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王維名句“月出驚山鳥”,月光靜謐無聲,怎麽能驚動山鳥?

王維名句“月出驚山鳥”,月光靜謐無聲,怎麽能驚動山鳥?

王維的靜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很多人在讀這首詩頭兩句的時候,都能感受到壹種說不出的安寧,但往往把註意力放到了桂花落和春山空上,其實以我看來,這兩句詩的重點在“人閑”二字。

見過桂花的人都知道,這種話非常細小,有只半粒米那麽大,這樣細小的花瓣落到地上是不會被人註意的,哪怕落到身上也不會有什麽感覺,除非,妳處於非常悠閑的狀態,才會感受到桂花的“落”。

接著說“夜靜春山空”,詩人為什麽會這麽悠閑寧靜?原來,是因為這夜裏的春山,壹片靜謐,人的內心感受是會隨著環境變化的,所以詩人的內心也在春山的幫助下,變得安靜了。

靜中有動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後兩句壹轉,由靜態變為動態,萬籟俱寂中,只有夜晚的寧靜,此時月亮“突然”升起,給夜色籠罩上了壹層白銀的月光,由暗到亮的變化,讓鳥兒都被驚起,仿佛是出其不意的月光,使得春山頓時發生了變化,在春山綠水中唱起了歌兒

這裏的“驚”啊,絕不是驚嚇,而是“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不論是月出、驚鳥、鳥鳴,還是前面的花落,實際上都是以動寫靜,因為只有在絕對靜謐的情況下,壹些微小的變化才會引起這樣巨大的反應。

在古代還有壹首詩,也是寫的月和鳥,三國時期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描寫的事物壹樣,但讀來的感受卻大不相同,為什麽?因為曹操生活在戰亂年代,他壹生為統壹江山而浴血沙場,妳讓他靜,這輩子也不可能靜下來的;王維呢,生活在盛唐,那是壹個社會安定的時代,也只有那樣的盛世,才能讓人安靜下來,與花、與鳥、與山水為伴,聆聽它們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