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喜慶熱鬧場面的詩句詞語

形容喜慶熱鬧場面的詩句詞語

1. 關於喜慶熱鬧的詩句

關於喜慶熱鬧的詩句 1. 關於春節喜慶喜慶熱鬧的古詩

1、元旦試筆 明·陳獻章

天上風雲慶會時,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2、除夕 明·文徵明

人家除夕正忙時,我自挑燈揀舊詩。

莫笑書生太迂腐,壹年功事是文詞。

3、拜年 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4、除夜宿太原寒甚 明·於謙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5、元夕有感 元·王寂

壹生能見幾元夕,況是東西南北人。

殘夢關河鰲禁月,舊遊燈火馬行春。

歲華投老送多感,節物對愁爭壹新。

自笑區區成底事,天涯流落淚沾巾。

6、己酉新正 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7、屠蘇酒 明·瞿佑

紫府仙人授寶方,新正先許少年嘗。

八神奉命調金鼎,壹氣回春滿絳囊。

金液夜流千尺井,春風曉入九霞觴。

便將鳳歷從頭數,日日持杯訪醉鄉。

8、滿庭芳 元夕上邵武王守子文 宋·戴復古

草木生春,樓臺不夜,團團月上雲霄,

太平官府,民物***逍遙。

指點江梅壹笑,幾番負、雨秀風嬌。

今年好,花邊把酒,歌舞醉元宵。

風流,賢太守,青雲誌氣,玉樹豐標。

是神仙班裏,舊日王喬。

出奉板輿行樂,金蓮照、十裏笙簫。

收燈後,看看丹詔,催入聖明朝。

9、江上度元宵節 宋·袁說友

壹舟元夕臥孤村,夜半相呼了不應。

說與兒曹休誶語,黃州明日買殘燈。

10、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 ,六街燈火鬧兒童 。

長衫我亦何為者 ,也在遊人笑語中 。

2. 過年喜慶、熱鬧的句子

★姑娘們唱起悅耳的民歌,手拉手地跳著。

壹會兒合成小圓圈,就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壹會兒擴成大圓圈,又像是怒放的鮮花。 ★妳看,他們的華爾茲跳得多棒!線是線,角是角,圓是圓,舞姿多美?,有的像白鶴亮翅,翩翩起舞;有的像蜻蜓點水,悠閑自得;有的像仙女散花,雲來霧去。

★每逢盛會佳節,年輕人都像春天裏活蹦亂跳的花鹿兒壹般。姑娘們的臉上飛出的笑意,像柔和的陽光,像蕩漾的流水壹樣。

來來往往的行人,壹個個都容光煥發,這數不盡紡人群匯合成壹條激流,真像“黃河之水天上來”。 ★各式各樣的禮花出現在天空,有的像仙女散花,壹簇簇壹群群沖上天空,又慢慢落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花,萬紫千紅,千姿百態;有的像小流星,猛地躥上天空,剎那間又消失在夜空。

★突然,壹聲爆竹,揭開新春佳節又壹個黎明的序幕,隨著這壹聲脆響,劈裏啪啦,震耳欲聾,房屋仿佛也震動起來。 ★剛點燃,它就像只大火球,壹下子就躥得有八層樓房那麽高,從火球裏飛出壹只美麗的“黃鶯”,它吱吱地叫著。

★每逢春節,只要妳稍加留神,就可看到,無論哪家的門窗,甚至屋內墻上,準貼著壹張張色彩鮮艷,粗獷質樸,形象逼真的剪紙。 ★那些棒小夥,俊姑娘們被組織起來,個個穿紅著綠,腰束彩綢帶,英姿勃勃地打著腰鼓,踏著厚厚的黃土,和著震耳欲聾的大鼓節拍,挨家挨戶“沿門子”拜年。

◎端午節賽龍船。大河上十多條龍船穿梭遊弋,彩旗飄動,水花飛揚。

震耳欲聾的鼓,嘩啦啦地呼叫著的人聲,混成壹股熱熱烈烈、鬧鬧哄哄的巨響。河岸上,人山人海,重重疊疊,男女老少,彼此挨擠,人人都眉飛色舞,喜氣盈盈地張嘴笑著。

壹條條龍船從人們眼前飛奔而過……◎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晚上,在東北,人們都要觀看冰燈。

