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弦的詩句有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弦
弦,是壹個物理學名詞,定義為組成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單位是壹小段“能量弦線”。弦理論裏的物理模型認為組成所有物質的最基本單位是壹小段“能量弦線”。
大至星際銀河,小至電子,質子,誇克壹類的基本粒子都是由占有壹度空間(只有長度,沒有寬度的線)的“能量線”所組成。中文的翻譯上,壹般是譯作“弦”。
較早時期所建立的粒子學說則是認為所有物質是由只占零度空間的“點”狀粒子所組成,也是目前廣為接受的物理模型,也很成功的解釋和預測相當多的物理現象和問題,但是此理論所根據的“粒子模型”卻遇到壹些無法解釋的問題。
比較起來,“弦理論”的基礎是“波動模型”,因此能夠避開前壹種理論所遇到的問題。更深的弦理論學說不只是描述“弦”狀物體,還包含了點狀、薄膜狀物體,更高維度的空間,甚至平行宇宙。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弦無法被直接觀測,弦理論目前尚未能做出可以實驗驗證的準確預測,關於這壹點,以下內文會說明。
知識拓展:
弦理論的雛形是在1968年由Gabriele Veneziano發現。他原本是要找能描述原子核內的強作用力的數學公式,然後在壹本老舊的數學書裏找到了有200年之久的歐拉公式(,這公式能夠成功的描述他所要求解的強作用力。
然而進壹步將這公式理解為壹小段類似橡皮筋那樣可扭曲抖動的有彈性的“線段”卻是在不久後由李奧納特·蘇士侃所發現,這在日後則發展出“弦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