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
淡忘傷害,忘卻痛苦,修寬容之心,別讓痛苦綁架我們的生活。
將沈重的包袱從心頭卸下,還自己壹個輕松的心態。
2、《貴卿》
宋·文天祥
天高並地迥,與子獨牢愁。
初作燕齊客,今為淮海遊。
半生誰俯仰,壹死***沈浮。
我視君年長,相看比惠州。
壹如文天祥,閱盡艱難生活的沈沈浮浮,仍保有赤子之心,即使入得牢獄,也能發出“半生誰俯仰,壹死***沈浮”這般的豪情壯語。
3、《定風波》
宋·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壹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
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前半生叱咤官場,後半生心向山林,東坡居士官場失意後,自建“東坡雪堂”,過起了神仙般的日子。
感悟過往,不如放下所有,去追逐想做的、要做的、想要的,體驗別樣生活,清凈自己。
4、《離北山寄平甫》
宋·王安石
日月沄沄與水爭,披襟照見發華驚。
少年憂患傷豪氣,老去經綸誤半生。
休向朝廷論壹鶚,只知田裏守三荊。
清溪幾曲春風好,已約歸時載酒行。
越是年老時,越是感慨從前,年少時的豪情,中年時的憂慮,如今的華發漸生。
余生不長,更願守得田地三荊,約酒賞花,清閑終老。
5、《飲酒·其五》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幸福生活的關鍵還在於自己。
當我們懂得簡單之道,明白知足之理,余生就能收獲幸福時光。
6、《朝中措》
宋·李之儀
臘窮天際傍危欄。密雪舞初殘。
表裏江山如畫,分明不似人間。
功名何在,文章漫與,空嘆流年。
獨恨歸來已晚,半生孤負漁竿。
正如李之儀登欄倚望,看到江山如畫,慨嘆自己少時追名逐利、遍寫文章後,反而想不如就垂竿獨釣,享半生清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