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詩是針對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所作的回贈詩,詩中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心境。其中“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壹聯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將前兩句的沈郁轉而為豪放,這壹句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勉,意指雖然我壹人被貶遠遷,但後繼者仍大有人在。作者在困苦失意中不意誌消沈,而是以樂觀豁達的心態泰然處之。全詩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
對於《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之“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壹聯,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中的“課文評點”說:“頸聯……以‘沈舟’‘病樹’作為反襯,描繪出千帆競發、萬木爭春的富於生機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仕宦升沈、世事變遷的豁達襟懷。”
其後“有關資料”中卞孝萱、卞岐兩人對此聯的賞析則為:“‘千帆’和‘萬木’則比喻在他貶謫之後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貴們。這壹聯本是劉禹錫感嘆身世的憤激之語。”
對“千帆”和“萬木”的理解,我以為卞氏所言更為有理,我們可以聯系劉的另外兩首詩來看看。
永貞元年(805),劉禹錫參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敗後,被貶為朗州司馬,到元和十年(815),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時被貶的柳宗元等人。從朗州回長安後,他寫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壹詩,詩雲:“紫陽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從表面上看,此詩前兩句寫看花的盛況,並暗贊桃花之繁榮美好,後兩句由物及人,關聯到自己的境遇,似有“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之嘆。其實骨子裏詩人是將千樹桃花當作十年以來由於投機取巧而在政治上愈來愈得意的新貴。他在結句指出:這些似乎了不起的新貴們,也不過是“我”被排擠出外以後被提拔起來的罷了。他的這種輕蔑和諷刺是辛辣的,使他的政敵感到非常難受。所以此詩壹出,作者和他的戰友們便立即受到打擊和報復,再度被貶。
又過了14年,即大和二年(829),詩人才被召回長安任職。詩人《再遊玄都觀》雲:“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有意重提舊事,向打擊他的權貴挑戰。詩人仍用此法,表面上寫玄都觀中桃花之盛衰存亡和世事難料的感慨,實則仍以桃花比新貴,種桃道士則指當時打擊革新運動的當權者。這些人,經過20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勢了,因而被他們提拔起來的新貴也就跟著改變了他們原有的煊赫聲勢,讓位於另外壹些人,正如“桃花凈盡菜花開”壹樣,而桃花之所以凈盡,正是“種桃道士歸何處”的結果。而這時,“我”這個被排擠的人,卻又回來了。對於扼殺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敵,詩人再次投以輕蔑的嘲笑。(見沈祖語)
細細品味,“萬木”“千帆”“千樹桃”的比喻,對象是壹致的。只是在兩首“桃”詩中作者多了些輕蔑和嘲笑,而在白樂天這位老朋友面前,詩人則敞開肺腑,多了些憤激和沈郁。當然。劉禹錫始終是傲岸的、豪放的、堅忍不拔的,這在第四聯“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上可以看出來。
赤壁賦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蕩著船兒,在赤壁下遊玩。清風緩緩吹來,水面波浪不興。舉起酒杯,勸客人同飲,朗頌《月出》詩,吟唱“窈窕”壹章。壹會兒,月亮從東邊山上升起,徘徊在鬥宿、牛宿之間。白蒙蒙的霧氣籠罩江面,水光壹片,與天相連。任憑水船兒自由漂流,浮動在那茫茫無邊的江面上。江在曠遠啊,船兒象淩空駕風而行,不知道將停留到什麽地方;飄飄然,又象脫離塵世,無牽無掛,變成飛升仙果的神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壹葦之所知,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這時候,喝著酒兒,心裏十分快樂,便敲著船舷唱起歌來。唱道:“桂木做的棹啊蘭木做的槳,拍擊著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動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遠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邊遙遠的地方。”客人中有會吹洞簫的,隨著歌聲吹簫伴奏,簫聲嗚咽,象含怨,象懷戀,象抽泣,象低訴。吹完後,余音悠長,象細長的絲縷延綿不斷。這聲音,能使深淵裏潛藏的蛟龍起舞,使孤獨小船上的寡婦悲泣。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壹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我有些憂傷,理好衣襟端正地坐著,問那客人說:“為什麽奏出這樣悲涼的聲音呢?”客人回答說:“‘月光明亮星星稀少,壹只只烏鴉向南飛翔’,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句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這兒山水環繞,草木茂盛蒼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敗的地方嗎?當他占取荊州,攻下江陵,順江東下的時候,戰船連接千裏,旌旗遮蔽天空,臨江飲酒,橫握著長矛吟詩,本是壹時的豪傑,如今在哪裏呢?何況我和妳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魚打柴,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駕著壹只小船,舉杯互相勸酒;寄托蜉蝣壹般短暫生命在天地之間,渺小得象大海裏的壹粒小米。