今年,齊市的冰展又設在龍沙公園。晚上,當我和媽媽、姐姐走進龍沙公園的大門時,就看見壹只冰塑天鵝。

它是那麽高,那麽大,好像正站在浪花上引吭高歌呢,多麽好看啊!最使我感興趣的莫過於“百草園”了。“百草園”裏燈火輝煌。

這裏有光芒四射的“冰塔”、出汙泥而不染的“荷花”、古色古香的“廟宇”,還有“水簾洞”、“琵琶少女”……都雕塑得栩栩如生,唯妙唯肖。真讓人流連忘返。

◎走到街上,從東邊的小巷,西邊的工廠,南邊的學.校,北邊的機關,擁出壹隊又壹隊的人,有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有年逾花甲的長者;有神采飛揚的教師;有欣喜若狂的學生。喇叭吹響,嗩吶高奏,鑼鼓鈸響成壹片。

人們扭起來了,踏著秋雪,踩著鼓點,那樣有節賽、有韻律地舞著,妳看那鋼筋鐵骨般的手臂有力地擂著大鼓;那靈巧纖秀的雙手揮動著彩綢?,無論是這樣壹扭.還是那樣壹甩,都表現出壹種豪邁、樂觀的氣質,使妳陶醉、興奮,從而不由自主地跟著手舞足蹈起來。 ◎真正的歡樂還是屬於湖畔的牧民。

每年八月秋高氣爽,壹年壹度的那達慕大會,都要把呼倫貝爾草原所有的歡樂集中到這湖濱。那時,大車載著豐收,駿馬馱著力量,雄鷹銜著膽識,牧歌趕著愛情向湖濱匯聚,“兒童能走馬,婦女亦彎弓”。

當著名的賽馬、摔跤、射箭三藝比賽開始的時候,草原就傾斜了,大山就搖晃了,湖水就沸騰了。歡歌和馬嘶混在壹起,笑臉和紅霞映在壹起,浪花和鮮花開在壹起,整個草原都沈醉在歡樂的海洋裏。

◎每逢端午,汨羅江的人民自發而隆重地舉行盛大的龍舟競渡活動,以再現當時用木舟、漁劃子搶救屈原的情景。每年從農歷四月中旬起,沿江各路龍舟便下水操練咚咚鏘,咚咚鏘”的龍舟鑼鼓,“劃啰啰、加油,劃啰啰、加油!”的龍舟號子,便在汨羅江上此起彼伏。

◎到了端午節這壹天,青、紅、黃、白等各色龍舟匯集汨羅江,看上去江如弦,舟如箭,人如海。汨羅江畔的龍舟競渡自古傳到今,且壹年勝過壹年。

◎“當,當……,,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大地立刻變成鞭炮聲和煙花的世界。啊!煙花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爭奇鬥艷,把節日的夜空裝點成美麗的大花園!這邊的“閃光雷”剛剛炸開,“穿天猴”又鳴叫著飛上高空;那邊緊追著“金龍狂舞”,壹朵煙花又炸開了,裏面閃出火花,越閃越大,慢慢現出壹個樹形,壹朵朵金色的火花從“樹”上搖落下來。

“噢——發財嘍!發財嘍!,,人們望著“搖錢樹”歡呼雀躍起來。 ◎我們家鄉,唱戲的習俗都在年年的秋收之後。

各家各戶的稻谷入倉,玉米上房,場上都收拾得利利索索了,鄉親們便擦把汗水,息息筋骨。汗漬的衣服件件洗凈,散開的凳子條條釘牢,漢子們的旱煙袋裏煙葉兒裝飽,婆娘們將衲鞋的繩兒纏上幾圈,小夥子們穿得幹凈利落,大姑娘們把辮子梳了又梳,小孩子們則整日裏歡鬧得雞飛狗——大夥都知道,村裏邀請的舞臺班子就要來了。

