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抒懷的詩句古詩

關於抒懷的詩句古詩

1. 關於抒懷的詩句

關於抒懷的詩句 1.描寫抒懷的詩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裏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1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13.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 《壹剪梅》)

17.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玉階怨〉)

18.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壹尊還酹江月。

(蘇軾 )

19.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杜甫:《月夜》)

20.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無題》)

21.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

22.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裏館》)

23.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2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李商隱《霜月》)

25.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26.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虞美人》)

27.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詞《江城子》)

28.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王安石《春夜》)

29. 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

(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

2.10首寫景抒情的古詩詞

壹、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首五言絕句是詩人漫遊途中停泊在建德江邊時寫的壹首小詩,描寫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見的景色,抒發了遠離家鄉、旅居在外時的孤獨傷感之情。

二、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首句寫寒雨連江,夜暮降臨,以淒清的景物來襯托離情別緒;二句寫清晨霧中的遠山,顯得分外孤獨,“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離情。

作者不因流落他鄉而改變誌節,始終保持著高尚純潔品格和堅強、樂觀的精神。

三、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整首詩歌先寫草堂春色,再寫雪山江船,有動有靜,色彩鮮明,營造了壹種清新、歡快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無比歡快的心情。

四、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詩題“獨坐”,壹“獨”字為全詩的抒情和描寫定下了基調,但首句卻用壹“眾”字開頭,然後從眾到“盡”,第二句再轉出“孤”字,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表現出詩人心頭上無限孤單寂寞的思潮。最後鳥飛雲散,以山比人,仿佛“山”也孤獨,與作者同病相憐,***處寂寞之境。這樣不僅把敬亭山寫活了,也鮮明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真是自然天成,匠心“獨”運。

五、旅夜抒懷(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壹沙鷗。

詩的前四句寫自己旅途所見,創造出壹個雄渾壯郁的意境;後四句是面對這壯闊宏偉的月夜江流圖和目前自身的處境抒發感慨,“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凝聚著、濃縮著詩人心中的多少悲苦和不平。詩的情景交融得妙合無痕,突出了壹個憂嘆身世而又未肯忘記壯誌的孤苦伶仃的詩人形象.

六、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中間兩聯重在寫景、敘事,首尾兩聯都間接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七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就是詩人張繼在國家遭受戰爭、自己趕考落榜,處於痛苦、仿徨、憂愁和無奈之時,借景抒情之作。

3.關於抒情的古詩

釵頭鳳 壹:陸遊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壹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二: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詢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願 範仲淹《蘇州十詠》之六詠靈巖寺 古來興廢壹愁人,白發僧歸掩寺門。 越相煙波空去雁,吳王宮闕半啼猿。

春風似舊花猶笑,往事多遺石不言。 唯有延陵逃遁去,清名高節老乾坤。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壹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依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幹,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長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瞞,瞞,瞞。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4.有關抒情的古詩詞

年代:唐

作者:陳子昂

作品:登幽州臺歌

內容: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作品:春望

內容: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詩經?蒹葭》)

2.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詩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5.帶有抒情的詩句

1、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擊鼓》

2、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更漏子》

3、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聲聲慢》

4、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離思》

5、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生查子·元夕》

6、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7、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相思》

8、願得壹人心,白首不相離。《白頭吟》

9、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孟浩然

10、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蝶戀花·柳永》

11、壹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清平調詞》

12、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千秋歲》

13、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西江月》

14、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無題》

15、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江城子》

16、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相見歡》

17、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上邪》

18、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摸魚兒》

19、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

20、往事已成空,還如壹夢中。《子夜歌》

21、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木蘭花》

22、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長恨歌》

2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長相思》

24、是離愁。別是壹般滋味在心頭。《相見歡》

25、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

26、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無題》

27、山無陵,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上邪》

28、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玉樓春》

29、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離思》

30、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31、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

32、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

33、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贈別·其二》

34、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壹剪梅》

35、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金縷衣》

36、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相思》

37、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楓橋夜泊》

38、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雨霖鈴》

39、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花月痕》

40、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

6.有什麽很抒情的詩句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鳳棲梧)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 無題六首其三)

壹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 (柳永 晝夜樂)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李商隱 暮秋獨遊曲江)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 折桂令)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 摸魚兒二首其壹)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 千秋歲)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 《玉樓春》)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納蘭性德 攤破浣溪沙)

相思壹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張仲素 燕子樓)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 雨霖鈴)

7.抒情的古詩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長天壹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借月抒情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擡頭看見天上的明月, 低下頭思念故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明月美景何時有,手捧 酒杯問青天。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春風又吹綠了江 南岸,我何時能 在明月照耀下回 到故鄉。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春天的江潮水 連著海水,海 上的明月與潮 水壹同起落。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是壹首刻劃秋江暮色的詩。先寫羈旅夜泊,再敘日暮添愁;然後寫到宇宙廣袤寧靜,明月伴人更親。壹隱壹現,虛實相間,兩相映襯,互為補充,構成壹個特殊的

意境。詩中雖不見“愁”字,然野曠江清,“秋色”歷歷在目。全詩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風韻天成,頗有特色。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就是詩人張繼在國家遭受戰爭、自己趕考落榜,處於痛苦、仿徨、憂愁和無奈之時,借景抒情之作。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借物喻人:

(唐)駱賓王《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唐)虞世南《詠蟬》

垂瑞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唐)李商隱《詠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壹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唐)李賀《南國十三首》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東風不用媒。

8.有關抒情的古詩有

家是王維《雜詩》中“來日綺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

家是李白《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那輪明月。 家是馬致遠《秋思》中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腸 家是崔顥《黃鶴樓》中“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縷縷愁思。 家是李白《春夜洛陽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那撩人的夜曲。 家是張繼《楓橋夜泊》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那夜半歌聲。

家是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似箭歸心。 家是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參考資料:

/z/q743335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