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遊子吟》
(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詩詞賞析:
這是壹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了母子相依 為命的骨肉之情。
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 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心弦,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 四句的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 的兒女,怎能報答於萬壹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於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飽含著濃 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萬千遊子的***鳴。
二、《送母回鄉》
唐·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詩詞賞析:
這是李商隱的詩,母親病了,李商隱要送母親回鄉求醫。對母親擔憂、不舍,傷感悲傷流淚。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這兩句的意思是:報答母愛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此都做不到,母親對自己養育之恩都無法報答,人生在世還能追求其他的東西嗎?
三、《墨萱圖》其二
元王冕
萱草生北堂,顏色鮮且好。
對之有余飲,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順心,豈在榮與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歲華老。
遊子未能歸,感慨心如搗。
詩詞賞析:
在萱草花(母親花)盛開的季節,母親倚門翹首盼兒歸、卻杳無音訊;而慧鳥的鳴叫,勾起遊子疏於奉養的愧疚。兩首通過睹物思人、借物言情,將母子間的思念之情描繪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