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類: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 勸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 遊《冬夜讀書示字聿》
惜時類: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長歌行》
2.壹年之計在於春,壹日之計在於晨。
3.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送別類:
1.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 維《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 適 《別董大》
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 《送孟浩然之廣陵》
4.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 賦得故草原送別》
四季類:
春天:
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賀知章 《詠柳》
2.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 熹 《春日》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杜 甫 《絕句》
4.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 《遊園不值》
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 甫 《春雨》
夏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裏 《小池》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裏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 牧 《山行》
冬天: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 《江雪》
2.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柳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愛國類: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 《過零丁洋》
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仲淹 《嶽陽樓記》
4.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 《絕句》
5.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 遊 《示兒》
友情類:
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 白 《贈汪倫》
思鄉類: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 白 《靜夜思》
節日類:
1.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 《元日》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 牧 《清明》
3.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蘇 軾 《水調歌頭》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蓃少壹人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心情類:
悲傷:
1.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陸 遊 《示兒》
高興:
1.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杜 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 白 《早發白帝城》
憂愁:
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 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格言、俗語、諺語、歇後語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謙受益,滿招損。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言必行,行必果。
吃壹塹,長壹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
大意失荊州,驕兵必敗。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
砌墻的磚頭-後來居上
關公戰李逵-大刀闊斧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
包公斷案-鐵面無私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搟面杖吹火-壹竅不通
竹籃打水-壹場空
兔子尾巴-長不了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門縫裏看人-看扁了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明珠彈雀-其得不復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參考資料:
回答者:fishrebecca - 見習魔法師 三級 2-11 10:50
中國歷代詩文名句(唐宋篇,帶解釋)
1.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出自《入若耶溪》。作者王籍,南朝梁詩人。生卒年不詳。
2.疾風知勁草,板蕩①識誠臣。
出自《賜蕭璃》,作者李世民(598—649),即唐太宗。①[板蕩]《詩經·大雅》有《板》《蕩》兩詩,均刺周厲王無道,綱紀混亂,政局不安,後以“板蕩”指社會動蕩不定。
3.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出自《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作者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唐代詩人。
4.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出自《渡漢江》。作者宋之問(656—712),字延清,唐代詩人。
5.誰能將旗鼓,壹為取龍城。
出自《雜詩三首》(其壹)。作者沈儉期(656—714),字雲卿,唐代詩人。
6.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出自《詠柳》。作者賀知章(659—744),字季真,唐代詩人。
7.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①。
出自賀知章《回鄉偶書》。①[衰(cuī)]稀疏、掉落的意思。
8.人生代代無窮已①,江月年年只相似。
出自《春江花月夜》。作者張若虛(約660壹約720),唐代詩人。①[已]停止。
9.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出自《登幽州臺歌》。作者陳子昂(661—702),字伯玉,唐代詩人。幽州臺,遺址在今北京市。
10.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出自《望月懷遠》。作者張九齡(678—740),字子壽,唐代詩人。
11.羌笛何須怨楊柳①,春風不度玉門關。
出自《涼州詞》。作者王之渙(688—742),字季淩,盛唐邊塞詩人。其邊塞詩與王昌齡、高適等齊名。①[楊柳]曲辭名《楊柳枝》的省稱,又名《折楊柳》,多用做送別曲。
1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出自《宿建德江》。作者盂浩然(689—740),唐代詩人。他和王維是唐代田園詩派的代表。
