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詩作:《探險隊》(1945)、《穆旦詩集(1939-1945)》(1947)、《旗》(1948)、《穆旦詩選》(1986)、《穆旦詩文集》(1996);《冬》。
其他的有《愛情》《理想》《友誼》《春》《流吧,長江的水》《贊美》《理智和感情》《停電之後》《智慧之歌》《哀悼》《玫瑰之歌》《奉獻》《童年》《春天和蜜蜂》《聽說我老了》《春底降臨》 《在寒冷的臘月的夜裏》《五月》等。
穆旦詩作的藝術風格、詩學傳統、思想傾向和文學史意義,在四十年代就被壹些詩人和評論家較為深入地討論著,並被介紹到英語文學界。
詩人、翻譯家王佐良認為“無論如何,穆旦是到達中國詩壇的前區了,帶著新的詩歌主題和新的詩歌語言,只不過批評家和文學史家遲遲地不來接近他罷了”。王佐良還談到了穆旦晚年的詩作,認為詩人經過將近三十年的坎坷,仍有那無可企及的詩才。他認為《冬》可以放在穆旦最好的作品之列。
擴展資料:
穆旦早在四十年代就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青年詩人,他的詩在上海詩人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四十年代初期,聞壹多遍選《現代詩鈔》時,選入了他詩作十壹首,數量之多僅次於徐誌摩壹首。
1948年初,方宇晨的英譯《中國現代詩選》在倫敦出版,其中就選譯了穆旦詩九首。1952年,穆旦的兩首英文詩被美國詩人赫伯特·克裏克莫爾(Hubert Creekmore)編選入《世界名詩庫》(A Little Treasury of World Poetry)同時入選的其他中國詩人只有何其芳。
五十年代初以來,穆旦頻受政治運動的打擊,身心遭到極大的摧殘,被迫從詩壇上銷聲匿跡,轉而潛心於外國詩歌的翻譯,直到驟然去世。
穆旦去世多年以後,才逐漸被人們重新認識。人們出版他的詩集和紀念文集,舉行“穆旦學術討論會”,給予他很高的評價。“二十世紀中國詩歌大師”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這種種的不尋常,被稱為“穆旦現象”。
百度百科——穆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