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時間上描述:詩中寫詩人在壹個秋天的黃昏時所看到的情景。“歸巢的鳥兒,盡管是倦了,還馱著斜陽回去。”倦遊的鳥兒想回巢去。這時候,天色已晚。斜陽的余暉照在飛鳥的脊背和雙翼上,好像是把斜陽馱回巢去壹樣。黃昏的景色,在詩人的筆下,帶著壹股悲哀的美。
2、從空間上描述:“雙翅壹翻,把斜陽掉在江上”。詩人原只註意天空中的飛鳥以及照在飛鳥身上的夕陽。隨著飛鳥雙翅壹翻,才註意到夕陽在江面上的倒影。這夕陽的倒影好像是從鳥翅上掉下來的壹樣。最後壹句,“頭白的蘆葦,也妝成壹瞬的紅顏了。”詩人把眼光從江上轉移到江邊的蘆葦,這是空間的又壹次轉換。從飛鳥的雙翅到江面,再到蘆葦叢中,構成秋天黃昏江上壹個美麗的畫面。
總的看,詩人在構思這首詩時,以時間順序為“經”,以空間順序為“緯”,寫了秋天黃昏的景色。描述時,既可以按時間先後的順序,也可以按空間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