哀嘆我們生命的短促,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願與神仙相伴而遨遊,同明月壹道永世長存。知道這種願望是不能突然實現的,只好把這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寄托於曲調之中,在悲涼的秋風中吹奏出來。”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裏,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壹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壹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壹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我對客人說:“妳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嗎?水象這樣不斷流去,但它實際上不曾流去;月亮時圓缺,但它終於沒有消損和增長。原來,要是從那變化的方面去看它,那麽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連壹眨眼的時間都不曾保持過原狀;從容不那不變的方面去看它,那麽事物和我們本身都沒有窮盡,我們又羨慕什麽呢?再說那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應有的東西,雖說是壹絲壹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風,與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它,聽到的便是聲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沒有人禁止,享用它沒有竭盡,這是大自然的無窮寶藏,是我和妳可以***同享受的。”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壹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壹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適。”
客人高興地笑了,洗凈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盤子雜亂壹片。大家互相枕著靠著睡在船上,不知不覺東方已經露出白色的曙光。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政治上的失意。
蕭聲哀怨。
人生無常,生命的短暫。
從蘇軾的《前赤壁賦》可看出他豁達淡然的人生態度。
本文在語言風格方面,不像韓愈那樣拗折奇警,也不像歐陽修那樣平易流轉,更重視通過捕捉意象,通過音聲色彩的組合,來傳達自己的主觀感受,時常點綴著富於表現力的新穎詞匯,句式則是駢散文交雜,長短錯落。《前赤壁賦》中“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壹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寫出人在浩渺宇宙間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極精煉的文筆,寫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前赤壁賦》寫於蘇軾壹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壹――貶謫黃州期間。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獄。“幾經重辟”,慘遭折磨。後經多方營救,於當年十二月釋放,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但“不得簽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這無疑是壹種“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蘇軾作《前赤壁賦》。他在黃州作的詩中,曾經痛苦地描寫過此時的憂郁苦悶的心情。“我謫黃崗四五年,孤舟出沒煙波裏,故人不復通問訊,疾病饑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賦》正是作於蘇軾政治上失意,行動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極其苦悶的時期。在他的赤壁詞中,即有過明顯表露,“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而現實中的我卻只能“早生華發”,“壹樽還酹江月”地慨嘆“人生如夢”。在這種沈重的精神壓力之下,東坡內心有著深刻的感發,他開始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紛憂與虛無,但如果僅是“入乎其內”地感嘆人類的滄桑,這就不能產生我們今天對他的文采及人品的欽佩。東坡之所以成為“白首忘機”的“東坡老”②,更有他善於“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脫”的另壹面(這壹面至關重要)。人的壹生中,不可能沒有打擊,問題是面對打擊的態度。在殘酷的政治鬥爭面前,蘇東坡既想超脫又不能超脫。他在《書<前赤壁賦>後中說:“軾去歲作此賦,未嘗輕以示人,見者蓋壹二人而已。欽之(傅堯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親書以寄。多難畏事,欽之愛我,必深藏之不出也。”這段跋語,對於了解作者當時深受壓抑的心境提供了幫助。蘇軾不得不從佛老思想中尋求寄托,黃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對古人的懷念,於是觸景生情地傾吐了自己對前輩英雄的欽慕,同時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業的壯誌。總之,蘇軾當時的心境極其復雜:消極隱退與積極進取,疾世忿懣與逍遙山水的雙重情緒,在與世無爭的思想背後,卻流露出對世道不平的滿腔憤怒,不甘妥協的積極進取精神,鄙棄富貴,傲然獨立的曠達情懷。
有人曾認為《前赤壁賦》把黃州赤壁當作孫曹交兵之處是蘇軾“用事疏舛”,這並不十分準確。蘇軾所遊之赤壁並非歷史上發生大戰的真正的赤壁;而蘇軾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壯舉,他無非是借事寫文,抒發他的心懷以求解脫罷了。