13.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①。
出自《芙蓉樓送辛漸》。作者王昌齡(698壹約757)字少伯,唐代詩人。①[玉壺]美玉制成的壺,用來比喻高潔。
14.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①無故人。
出自《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維(70l壹761),字摩詰。唐代詩人。安西,地名,今新疆庫車縣。①[陽關]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南,因處玉門關西南而得名。
15.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出自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農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古人在這壹天有登高的習俗。山東,指華山以東。
16.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出自王維《終南別業》。
17.山中壹夜雨,樹杪①百重泉。
出自王維《送梓州李使君》。①[樹杪(miǎo)]樹梢。
18.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①與之②誰短長。
出自《金陵酒肆留別》。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是我國唐代與杜甫並稱的偉大詩人。①[別意]離別之情。 ②[之]指東流水。
19.清水出芙蓉①,天然去雕飾。
出自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①[芙蓉]荷花的別稱。
20.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
出自李白《送友人入蜀》。這兩句形容山勢險峻。
21.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出自李白《早發白帝城》。白帝城,古城名,在今四川奉節縣東白帝山上。
22.但使主人能醉客①,不知何處是他鄉。
出自李白《客中作》。①[客]詩人自指。
23.相看①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出自李白《獨坐敬亭山》。①[相看]互相對看。
24.長風破浪①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出自李白《行路難》。①[長風破浪]南朝宋宗愨(què)年少時,叔父問他立誌做什麽? 宗愨回答:“願乘長風破萬裏浪。”後人用這兩句話來表示有遠大的抱負和誌向。
25.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出自《黃鶴樓》。作者崔顥(約704—754),唐代詩人。
2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出自《別董大》。作者高適(706—765),字達夫,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並稱“高岑”。
27.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出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作者劉長卿(709壹約786),字文房,唐代詩人。
28.江碧鳥愈白,山青花欲然①。
出自《絕句二首》。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偉大詩人。①[然]即“燃”。
29.朱門①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①[朱門]代指富貴之家。朱,大紅色。
30.爾曹①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出自杜甫《戲為六絕句》。①[爾曹]代詞,妳們。
31.為人①性僻耽②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出自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①[為人]猶平生。 ②[耽]嗜好。
3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出自杜甫《偶題》。
33.讀書破①萬卷,下筆如有神。
出自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韋左丞,即韋濟,當時任尚書左丞。①[破]遍,盡。
34.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出自杜甫《旅夜書懷》。
35.文章①憎命達②,魑魅③喜人過④。
出自杜甫《天末懷李白》。①[文章]泛指詩文。 ②[命達]命運通達。 ③[魑
魅(chīmèi)]傳說中山林裏能害人的妖怪。 ④[過]經過。
36.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①英雄淚滿襟。
出自杜甫《蜀相》。蜀相,指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①[長使]經常讓。
3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出自杜甫《月夜憶舍弟》。
38.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①應須斷萬竿。
出自杜甫《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①[惡竹]到處亂生的竹子。
39.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出自《逢入京使》。作者岑參(715—770),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與高適齊名。
40.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出自《題稚川山水》。作者戴叔倫(732—789),字幼公,唐代詩人。
4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①。
出自《遊子吟》。作者孟郊(751—814),字東野,唐代詩人。①[三春暉]春天的陽光。
42.蚍蜉①撼②大樹,可笑不自量。
出自《調張籍》。作者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詩人、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壹。他的詩歌和散文都收在《韓昌黎集》中。調(tiáo),調侃的意思。調張籍,即戲贈張籍。張籍,唐代詩人。①[蚍蜉(pífú)]螞蟻的壹種。 ②[撼]搖動。
43.天街①小雨潤如酥②,草色遙看近卻無。
出自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郎》。水部張十八員外郎,即張籍。他曾任水部員外郎。“十八”為兄弟間的排行。①[天街]京城的街道。 ②[酥]酥油。
44.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出自韓愈《進學解》。
45.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出自《浪淘沙》。作者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
46.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出自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47.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出自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樂天,白居易的字。
48.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出自劉禹錫《竹枝詞》。兩個“晴”字與“情”諧音雙關。