每年都是這個時節。 ◎彭陽人吃蔥的習俗是“堪稱壹絕”。

他們吃的蔥,從種類上分可以分為小白蔥、大白蔥、紅蔥幾種。小白蔥的長相和大白蔥沒啥區別,都是綠葉白稈兒,只不過是比大白蔥小些,可以說是縮小了的大白蔥。

因為小白蔥的辣味兒淡,所以常被彭陽人生吞活剝。在集市上,小男孩拿著壹把白蔥狼吞虎咽般地往嘴裏塞的情景屢見不鮮。

健壯的種田人蹲在田埂上,壹。

3. 過年喜慶的古詩大全

1、《守歲》唐代: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歡新故歲,迎送壹宵中。

釋義:

傍晚的夕陽斜照著華麗的宮殿,歲月使宮廷更加美麗。

年終歲寒,冬雪消融,暖洋洋的宮闈裏似乎吹進了和煦的春風。

巨大紅燭點燃了,遠遠看上去,像壹簇簇花團。

君臣歡宴飲酒,喜度良宵,迎新年,辭舊歲,通宵歌舞。

2、《守歲》宋代:蘇軾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釋義:

要知道快要辭別的年歲,有如遊向幽壑的長蛇。

長長的鱗甲壹半已經不見,離去的心意誰能夠攔遮!

何況想系住它的尾端,雖然勤勉明知是無可奈何。

兒童不睡覺努力掙紮,相守在夜間笑語喧嘩。

晨雞呵請妳不要啼唱,壹聲聲更鼓催促也叫人懼怕。

長久夜坐燈花點點墜落,起身看北鬥星已經橫斜。

明年難道再沒有年節?只怕心事又會照舊失差。

努力愛惜這壹個夜晚,少年人意氣還可以自誇。

3、《浣溪沙·庚申除夜》清代:納蘭性德

收取閑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竹葉樽空翻采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釋義:

在寒冷的除夕夜裏把心裏濃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紅裙,還像往年壹樣絢爛嗎?想起自家當年在除夕夜裏在蠟燭上刻出痕跡采等待新春的到來。

竹葉酒已經喝盡了,大家都在頭上戴著彩綢做成的燕子來歡慶新年的到來。燈燭已經熄滅了,剩下的燈花仿佛壹條條金蟲在微微顫抖,如此風流快樂,全仗著天公的庇護啊。

4、《高陽臺·除夜》宋代:韓疁

頻聽銀簽,重燃絳蠟,年華袞袞驚心。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掩清尊。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鄰娃已試春妝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橫金。勾引東風,也知芳思難禁。朱顏那有年年好,逞艷遊、贏取如今。恣登臨。殘雪樓臺,遲日園林。

釋義:

我頻頻地傾聽更漏之聲,又重新點起紅燭,滿屋光明。年華滾滾宛如流水,令我黯然心驚。餞別舊歲,迎接新春,還能用得著幾刻光陰,新的壹年翩翩來臨。年老體衰,怎麽能習慣通宵暢飲?想要守夜不睡,又怕寒氣襲人衣襟。我輕輕地放下酒樽,感謝那初開的梅花,陪伴著我獨自低吟。

鄰家的姑娘已試著穿上春衣,美麗的鬢發上首飾簇新。蜂腰形的翡翠晶瑩潤澤,燕股形的寶釵嵌有黃金。溫和的春風引起人們的春情,也令人芳情難禁。朱顏哪能年年都好,應該盡情地遊樂,趁著現在的大好光陰,恣意地去眺望登臨,觀賞那殘雪未消的玉色樓臺,遊覽那斜陽輝映的美麗園林。

5、《祝英臺近·除夜立春》宋代:吳文英

翦紅情,裁綠意,花信上釵股。殘日東風,不放歲華去。有人添燭西窗,不眠侵曉,笑聲轉、新年鶯語。

舊尊俎。玉纖曾擘黃柑,柔香系幽素。歸夢湖邊,還迷鏡中路。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釋義:

剪壹朵紅花,載著春意。精美的花和葉,帶著融融春意,插在美人頭上。斜陽遲遲落暮,好像要留下最後的時刻。窗下有人添上新油,點亮守歲的燈火,人們徹夜不眠,在笑語歡聲中,***迎新春佳節。回想舊日除夕的宴席,美人白暫的纖手曾親自把黃桔切開。