綜觀全文,作者的感情經歷了三次變化:“樂——悲——樂”,作者的思想也經歷了壹個由平靜到苦悶,再由苦悶而得到解脫的發展過程。而圍繞作者感情的三次變化,全篇的行文也隨之巧妙展開。“文以載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為讀者所清晰的領悟,就必須借助於良好的文學表達形式。蘇軾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過他對賦的新的利用而傳達開來的。《前赤壁賦》是篇辭賦,辭賦時常用主客問答的方式表達作者的思想與主張,《前赤壁賦》很顯然是運用了這種傳統的格式。辭賦講究排比對偶,《前赤壁賦》中也有不少排比對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辭賦的基本特征。但蘇軾的這篇賦卻不像漢魏以來的賦壹樣詞藻華麗,僅止於鋪陳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滲入其中。這篇之所以長誦不衰,更有它突破辭賦舊格的新成就,我們今天可以稱它為散文詩。詩人運用行雲流水般的筆調抒寫自己心中的感情波瀾,使文辭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摯,情感與文字的密合無間。我們不得不佩服蘇軾駕馭文字能力的瀟灑不凡。總結而言,這篇賦在文學上有兩大貢獻:
第壹,充分顯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質。這篇賦有詩情、有畫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風;就情而言,有悲傷,有歡樂。時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時而遺世獨立,羽化登仙;時而愀然發問,暢談哲理。景色的轉換,情感的跳躍很頻繁,但卻不雜亂,而是以作者的主觀感受作為線索貫穿始終。蘇軾在文章中闡述了變與不變的哲理,這個論點盡管來源於老莊的相對主義哲學觀,具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但卻同時具備了辯證法的因素,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達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隨著主觀感受的輾轉生發,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橫生。文章寓情於景,借景明理,具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為後世散文的創作提供了成功的範例。
第二,對“賦”體的巧妙利用與革新。《前赤壁賦》是散文與韻文的巧妙結合,是詩與文的統壹。文章是賦體,但卻不拘泥於古賦,它的語句有長有短,散駢結合,文辭生動,情韻瀟灑,不啻是壹首優美的散文詩。文中遊覽的場景不斷的更換,詩人的情感也不斷地變換,而文氣卻始終壹貫如註,既有駢賦對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詩境之美,還有揮灑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動形象的說理之美。在這樣的壹篇散文詩中,我們不僅可領略文學之美,還可以體悟哲學之理趣,無疑是文學與哲學的完美的融合。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壹經,
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沈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裏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今譯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苦辛,
如今戰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周星。
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
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裏的浮萍。
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
我要留壹片愛國的丹心映照汗青。
作者簡介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愛國詩人。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末,全力抗敵,兵敗被俘,始終不屈於元人的威逼利誘,最後從容就義。他後期的詩作主要記述了抗擊元兵的艱難歷程,表現了堅貞的民族氣節,慷慨悲壯,感人至深。
註釋
①零丁洋:在今廣東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於宋末帝趙昺祥興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軍所俘,囚於零丁洋的戰船中,次年正月,元軍都元帥張弘範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堅守崖山的宋軍統帥張世傑。於是,文天祥寫了這首詩。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為官以來的種種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選拔;起壹經,指因精通某壹經籍而通過科舉考試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以進士第壹名及第。③幹戈寥落:寥落意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間的戰事已經接近尾聲。南宋亡於本年(1279),此時已無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歲星,歲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環壹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詩時四十四歲,這裏四周星用整數。舊註多以“四周星”為文天祥1275年應詔勤王以來的四年,其實本詩前兩句應當合起來理解,是詩人對平生遭遇的回顧。④“山河”句:指國家局勢和個人命運都已經難以挽回。⑤惶恐灘:在今江西萬安縣,水流湍急,為贛江十八灘之壹。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敗,經惶恐灘退往福建。⑥“零丁”句:慨嘆當前處境以及自己的孤軍勇戰、孤立無援。詩人被俘後,被囚禁於零丁洋的戰船中。⑦汗青:史冊。紙張發明之前,用竹簡記事。制作竹簡時,須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稱汗青。
