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講述了壹個怨婦控訴男人變心的故事,是壹首棄婦自訴婚姻悲劇的長詩。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詩經《氓》課文原文及鑒賞相關內容。
詩經——《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
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爾蔔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於嗟鳩兮,無食桑葚。
於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淇水湯湯,漸車幃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譯文
小夥走來笑嘻嘻, 拿著布幣來換絲。 不是為了來買絲, 借機找我談婚事。
談完送妳過淇水, 壹直送妳到頓丘。 不是我要延婚期, 是妳沒找好媒人。
請妳不要生我氣, 定下秋天為婚期。 登上殘破的墻垣, 心中念妳望復關。
遙望不見復關影, 低頭傷心淚滿面。 望見復關心中喜, 喜笑顏開話不斷。
妳又占蔔又問卦, 卦象吉利沒惡言。 把妳大車趕過來, 我帶嫁妝隨妳遷。
桑樹葉兒未落時, 枝葉繁茂色澤潤。 小斑鳩啊小斑鳩, 不要貪嘴吃桑椹。
好姑娘啊好姑娘, 不要癡情迷男人。 男人沈迷於愛情, 想離開時可脫身。
女子沈迷於愛情, 想要脫身不可能。 待到桑葉飄落時, 顏色枯黃落滿地。
從我嫁進妳家門, 三年吃苦又受累。 淇水浩蕩滔滔流, 打濕我的車帷幔。
我作妻子沒過錯, 妳作丈夫差錯多。 男人心理不可測, 三心二意沒品德。
當妳妻子整三年, 終日忙碌活全幹。 起早貪黑操家務, 沒有哪天有空閑。
生活安定無憂愁, 妳卻粗暴又專橫。 親兄親弟不知情, 總是拿我作笑柄。
靜心思前又想後。 獨自悲愁心哀傷。 當初相約同到老, 到老盡是愁和怨。
淇水雖寬有河岸, 漯河再闊也有邊。 從小壹塊同遊樂, 有說有笑心喜歡。
忠誠盟誓都明白, 哪知從此已改變。 過去時光不留戀, 壹刀兩斷不再談!
賞析
這是《詩經》中著名的長篇敘事詩,講述了壹位女子從青梅竹馬、求婚戀愛、兩心相許、結婚度日,到男子變心、壹刀兩斷的全過程,把棄婦的悲憤壹瀉無余地抒寫了出來。
從中使我們想到這樣壹個問題:夫妻關系如何才能持久?在傳統社會中,這個問題使無法討論的,因為道德準則規定了妻子是附屬於丈夫的,要“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另壹方面,對丈夫卻少有約束,實際上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的,對作丈夫的網開壹面,可以可以三妻四妾,而不必將情感專註於壹個女人。
如今傳統的觀念和道德準則已隨時代發生了改變,在壹夫壹妻制的社會中,維持夫妻之間的關系的問題並未解決,並且由於觀念的巨大變化,甚至還更加突出。
僅靠美貌來維持夫妻關系,顯然是幼稚的。花無百日紅。美麗的花朵,也有雕謝的時候。再漂亮的臉蛋兒,也會有徐娘半老人老珠黃之時。更要緊的是,當兩個人朝朝夕夕同在壹個屋檐下相處時,漂亮的臉蛋兒無法彌補彼此間的各種摩擦和矛盾。性格是否相合,生活習慣是否能彼此容納,觀念是否壹致等等比臉 蛋更加重要。它們的融合補充有助於關系長久健康地持續發展。
以為感情不會變化,或者以為感情可以代替壹切,同樣也是天真的。初戀時的激情不可能始終保持高熱度,隨著結婚、生子、度日,熱度會逐漸降低,甚至可能接近冷漠狀態。如果對情感的期望值太高,那麽情感熱度降溫帶來的失望就會越大,挫折就會越深。這麽說來,夫妻長期相處就沒有情感了嗎?肯定不是。情感的確是使夫妻關系和諧的重要粘合劑,但它不是空中樓閣,而有現實的基礎。外表的吸引力,性格的投合,情趣的壹致,性生活的和諧等等,是不斷為情感提供活力的源泉。另壹方面,這些因素中的變化,也會對情感產生微妙的影響。如何意識到各種變化,並努力使它們朝自己所希望的方向發展,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倘若對此麻木不仁,直到某壹天突然發現事情發生了轉折,情感出現劇變,再來呼天叫地,就遲了。西方格言說,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同樣,夫妻間的情感,以及情感的變化,也不是壹天出現的,必須像培育花朵壹樣地經常松上、澆水、施肥、剪枝、除蟲、防凍,才可能使之茁壯成長。
世上沒有不變的情感,只有在變化中不斷更新和不斷充實的情感。世上沒有架在空中的愛情,只有在實實在在、平平淡淡的度日中生長起來的愛情。
涉及夫妻關系的因素實在大多了。仔何壹個因素的變化,都公牽壹葛動半山似地產生連鎖反應。這不單單是變不變心的問題,也不單單是所謂女人獨立的.問題(男人同樣也有獨立的問題)。從令天的立場來看,僅僅以某種固定不變的觀念來評判無限豐富、無限復雜的夫妻關系,簡單地指責這不對那不道德,已經大大地落伍與僵化了。
擴展:
作品簡介《國風·衛風·氓》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這是壹首棄婦自訴婚姻悲劇的長詩。詩中的女主人公以無比沈痛的口氣,回憶了戀愛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後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全詩六章,每章十句。第壹章,追敘自己由初戀而定的婚;第二章,敘述自己陷入情網,沖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與氓結婚;第三章,她對壹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現身說法地規勸她們不要沈醉於愛情,並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現象;第四章,對氓的負心表示怨恨,她指出,這不是女人的差錯,而是氓的反復無常;第五章,接著追敘她婚後的操勞、被虐和兄弟的譏笑而自傷不幸;第六章,敘述幼年彼此的友愛和今日的乖離,斥責氓的虛偽和欺騙,堅決表示和氓在感情上壹刀兩斷。此詩通過棄婦的自述,表達了她悔恨的心情與決絕的態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會婦女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倍受壓迫和摧殘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