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秋》
南宋·範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賀立秋。
秋天的開始,也是壹年中最富有詩情的時刻。
酷暑已盡,人人喜涼;未及深秋,不必生悲;綠意將褪未褪,草木將黃未黃,伴著明亮而不毒辣的陽光,品嘗最宜人的秋景。
秋天,是清靜,淺笑,歲月安然。
2.《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壹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的《秋詞》有兩首,這壹首是最為豪情壯美的。
全詩宛如壹幅色彩瑰麗的秋日美景圖卷,帶給我們強烈的視覺沖擊,秋之開闊,秋之自由,秋之絢爛,秋之壯麗,盡在詩句裏壹覽而盡,全篇激蕩著壹股雄渾的氣勢,讓人稱絕。
此詩不過四句,卻壹掃古來逢秋而悲的固化情緒,讓我們領略了秋日裏別有詩情的壯麗圖卷,令人壹讀而身心沸騰,堪為佳作。
尤其是詩人逢人生低落之際,不以為苦,反而極端樂觀從容,豪情滿懷,這種人生態度就很值得壹贊。
懷壹顆從容的心看世界,行走於天地間,處處都是美好。
秋天,是思念,壹念秋風起,壹年秋思長。
3·《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秋風起,吹到洛陽城中,吹落了遊子的家書。思鄉之情太重,寫信都不知如何下筆。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遊子傷漂泊。
秋天,是孤寂,命運,時常弄人。
4.《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牛織女星。
蕭瑟秋夜裏,燭光畫屏,羅扇流螢,本是壹片靜好。
只是,夜色裏的石階如冷水,靜坐寢宮,獨自壹人,只能默默凝視牛郎織女星。
有人說,世上最孤獨,不是壹個人的孤獨, 而是嘗試過不孤獨後發現,自己又回到最初的孤獨裏。
秋天應很好,若妳尚在場。
秋天,是自在,悠哉,賞景不自擾。
5.《秋涼晚步》
宋·楊萬裏
秋氣堪悲未必然,
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
荷葉猶開最小錢。
秋天,是期許,只願,妳安好如初。
6.《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唐·白居易
下馬柳陰下,獨上堤上行。
故人千萬裏,新蟬三兩聲。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兩地新秋思,應同此日情。
走在秋的路上,涼風細細,時光走筆,夏已變成回憶了,慢慢的身邊的風景都會變成秋天的模樣,那又有什麽關系?
總有壹天,我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都會變成過往的風景,但那些曾入眼入心的美好,卻會壹直停留在心底。
我這裏秋意漸漸濃烈,不知妳那裏,是否也如此?
壹朝相知,終生知己,壹生得壹人,足矣。
暑去涼來,秋天不遠。
人們常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秋收,得收回夏天裏瘋長膨脹的心,做回壹個從容坦蕩、寂靜歡喜的人。
才能在漸漸清涼的歲月裏安享簡單,簡單如同立秋裏的壹片葉、壹陣風,沒有什麽能打亂它緩緩而至的節奏。
簡單是平凡之處有清歡,喜怒哀樂亦安然,即使壹盞茶、壹溪雲、壹扇窗,也是豐富。
人生壹世,草木壹秋,我們尋找的,也只不過是內心的片刻安寧,以及人生壹場盛大的清歡。
風起葉落秋來,我們恰好遇到,時間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