賞析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俘後為誓死明誌而作。壹二句詩人回顧平生,但限於篇幅,在寫法上是舉出入仕和兵敗壹首壹尾兩件事以概其餘。中間四句緊承“幹戈寥落”,明確表達了作者對當前局勢的認識: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中,亡國的悲劇已不可避免,個人命運就更難以說起。但面對這種巨變,詩人想到的卻不是個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遺憾兩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從而扭轉局面。同時,也為自己的孤立無援感到格外痛心。我們從字裏行間不難感受到作者國破家亡的巨痛與自責、自嘆相交織的蒼涼心緒。末二句則是身陷敵手的詩人對自身命運的壹種毫不猶豫的選擇。這使得前面的感慨、遺恨平添了壹種悲壯激昂的力量和底氣,表現出獨特的崇高美。這既是詩人人格魅力的體現,也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處遠遠超出了語言文字的範圍。
<<水調歌頭>>
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為作者醉後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
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系的範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無限熱愛。
上片表現詞人由超塵出世到熱愛人生的思想活動,側重寫天上。開篇“明月幾時有”壹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詩意,通過向青天發問,把讀者的思緒引向廣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以下數句,筆勢夭矯回折,跌宕多彩。它說明作者在“出世”與“入世”,亦即“退”與“進”、“仕”與“隱”之間抉擇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態。以上寫詩人把酒問月,是對明月產生的疑問、進行的探索,氣勢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幾句,寫詞人對月宮仙境產生的向往和疑慮,寄寓著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寫詞人的入世思想戰勝了出世思想,表現了詞人執著人生、熱愛人間的感情。
下片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表現詞人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解釋,側重寫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實寫月光照人間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兩句,承“照無眠”而下,筆致淋漓頓挫,表面上是惱月照人,增人“月圓人不圓”的悵恨,骨子裏是本抱懷人心事,借見月而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懷念之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寫詞人對人世悲歡離合的解釋,表明作者由於受莊子和佛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壹種灑脫、曠達的襟懷,齊龐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為社會現象的人間悲怨、不平,同月之陰晴圓缺這些自然現象相提並論,視為壹體,求得安慰。結尾“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轉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包括自己的兄弟),發出深摯的慰問和祝願,給全詞增加了積極奮發的意蘊。詞的下片,筆法大開大合,筆力雄健渾厚,高度概括了人間天上、世事自然中錯綜復雜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於哲理,又飽含感情。
這首詞是蘇軾哲理詞的代表作。詞中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永恒的宇宙和復雜多變的人類社會兩者的綜合理解與認識,是作者的世界觀通過對月和對人的觀察所做的壹個以局部足以概括整體的小小總結。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厭薄宦海浮沈,在皓月當空、孤高曠遠的意境氛圍中,滲入濃厚的哲學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達到了人與宇宙、自然與社會的高度契合。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張養浩的《山坡羊 潼關懷古》把潼關的地形與歷史巧妙地結合在壹起,寓情於景,觸景生情,以潼關作為歷史的見證者,發出壹聲沈甸甸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嘆。
張養浩於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陜西行臺中丞以賑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壹“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壹“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為此景所動,“山河表裏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壹斑,如此險要之地,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望西都,意躊躇”,作家身處潼關,西望舊朝故都長安,萬千滋味湧上心頭,遙想當年,秦之阿房,漢之未央,規模宏大,彌山縱谷,可如今崇麗之宮闕,寸瓦尺專皆蕩然無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務,他不禁感慨萬千,“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裏作家面對繁華過後的廢墟所發出的“傷心”實乃悲涼。為秦漢舊朝統治者悲涼,恐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種局面是他們不曾想到的吧!同時亦為百姓悲涼,為彰顯壹個時代的輝煌,集國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築,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輝煌過去,隨即而來是朝代的變換,百姓在戰爭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讓作家沈重的說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千古流傳的語句。
