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初中關於霜雪的詩句

初中關於霜雪的詩句

1. 關於霜雪的詩句

關於霜雪的詩句 1. 描寫霜雪的詩句

1、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代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代 柳宗元《江雪》

3、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唐代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宋代 王安石《梅花》

5、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代 高適《別董大》

描寫霜雪的文段:

哇,只見天地間下著細小而密集的雪花,並且越下越大,越下越密,好像無數的仙女向人間播撒花兒,傳達著春天的祝福。過了半晌,雪慢慢的停了,只見平臺和長廊的欄桿都覆蓋著壹層厚厚的白雪,花盆裏花的枝幹和葉子上都托著壹團團的雪,曬衣架上的雪像壹條彎曲的小路,紅瓦屋頂上的雪像壹排排鋼琴鍵,壹排紅瓦壹層雪,排列得那麽整齊,令人贊嘆不絕。

2. 描寫霜雪的詩句

《秋詞》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贈劉景文》宋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壹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3. 求 在唐詩 宋詩 宋詞 裏面關於霜雪的詩詞

年代:北宋 作者:柳永 詩名:望海潮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白 詩名: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

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

颯沓如流星。十步殺壹人。

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

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

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

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

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

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

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

白首太玄經。年代:唐五代 作者:郭震 詩名:古劍篇 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

良工鍛煉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嘆奇絕。

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非直結交遊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淪古獄邊。雖復沈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

年代:唐五代 作者:馮延巳 詩名:清平樂 深冬寒月,庭戶凝霜雪。風雁過時魂斷絕,塞管數聲嗚咽。

披衣獨立披香,流蘇亂結愁腸。往事總堪惆悵,前歡休要思量。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甫 詩名:閣夜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年代:南北朝 作者:南朝民歌 詩名:夜度娘 夜來冒霜雪,晨去履風波。雖得敘微情,奈儂身苦何!年代:南北朝 作者:江淹 詩名:效古 歲暮懷感傷,中夕弄清琴。

戾戾曙風急,團團明月陰。孤雲出北山,宿鳥驚東林。

誰謂人道廣,憂慨自相尋。寧知霜雪後,獨見松竹心。

年代:南北朝 作者:鮑照 詩名:發後渚 江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從軍乏衣糧,方冬與家別。

蕭條背鄉心,淒愴清渚發。涼埃晦平臯,飛潮隱修樾。

孤光獨徘徊,空煙視升滅。途隨前峰遠,意逐後雲結。

華誌分馳年,韶顏慘驚節。推琴三起嘆,聲為君斷絕。

年代:魏晉 作者:左思 詩名:招隱 經始東山廬,果下自成榛。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

峭茜青蔥間,竹柏得其真。弱葉棲霜雪,飛榮流余津。

爵服無常玩,好惡有屈伸。結綬生纏牽,彈冠去埃塵。

惠連非吾屈,首陽非吾仁。相與觀所尚,逍遙撰良辰。

年代:漢 作者:漢無名氏 詩名:怨詩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4. 含有風 霜 雪 雨的詩句

風:

楊柳岸,曉風殘月

吹面不寒楊柳風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風吹草低見牛羊

春風不度玉門關

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北風動地萬木號,不料壹寒如此惡。

秋風吹客檣,節物嘆遐方。

春風過柳綠如繰,晴日烝紅出小桃。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釋誌南《絕句》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鴥彼晨風,郁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微風起秋色,樽酒亦時開。

大風卷水,林木為摧。

歲暮風動地,夜寒雪連天

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霜:

1、唐代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2、《秋興八首》“玉露雕霜楓樹林”

3、曹丕的《燕歌行》“秋風蕭瑟夭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3、“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4、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5、杜牧“十年磨壹劍,霜刃未曾試”

6、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壹夜征人盡望鄉.

