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原文:
送僧歸日本
朝代:唐代
作者: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壹燈影,萬裏眼中明。
三、釋義:
只要有機緣,隨時都可以到中國來;壹路霧靄茫茫,船只象在夢中航行。天海浮沈,小船駛去那遙遠的邊際;超脫世俗,自然會感受到法舟輕盈。
心境凝定清寂,壹切都如水月虛幻;海內魚龍,也會出來聽妳誦經之聲。最可愛的是,有盞照亮心田的佛燈;航行萬裏,眼中永遠都是燦爛光明。
四、賞析:
這是贈給日本僧人的送別。詩之起筆突兀,本是送別,前兩句卻不寫送歸,偏從來路寫起。“若夢行”表現長時間乘舟航海的疲憊、恍惚的狀態,以襯歸國途中的艱辛,並啟中間兩聯。頷聯寫海上航行時的迷茫景象,暗示歸途邈遠。“浮天”狀海路之遠,海面之闊,寓含著對僧人長途顛簸的關懷和體貼。“法舟”扣緊僧人身分,又含有人海泛舟、隨緣而往之意蘊,儲蓄空靈,意蘊豐富。頸聯寫僧人在海路中依然不忘法事修行,在月下坐禪,在舟上誦經。“水月”喻禪理,“魚龍聽”切海行,又委婉表現僧人獨自誦經而謹守佛律的品性,想象豐富。尾聯用“壹燈”描狀僧人歸途中之寂寞,只有孤燈相伴。
五、作者:
錢起(722?—780年),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早年數次赴試落第,唐天寶十年(751年)進士,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之叔。初為秘書省校書郎、藍田縣尉,後任司勛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歷中為翰林學士。他是大歷十才子之壹,也是其中傑出者,被譽為“大歷十才子之冠”。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當時稱為“前有沈宋,後有錢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