49.千淘萬漉①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出自劉禹錫《浪淘沙》。①[漉]濾。
50.無端①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
出自《渡桑幹》。作者劉皂(785—805),唐代詩人。①[無端]沒來由。
51.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①。
出自《寒食》。作者韓翩翃(hóng),字君平,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寒食,我國古代傳統節日,壹般在清明前壹兩天。按風俗,這壹天家家禁火,只吃冷食,故稱寒食節。①[五侯家]泛指貴幸寵臣。
52.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出自《題李凝幽居》。作者賈島(799—843),字浪仙,唐代詩人,與孟郊齊名。
5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自《憫農》。作者李紳(約772—846),唐代詩人。
54.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出自《省試湘靈鼓瑟》。作者錢起(722壹約780),唐代詩人。
55.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
出自《放言》。作者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詩人。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並將這壹主張付諸自己的詩歌創作實踐。其代表作有《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等。
56.在天願作比翼鳥①,在地願為連理枝。
出自白居易《長恨歌》。①[比翼鳥]傳說中的壹種雌雄並翅而飛的鳥。
57.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①半江紅。
出自白居易《暮江吟》。①[瑟瑟]碧綠色。
5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出自白居易《憶江南》。
59.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出自《江雪》。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唐代詩人。
60.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出自《離思五首》(其四)。作者元稹(779—831),宇微之,唐代詩人。與白居易齊名,時稱“元白”。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歷過大海的人,難以再把其他的水看成是水;看過巫山雲的人,把別地方的雲都不看成是雲了。
61.男兒何不帶吳鉤①,收取關山五十州。
出自《南園》。作者李賀(790—816),字長吉,唐代詩人。①[吳鉤]刀名,刃彎。
62.停車坐①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出自《山行》。作者杜牧(803—853),字牧之,晚唐傑出詩人,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①[坐]因為。
63.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出自杜牧《秋夕》。
64.折戟①沈沙鐵未銷②,自將③磨洗認前朝④。
出自杜牧《赤壁》。①[折戟]折斷的戟。 ②[銷]銷蝕,毀壞。 ③[將]拿起。 ④[前朝]指三國時代。
65.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出自《樂遊原》。作者李商隱(812—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唐代詩人。與杜牧齊名。
66.春蠶到死絲方盡①,蠟炬成灰淚②始幹。
出自李商隱《無題》。①[絲方盡]才停止吐絲。 ②[淚]蠟燭燃燒時燭脂流溢如淚,稱 “燭淚”,常用以象征別恨。
67.身無彩鳳①雙飛翼,心有靈犀②壹點通。
出自李商隱《無題二首》(之壹)。①[彩鳳]即鳳凰。 ②[靈犀]古代把犀牛角看作靈異之物,犀角中心有壹道上下貫通的白線,更具靈性。
68.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出自李商隱《詠史》。
69.桐花萬裏丹山路,雛鳳清①於老鳳聲。
出自李商隱《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①[清]鳴聲清亮。
70.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出自李商隱《晚睛》。
71.醉臥沙場①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出自《涼州詞》。作者王翰,字子羽,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①[沙場]戰場。
72.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出自《鹹陽城西樓晚眺》。作者許渾,字用晦,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
7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出自《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作者王建,字仲初,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
74.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出自《月夜》。作者劉方平,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
75.不經壹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出自《上堂開示頌》。作者唐代黃蘗(niè)禪師。
76.勸君莫惜金縷衣①,勸君須惜少年時。
出自無名氏《金縷衣》。①[金縷衣]用金絲線裝飾的衣服,用以泛指貴重華麗之物。
77.衣帶漸寬①終不悔,為伊②消得③人憔悴。
出自《蝶戀花》。作者柳永(約987—1053),宋代詞人。王國維《人間詞話》認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此兩句所說即為“第二境界”,描寫人們對於事業學問執著地追求。①[衣帶漸寬]指因相思而消瘦,衣服都顯得肥大了。 ②[伊]她。指所愛慕的人。 ③[消得]值得。
78.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出自《蝶戀花》。作者晏殊(991—1055),字同叔,宋代詞人。王國維《人間詞話》以此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第壹境界”。
79.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出自晏殊《浣溪沙》。
80.綠楊煙外曉寒輕①,紅杏枝頭春意鬧②。
出自《玉樓春》,作者宋祁(998—1061),宋代詩人、詞人。①[輕]形容春季清晨的微寒。 ②[鬧]誇張地把春光爛漫的感覺表現了出來,把春意寫得那麽有知覺,有生氣。
81.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出自《踏莎行》。作者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壹居士,北宋文學革新運動的領導人物和著名的散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之壹。①[平蕪]平坦的草地。這兩句詞寫站在高樓上望離人遠去的情景。
82.不畏浮雲①遮望眼②,自緣③身在最高層。
出自《登飛來峰》,作者王安石 (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唐代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壹。 ①[浮雲]詩中用來比喻當時的保守勢力。 ②[遮望眼]擋住視線。 ③[自緣]原來因為。
83.春風又綠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②?