7、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

8、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9、壹雁過連營,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處,半夜起邊聲。

雨: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誌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誌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沈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杜甫,《絕句》)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盧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艷(呂本中)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

5. 急需有描寫春夏秋冬,風雨霜雪的詩9月8日至9日有效

風:

1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2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4羌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5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7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8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9豪氣生天地,扶搖上九霄。

10飄飄形莫定,坦坦乾坤搖

霜:

1秋風蕭瑟夭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2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雞生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4月壹雁過連營,繁霜覆古城。

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6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7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8十年磨壹劍,霜刃未曾試。

9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10壹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雨:

1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2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3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4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5黑雲翻墨未遮天,白雨亂珠跳入船。

6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7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8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9深秋簾幕千家雨, 落日樓臺壹笛風。

10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雪:

1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2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3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4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5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6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7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8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9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

10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春:

1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2春風撫面頰,桃柳贊春美。

3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4 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5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6室內吟春詩,春意增幾許。

7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8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9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10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夏:

1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2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壹院香。

3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4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5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6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7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8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9麥隨風裏熟,梅逐雨中黃。

10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秋:

1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2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3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

4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5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

6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

7只有壹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8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遊魚蓋夕陽。

9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

10蕭蕭遠樹流林外,壹半秋山帶夕陽。

冬:

1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3飄飄送下遙天雪,颯颯吹幹旅命煙。

4琥珀珠海黏行處雪,棕櫚帚掃臥來雲。

5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6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7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8旋撲珠簾過粉墻,輕於柳絮重於霜。

9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10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6. 關於霧凇的詩句

1、《湖心亭看雪》明代:張岱

原文: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

譯文:冰花壹片彌漫,天和雲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

2、《殘臘》宋代:韓琦

原文:

妝點瑤林連霧凇,沈埋茵草未羊眠。

但知催釀宜城醞,終見春芳次第妍。

譯文:霧凇把樹林裝點成瑤林,這裏的綠草都被埋住了所以沒有羊在這裏休息。 要知道還是城醞的好,終會見到春天再次來到。

3、《寒夕》明代:楊慎

原文:

璧月寒生暈,銀河凍欲冰。

檐花穿霧凇,窗紙戰風棱。

譯文:天上的月亮生出寒氣,銀河好像要凍上。屋檐上結著霧凇,窗戶紙和風棱作戰。

4、《十二月二十八日同瑞臣樓樵訪小帆韌叟於淶水再疊蒼字韻》清代:陳寶琛

原文:

霧凇障天消夜雪,風沙卷地失春陽。

杜鵑臣甫容勤拜,東眺猶應勝樂浪。

譯文:霧凇阻礙了視線,夜晚雪退去,封殺刮起大地失去了春天。杜鵑好像臣子壹樣靜靜的立著,向東眺望猶應勝樂浪。

5、《東明道中木冰甚 其壹》明代:王世貞

原文:

濃霜中夜零,千林成霧凇。

卻似江南時,梅花惱清夢。

譯文:夜半的時候濃濃的霜霧到來,成百上千的樹木結成了霧凇。好像是在江南時,梅花煩惱了清夢。

7. 關於贊美霧凇的詩句

關於贊美霧凇的詩句

壹、

柳樹結銀花,松柏綻銀菊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樹瓊花滿目春。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寒江曉霧,正冰天、樹樹凇花雲疊。昨夜飛瓊千萬縷,誰剪條條晴雪?冰羽晶瑩,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闕。煙波照影,翩翩思與誰約?

二、

漫嶺霧朦朧,欣然凝作瓊.

瑩瑩臨玉界,皓皓步天宮.

風起掀雲浪,日蒸飛蠟虹.

回頭看遠樹,景色已蔥蘢.

三、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

湖上影子,惟長堤壹痕、湖心亭壹點、

與余舟壹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擴展資料:

霧凇的歷史

中國是世界上記載霧凇最早的國家,千百年來,中國古代人很早就對霧凇有了許多稱呼和贊美。早在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成書的《春秋》上就有關於“樹稼”的記載,也有的叫“樹介”,就是現在所稱的“霧凇”。

宋曾鞏《冬夜即事》詩 即有所載:“香消壹榻氍毹暖,月淡千門霧凇寒。聞說豐年從此始,更回籠燭卷廉看。”:“齊寒甚,夜氣如霧,凝於木上,旦起視之如雪,日出飄滿階庭,尤為可愛,齊人謂之霧凇。諺曰:‘霧凇重霧凇,窮漢置飯甕。’以為豐年之兆。”宋人稱“霧凇”,而“以為豐年之兆”。其觀念很可能源於霧凇的古名“樹稼”。

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著名的《湖心亭看雪》壹文中亦有曰:“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霧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