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在古典詩詞裏看盡花開花落——梔子花開

在古典詩詞裏看盡花開花落——梔子花開

五月,梔子花開的季節。翠綠的葉子,素白的花朵,芬芳宜人。采壹兩朵插在家裏,滿室皆香。

大壹時,喜歡席幕容的詩。席幕容有壹首詩,題目就叫作《梔子花》“我從來沒有要求妳給我妳長久的壹生/只是希望? 能在開滿了梔子花的山坡上/與妳深深地愛過壹次? 再別離/那麽再長久的壹生? 也不過就只是/回首中的? 壹瞬”。

梔子花開,清香四溢,就像妳我曾經飛揚的青春。

幾年前,何炅也唱過壹首歌《梔子花開》,此後,梔子花開成為了畢業季的代名詞。

而以梔子花入詩入詞,並不是自現在才有的。早在魏晉南北朝時代,著名詩人謝朓便寫過壹首《詠墻北梔子詩》,稱梔子樹為“有美當階樹。霜露未能移”,其花與果實是“金蕡發朱采,映日以離離”。唐朝杜甫、李賀、韓愈、劉禹錫,宋朝楊萬裏、朱淑真等人都寫過詠梔子的詩。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和令狐相公詠梔子花》裏,將梔子花的色比為白玉、香比為天香:“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宋代詩人楊萬裏寫過許多詠花的詩,他的《梔子花》詩裏,也極贊梔子花的潔白與清香:“樹恰人來短,花將雪樣年。孤姿妍外凈,幽馥暑中寒。”

梔子花朵純白,看似單調,但在炎炎夏日裏,看到壹樹綠葉白花的梔子,就仿佛壹股清風迎面而來,給人清涼的感覺。明朝詩人黃朝薦曾寫詩贊美梔子的不畏炎熱,堪與松柏耐寒的風骨相媲美:“蘭葉春以榮,桂華秋露滋。何如炎炎天,挺此冰雪姿。松柏有至性,豈必歲寒時。幽香無斷續,偏於靜者私。”

古時候,梔子也稱薝匐,唐朝段成式《酉陽雜俎》中便記載道:“梔子翦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相傳即西域薝匐也”;宋朝女詩人朱淑真的《梔子》詩裏寫道:“壹根曾寄小峰巒,詹葡香清水影寒;玉質自然無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明朝程羽文在《花月令》裏是這麽寫五月裏盛開的花朵的:“榴花照眼。萱北鄉。夜合始交。薝匐有香。錦葵開。山丹赪。”

與海棠、牡丹等富貴花不同,梔子花壹直都是相當平民化的。梔子花可以做菜吃,花和果實都是清熱的良藥,梔子花開的季節裏,愛美的女人們會隨手掐下壹朵帶在發間。清朝龔自珍的《己亥雜詩》裏便有“去時梔子壓犀簪,次第寒花掐到今”的詩句。

古時候,人們還喜歡將梔子來做為永結同心的信物。唐代詩人施肩吾《雜曲》雲:“憐時魚得水,怨罷商與參。不如山梔子,卻解結同心”,宋朝趙彥端的《清平樂 席上贈人》中也寫道:“與我同心梔子,報君百結丁香”。古人為何會有這樣的聯想,至今已不知道確切的原因,但我覺得,也許是因為重瓣梔子花的花瓣是壹層層由內向外旋開的,看上去極像同心的螺旋圖案,既簡單又復雜——就像愛情。

小時候,門前種有兩株月季、壹株重瓣梔子。唐代王建有詩雲:“閑看中庭梔子花”,潔白的梔子花,、粉紅的月季,馥郁的花香,是我對初夏最初、也最深刻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