奏淥水,長袖轉回鸞。壹雙俱應節,還似鏡中看。

《詠舞詩》——南北朝·蕭衍腕弱復低舉。身輕由回縱。可謂寫自歡。方與心期***。

6.關於舞蹈的詩句

1、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

2、水龍吟

呂同老

素肌不汙天真,曉來玉立瑤池裏。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喚淩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裏。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月影淒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

3、采蓮舞

蕊宮閬苑。聽鈞天帝樂,知他幾遍。爭似人間,壹曲采蓮新傳。柳腰輕,鶯舌囀。逍遙煙浪誰羈絆。無奈天階,早已催班轉。卻駕彩鸞,芙蓉斜盼。願年年,陪此宴。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作者: 杜甫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岐;問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

開元五載,余尚童稚,記於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瀏漓頓銼,獨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聖文神武皇帝初,公孫壹人而已。玉貌錦衣,況余白首。今茲弟子,亦匪盛顏。既辨其由來,知波瀾莫二。撫事慷慨,聊為《劍器行》。

往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孫氏,壹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壹。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鴻洞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7.描寫跳舞的詩句10句

1、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鷓鴣天》。

2、舞余裙帶綠雙垂,酒入香腮紅壹抹。——歐陽修《玉樓春》

3、紅綃學舞腰肢軟,旋織舞衣宮樣染。 ——晏幾道《玉樓春·紅綃學舞腰肢軟》

4、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

5、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白居易《長恨歌》

6、舞轉回紅袖,歌愁斂翠鈿。滿堂開照曜,分座儼嬋娟。——溫庭筠《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

7.金花折風帽,白馬小遲回。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李白《高句驪》

8.情多舞態遲,意傾歌弄緩,舉腕嫌裳重,回腰覺態妍,羅衣姿風引,輕帶任情搖。管清羅薦合,弦驚雪袖遲。逐唱會纖手,聽曲動蛾眉。凝情眄墮珥,微睇托含辭。日暮留嘉客,相看愛此時。——何遜《詠舞妓詩》

9.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 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 翩如蘭苕翠,宛如遊龍舉。 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苕。 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 低回蓮破浪,淩亂雪榮風。 墮珥時流盼,修裾欲朔空。 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李群玉《綠腰》

10.素肌不汙天真,曉來玉立瑤池裏。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罷,斷魂流水。甚依然、舊日濃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喚淩波仙子。泛扁舟、浩波千裏。只愁回首,冰簾半掩,明珰亂墜。月影淒迷,露華零落,小闌誰倚。***芳盟,猶有雙棲雪鷺,夜寒驚起。——呂同老《水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