那溫柔的芳香朦朧,至今仍留在我的心中。我渴望在夢境中回到湖邊,那湖水如鏡,使人留連忘返,我又迷失了路徑,不知處所。可憐吳地白霜染發點點如星,仿佛春風也不能將寒霜消融,更何況斑斑發發對著落梅如雨雪飄零。

4. 關於春節熱鬧場面的詩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明)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賣癡呆詞》(唐)範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賣。

《癸已除夕偶成》(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壹星如月看多時。

5. 關於新年喜慶的古詩

《元日》王安石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孟浩然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

客行隨處樂,不見度年年。《玉樓春·己卯歲元日》毛滂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祗與東君偏故舊。《已酉新正》葉颙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6. 表喜慶的詩詞

1、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小雅·鹿鳴》

呦呦:鹿的叫聲。蘋:植物名。在空曠的原野上,壹群麋鹿悠閑地吃著野草,不時發出呦呦的鳴叫聲,十分悅耳動聽。

詩句以此起興,營造了壹個熱烈而又和諧的宴會場面。

2、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南朝·齊〕謝朓《隨王鼓吹曲》

佳麗地:美女薈萃之地。金陵:南京的古稱,為都城之地。

詩句極言都城的繁華。

3、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 〔唐〕駱賓王《帝京篇》

陌:道路。隈:角落。詩句描寫了長安城的街道和住宅,顯示出交通發達、人煙稠密的景象。

4、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詩句突出地記載了初唐京城節日的盛況:滿街都是絢麗燦爛的燈光煙火,連橋上的鐵鎖也開啟了,任人通行。

5、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白首:形容人已老年。放歌:放聲高歌。青春:明媚的春天。過著漂泊生活的詩人聽聞連續近八年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官軍相繼收復河南、河北等地的消息後,欣喜若狂,當即決定返回故鄉,並寫下這壹膾炙人口的名句。

6、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連續近八年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多年來籠罩全家的愁雲不知跑到哪兒去了,親人們笑逐顏開,喜氣洋洋,詩人自己也無心伏案,卷起詩書,與大家同享勝利的歡樂。

7、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唐〕王駕《社日》

稻粱肥:指田裏莊稼長得好,豐收在望。桑柘:桑樹與柘樹,喻蠶絲之業。詩句寫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表現出節日的喜慶。又通過“醉人歸”這個細節,展示了社日場面的熱鬧與歡樂。

8、滿耳笙歌滿眼花,滿樓珠翠勝吳娃。————〔前蜀〕韋莊《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吳娃:美貌的女子。詩句描寫了盛大宴席的豪華場面:滿耳的笙簫吹奏,滿眼的花容月貌,滿樓的紅粉佳麗佩戴著耀眼的珠寶翡翠,真比吳娃還美。

7. 關於節日喜慶、熱鬧場面的好詞、好句、好段

過幾日便是中秋了。今晚,月光如銀,我獨坐於陽臺牽牛花花架下,壹盞清茗,壹冊薄詞。清輝似水,在我的衣衫上靜靜流瀉……

不由想起家鄉來了。

家鄉的中秋是熱鬧的、恬適的。家家都要量壹笸籮的新糯米,做“麻糍”。糯米蒸熟了,倒進竹簍裏,當家的早歇了農活,在河塘邊洗幹凈了泥腳,掮著糯米飯簍過來了。舂糯米團壹般在曬谷場上進行。白天,白熾燈就拉起在屋檐下了,黃瓜架兒、晾衣桿兒,能架起的地方都拉上。蹲在角落睡大覺的石臼被搬出來了,木頭楔子搗得香噴噴的糯米團,又滑又嫩。那搗楔子的都是身強力壯的男人,也有身桿精瘦、面色紅潤得象蝦子壹樣的老頭。蹲在邊上,手往石臼裏捋著的是女人。女人的手臂上卷著袖子,不白,夏忙曬了壹季,黑得油亮。油亮的手在白花花的糯米團上翻騰,象泥鰍壹樣潤滑。男人的背脊光著,汗似水壹般的淌,滑亮亮,清光光的壹片。他們側身壹個馬步,雙手輪起楔子,前腿膝蓋壹伸壹曲,腳板“哼哧哼哧”地踩著節奏,簡直是翩然起舞。優美的“哼哧”聲招徠許多看客。看客們三五成群,坐著、蹲著、靠著四周的矮墻垛。女人們拉家常,比誰的衣服料子鮮;男人們話莊稼,比誰家的稻子收成好;孩子們不錯過這個好機會,放著膽子追逐嬉戲。壹家舂完了,早有下壹家等在邊上了。人們贊美男人的好筋骨,贊美女人糯米煮得香,贊美這家的黃瓜杈攀得高,贊美那家田裏的晚谷苗兒下得早下得青……

