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逆襲的詩句有“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
原文如下: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譯文: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難以事前預料。能夠忍辱負重,才是真正男兒。西楚霸王啊,江東子弟人才濟濟,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殺回,楚漢相爭,誰輸誰贏還很難說。
這首詩的三四句設想項羽假如回江東重整旗鼓,說不定就可以卷土重來。這首詩對項羽負氣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卻是批評他不善於把握機遇,不善於聽取別人的建議,不善於得人、用人。
擴展資料:
《題烏江亭》的創作背景
杜牧於會昌元年(841年)赴任池州刺史時,路過烏江亭,寫了這首詠史詩。壹說作於開成四年(839年)。
詩作首句直截了當地指出勝敗乃兵家之常這壹普通常識,並暗示關鍵在於如何對待的問題,為以下作好鋪墊。“事不期”,是說勝敗的事,不能預料。
次句強調指出只有“包羞忍恥”,才是“男兒”。項羽遭到挫折便灰心喪氣,含羞自刎,怎麽算得上真下的“男子漢”呢?“男子漢”三字,令人聯想到自詡為力超過山河,氣可蓋世的西楚霸王,直到臨死,還未找到自己失敗的原因,只是歸咎於“時不利”而羞憤自殺,有愧於他的“英雄”稱號。
百度百科-《題烏江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