出自王安石《泊船瓜洲》。①[綠]這裏作動詞用,吹綠。 ②[還]回。這裏指回家。 188.千門萬戶曈曈①日,總把新桃換舊符②。
84.千門萬戶曈曈①日,總把新桃換舊符②。
出自王安石《元日》。元日,農歷正月初壹。 ①[曈曈(tóngtóng)]形容太陽初升時大地由暗而明的情景。 ②[總把新桃換舊符]指在正月初壹這天清晨家家戶戶換上新桃符。古代用有門神肖像或門神名字的桃木版畫掛在大門上,用來辟邪。後來在門上貼春聯,因此又用“桃符”借指春聯。
85.荷盡已無擎雨蓋①,菊殘猶有傲霜枝②。
出自《贈劉景文》。作者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壹。①[擎雨蓋]形容荷葉如雨傘。擎,舉,向上托。 ②[傲霜枝]在寒風中傲然挺立的花枝。傲,耐久,經得住。
86.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出自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87.欲把西湖比西子①,淡妝濃抹總相宜。
出自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①[西子]指春秋時代越國的美女西施。
88.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蘇軾《題西林壁》。
89.梅須①遜②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出自《雪梅》(其二)。作者盧梅坡,宋代人。生卒年不詳。①[須]應當。 ②[遜]遜色。
90.文章①本天成②,妙手③偶得之。
出自《文章》,作者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詩人。①[文章]文辭或成篇的文字。 ②[天成]天然而成,不借助人工。 ③[妙手]技藝高超的人。
9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①此事要躬行②。
出自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子聿,陸遊之子。①[絕知]徹底弄清。 ②[躬行]親身實踐。
92.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出自陸遊《示子通》。
93.等閑①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出自《春日》。作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壹字仲晦,又號晦翁,別稱紫陽。宋代理學家。①[等閑]輕易,隨便。
94.問渠①那得②清如許③,為有源頭活水來。
出自朱熹《觀書有感》。①[渠]它,指方塘的水。 ②[那得]怎麽會。 ③[清如許] 這樣清。
95.眾裏尋他千百度①,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②處。
出自《青玉案·元夕》。作者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愛國詞人。元夕,農歷正月十五日夜晚,又稱元宵。①[度]次。 ②[闌珊]零落,衰落,將殘。王國維《人間詞話》以此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的“第三境界”。
96.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出自辛棄疾《菩薩蠻》。
97.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出自《絕句》。作者夏元鼎,宋代詩人。這兩句詩本指屢試不第後偶然成功,後來用以指謀事的成功與否常帶有偶然性。
98.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出自《遊園不值》。作者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宋代詩人。生卒年不詳。.
99.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100.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
參考資料:
回答者:彩雲雪 - 初入江湖 二級 2-11 10:58
勸學類: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 勸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 遊《冬夜讀書示字聿》
惜時類: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長歌行》
2.壹年之計在於春,壹日之計在於晨。
3.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送別類:
1.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 維《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 適 《別董大》
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 《送孟浩然之廣陵》
4.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 賦得故草原送別》
四季類:
春天:
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
賀知章 《詠柳》
2.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 熹 《春日》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杜 甫 《絕句》
4.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 《遊園不值》
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 甫 《春雨》
夏天: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裏 《小池》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裏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秋天: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 牧 《山行》
冬天: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 《江雪》
2.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柳長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愛國類: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清。
文天祥 《過零丁洋》
3.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仲淹 《嶽陽樓記》
4.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 《絕句》
5.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 遊 《示兒》
友情類:
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 白 《贈汪倫》
思鄉類:
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 白 《靜夜思》
節日類:
1.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安石 《元日》
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 牧 《清明》
3.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蘇 軾 《水調歌頭》
4.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蓃少壹人
王 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心情類:
悲傷:
1.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陸 遊 《示兒》
高興:
1.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杜 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 白 《早發白帝城》
憂愁:
1.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 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