《潼關懷古》中對歷史的概括,顯指元代現實生活:懷古實乃傷今,沈重實乃責任。這種復雜的感情要結合作家的生平經歷才能理解。張養浩自幼才學過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獻書,被提拔,後任堂邑縣尹、監察禦史等職,因評時政,得罪當權者被罷官,為避禍不得不隱姓埋名;後被召起,官至禮部尚書。50歲時辭官歸隱於濟南雲莊,關中旱災時被重新任命,趕赴陜西救賑災民。多年的宦海沈浮,讓他把功名富貴都參破,不再在意統治者對自己的評判;濟南雲莊的歸隱生活,不僅讓他欣賞禮贊自然的風光,更讓他體察民生只艱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讓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剛正不阿、仗義執言的性格,讓他有勇氣面對現實說出心中真實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懷古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憂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傾囊以賑災民,每撫膺痛哭,遂得病不起。”這是壹個有良知的讀書人真實的本性和真實的生活,也是當時社會所難得壹見的。
張養浩特殊的仕途經歷,決定了他的懷古散曲中有壹種參破功名富貴的思想,《驪山懷古》中寫到“贏,都做了土;輸,都做了土。” 《洛陽懷古》中寫到“功,也不長;名,也不長。” 《北邙山懷古》中寫到“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這些曲中張養浩把勝負之數、功名之分、生死之際,看成了毫無差別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說富貴無常、人生如夢。只有《潼關懷古》以難得的沈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會裏壹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的統治者對讀書人實行民族歧視政策,直到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才正式實行科舉取士制度,況且這種制度也是不公平的,這就造成下層讀書人在很大程度上對元統治者失去信心,對社會缺少責任感,所以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時代地烙印:他們或感傷古王朝之覆,發壹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嘆古今之巨變,流露對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於歲月流逝,抒發個人沈淪不遇之憂情。惟有《潼關懷古》洋溢著沈重的滄桑感和時代感。
從作品內容、作家其他懷古作品、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三個層面上看,《潼關懷古》都表現為 壹份難得的沈重。
<<贈從弟 >>
贈從弟①三首選壹
劉楨
亭亭山上松,②
瑟瑟谷中風。③
風聲壹何盛,
松枝壹何勁。
冰霜正慘淒,
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④
松柏本有性。
作者
?- 217,字公幹,東平(今山東省東平縣)人,劉詩風格勁挺,不重雕飾。
曹丕曾稱贊他的五言詩“妙絕時人”,但作品流傳很少,僅存十五首。
註釋
①劉楨有《贈從弟》詩三首,都用比興。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為喻,勉勵
他的堂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 ②亭亭:高貌。 ③瑟瑟:
風聲。 ④罹:遭受。凝寒:嚴寒。
品評
這是壹首詠物詩。詩人緊緊扣住松柏經寒不衰、枝幹堅勁的特征來描寫,
寫出了松柏的凜然正氣,成功地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已對高風亮節的贊美和
追求。全詩格調勁健,語言質實,具有清剛之氣。象詩中“風聲壹何盛,松
枝壹何勁”,以句式的重復來突出狂風與勁松的對抗,語調緊促有力,詩情
震蕩,正顯示了此詩以氣勝的特色。全詩章法渾成,承轉自然。尤其是結尾
二句,以虛詞設問,牽出全篇主旨,可謂收束得法,神完氣足。
作者簡介:劉楨,字公幹,“建安七子”之壹,為曹操幕僚,任丞相掾屬。曹丕《與吳質書》中說:“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與曹植並稱“曹劉”。有輯本《劉公幹集》。
鑒賞提示:以昂然挺立於風雪中松柏形象隱喻堅貞不屈的人格美。寫作手法全用比興,詠物寫懷,立意高遠,構思巧妙,用語自然,用意得體。
賞析要點:詩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樣堅貞自守,不因外力的壓迫而改變本性,也有自況自勉的含義。詩人不是孤立地詠物寫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惡劣的環境中來刻畫,突出了它與作為對立面的狂風、冰雹的搏鬥,可謂是通過典型環境來刻畫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勝利者的姿態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巔,顯示出壹種激勵人心和鬥誌的崇高美、悲壯美。人是環境的產物,也會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挫折、考驗。詩人告訴我們,必須像松柏那樣永遠保持堅貞自強的個性,才不愧為壹個頂天立地的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