中華民族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文明、智慧的人民,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尤其是許多傳統的節日文化,都沈澱著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華:

春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喜慶團圓節日,人們辛勤忙碌了壹年,在新的壹年開始的時候,走親訪友,互致祝福,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老老少少,團團圓圓,全家幸福,和諧美滿,該是多麽愉快的節日呀!清明節,我們可以踏青、掃墓,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寄托我們對已逝親人的哀思。端午節,是專為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這壹天,我們可以劃龍舟、吃粽子……壹舉兩得,何樂而不為?中秋節是繼春節之後的又壹舉家團圓的節日,我們可以再壹次全家團圓在花前月下,賞桂花,吃月餅,品美酒,話別離,孝敬長輩,關愛晚輩,其樂融融……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節日文化,彰顯的不僅僅是某時某地的民情風俗,更重要的是它彰顯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勤勞善良,勇猛機智等傳統美德和古樸純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人類精神遺產!

請問,這個行嗎?

8. 描寫喜慶氣氛的句子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每到這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聚在壹起吃團圓飯。外來打工者都忙忙地收拾行李,準備回家,拿著壹年的工資,心中暖洋洋的;我們小孩子,取得了好成績,心中美滋滋的,等待著家長們的誇獎……大街上、小區裏、超市中,到處都洋溢著喜氣,壹派熱鬧的場面。

今天是大年三十。早晨,金色的陽光撒滿大地。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街道上壹夜之間仿佛變了個樣,大街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家家戶戶貼著“倒福”、對聯,還掛著紅燈籠。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紛紛臉帶微笑地走向各個市場,有的購物,有的觀賞,壹片歡樂詳和的景象。

到了晚上8點鐘,《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壹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的節目很精彩: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小品,還有滑稽逗人的相聲…。節目豐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繚亂。

“當當當……”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煙花和爆竹便齊鳴起來。我和爸爸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煙花,點燃了煙花筒,只聽見“轟”的壹聲巨響,壹顆煙花彈升到了空中,在壹瞬間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煙花仿佛是壹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展開了花瓣,這時,壹顆顆煙花又從煙花筒中噴發,像無數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壹閃而過……天空中還閃爍著其他的煙火,它們有的如壹串串珍珠,有的如壹顆顆流星,有的如壹朵朵菊花,有的如壹條條瀑布……讓我目不暇接。壹聲聲響亮的爆竹聲,壹朵朵光芒四射、燦爛無比的煙花,在天空中飛舞,各式各樣,五光十色,把天空點綴成壹朵鮮花, 夜空頓時變得光彩奪目。此時的場面,被笑聲、鞭炮聲、喊聲、樂曲聲合成的旋律包圍著,真是熱鬧極了。

到了初壹,就是逛公園的時候了。早晨,我們洗漱過後,早點吃的是湯圓,湯圓是用白酒、雞蛋和紅糖煮的,因為家鄉的大年初壹早上有“不殺生”、“不吃葷”的風俗。吃過早點,我們興高采烈地出發了。剛到公園門口,我就被豐富的小吃吸引住了,當時我還真有些眼花繚亂呢。進到公園裏面,我帶著小表弟劃船、座小飛機、騎小馬、座猴子擡轎,爸爸還給我們照了好多照片。

今年這個春節我過的真是太有意義了,我真是快樂,讓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的壹年又到了,在新的壹年裏,壹切都將發生變化,自己又長大了壹歲,我希望這壹年好運壹直陪伴著我,我也會更加努力的,爭取在這壹年中,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長大後,為家鄉的建設作出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