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峰民族文化底蘊豐厚。以明清之際“田氏詩派”為代表的文人創作使土家族文學發揚光大、盛傳不衰;撒爾嗬.擺手舞、柳子戲、穿號子、四道茶、儺戲等民俗文化源遠流長,品位極高;鶴峰還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湘鄂邊革命根據地之壹。
鶴峰因歷史悠久而神奇。這裏古稱柘溪、容米、容陽。早在新石器時代,土家族的先民容米部落就繁衍生息於斯。唐宋以來,為容美土司領地,田氏土王世襲相承,雄踞壹方,800余載,“在楚蜀諸土司中最為富強”。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廢除了土司制度。
1928年到1933年,賀龍在此建立根據地,使鶴峰蘇區成為湘鄂邊根據地的中心。建有湘鄂渝黔邊區規模最大的滿山紅烈士陵園,屬全國重點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和國的“第壹號烈士”段德昌等就安葬在這裏。 ● 鶴峰柳子戲
以“柳子戲”冠名的戲曲,好幾個省市都有,但其形式和風格均不同於鶴峰柳子戲。鶴峰柳子戲,又名楊花柳,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五大地方劇種之壹。鶴峰柳子戲是土司末期從四川梁山壹帶傳入的民間戲曲。主要流傳於鶴峰走馬、五裏、鐵爐壹帶以及湖南省的石門縣、張家界市的部分地區,是僅存的土司劇種。1980年,鶴峰走馬成立了業余柳子戲劇團。1983年,該團參加了全國烏蘭牧騎式文藝匯演。
● 撒爾嗬
撒爾嗬是流行於清江流域悼念亡人時的壹種獨具特色的民間歌舞。跳撒爾嗬,又稱“跳喪”、“打喪鼓”。土家族跳撒爾嗬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隋書·地理誌》中記載的“繞棺”。到唐宋時期,撒爾嗬已基本定型,唐樊綽《蠻書》載:“初喪,鼓以道哀,其歌必號,其眾必跳,此乃盤瓠白虎之勇也。”至元明清時期,地方史誌對撒爾嗬的記載更為完備:“舊俗,歿之日,其家置酒食,邀親友,鳴金伐鼓,歌舞達旦,或壹夕或三五夕。”(嘉慶《巴東縣誌》) 容美土司三洞,即今鶴峰縣的萬全洞,萬人洞、情田洞,是容美土司在戰爭時期防禦的巖洞。
● 萬全洞
萬全洞在縣城東北二十華裏的平山北側,其洞址在壹堵如刀切的絕壁上,崖頂兩裏許為平山之新烽,是容美土司舊址。洞口下乃萬丈深淵,潛水奔騰咆哮而過。洞口呈圓形,入口處為工藝精細的石條壘砌,內有直遁洞底的寬敞走向,臺階還依稀可見。右側靠入口—上方,有如碉堡的石臺,是守洞的關卡。洞內有壹獸形鐘乳石,泉水淚漓成井,有—花臺,臺周的坍池完整,有四尺見方的魚池。洞壁兩側,有不下百處的人工開鑿的石埒、百杵,系當年建築亭臺樓閣的佐證。從石埒,石榫的遺跡看,洞內有三層樓的建築。洞口左側的石壁上,有壹兩米見方的光滑石板,石板上鐫刻《萬全洞記》,可能是改土歸流在急,而未刻成記文。據記載,康熙年間,容美土司田舜年帶領土民建成亭臺樓閣和入洞棧道,以此作為防守堡壘。雍正年間,清兵進入容美時,宋代土司田旻如在洞內自縊。這裏不僅是當年土司的防禦工事,而且是土司藏書之處,清代詩人顧彩,就曾親臨洞中,會見土司田舜年,並寫下許多詩篇。
● 萬人洞
萬人洞地處龍溪潭頭。龍溪是壹巨大伏流,由此出口。洞前是壹堵巍峨的城門,城門後有壹道石墻,為石條砌成,城墻把石洞封得很嚴密。洞內寬敞空曠,頂部有涓流滴落,泉滴之聲如擊鈿而歌。鐘乳石鱗次櫛比。洞中有壹石碑,鐫刻土司田舜年的詩作《萬人洞記》。田舜年是土司中很有文學修養的壹個土司。他著有《二十壹史纂》和許多散文詩歌。這座山洞建於清順治年間,為土司田甘霖所建,以後又加以續建。
● 情田洞
情田洞在離縣城三十余裏的太平鄉集鎮附近。有壹座怪石嶙峋,撥地而起的絕壁,石壁上有大小不等的十多個洞口,而正中壹洞為最大,其頂部鐫有“情田洞”三字。主洞和側洞的洞口都壘有石堡,顯然是守洞的防禦工事。中洞深而長,洞門外的石壁上刻有《情田洞記》,在壹個側洞中,還有著名的梳妝臺。據傳說,當年土司被迫退守在洞中作戰時,婦女們困於側洞,因而得名。 屏山,因山頂平曠、山側屏立而得名。容美土司在屏山建造有規模宏大的爵府建築群,迄今存有爵府、老街、萬全洞等遺址50余處,出土過上千件歷史文物。2006年,容美土司遺址被國務院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屏山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吊腳樓星羅棋布、土家擺手舞、情歌對唱、哭嫁歌等歷久弭新,以“咂酒”“甩碗酒”“四道茶”為代表的民俗獨具特色。三百多年前,顧彩在《容美紀遊》發出了“人言此是桃源地,不信桃源如許奇”的喟然慨嘆。 董家河景區位於鶴峰縣燕子鄉縣境內,距離鶴峰縣城45公裏,距五峰柴埠溪景區120公裏,離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張家界170公裏;這裏到世界第壹面板堆石壩的水布埡不到60公裏;董家河景區自2006年開發,是2009年國家旅遊局首批公布的中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董家河景區最獨特的地方在於這裏典型的坡立谷地貌, “九進九出”董家河坡立谷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大坡立谷,比南斯拉夫發現的六重坡立谷還多三重。坡立谷壹詞源於南斯拉夫語,原意是田野,地貌上是指大型的巖溶盆地,這種大型盆地四周多被峰林石山圍繞,谷坡坡陡,橫剖面呈槽形,故又稱槽谷,俗稱“壩子”。 滿山紅烈士陵園即湘鄂邊蘇區革命烈士陵園,國家2A景區,是全國110所國家級烈士陵園和全國三十條紅色精品旅遊線路景點之壹,位於鶴峰縣城溇水河畔。***和國壹號烈士段德昌、湘鄂邊蘇區創始人之壹紅三軍第九師參謀長王炳南、賀龍元帥胞姐賀英等革命英烈長眠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