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愛國的詩句:
1、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陸遊《示兒》
人死後可以說是無牽無掛了,可詩人卻心系未收復的失地。他以激昂熱切的筆調,表達了渴望祖國統壹的堅定信念,充分體現了年邁衰老的詩人愛國報國之情。
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這首詩手起筆落,凜然風骨,浩然正氣充斥天地間。詩人借古諷今,愛國之情溢於言表,真是巾幗不讓須眉。
3、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壹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清·秋瑾《對酒》
列強瓜分中國,堂堂禮儀之邦,卻是衣冠委地。詩人是革命者,不惜“千金買寶刀”,隨時準備將壹腔熱血灑在祖國統壹的革命大業上。這是鑒湖女俠的颯爽英姿。
4、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作者失意閑居卻“醉裏看劍,夢回連營”,渴望重上前線揮師北伐。夢裏他犒勞將士檢閱兵馬。殺敵報國,收復祖國河山,建立功名的壯懷躍然紙上。
5、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亂”使詩人多年漂泊“劍外”,備嘗艱苦。“忽傳”的捷報令詩人喜極而泣。這個熱愛祖國而又飽經喪亂的詩人,以無比明快的筆調,抒發著自己的愛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