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冰樹詩句 1.形容冬天樹木結冰的詩句
1.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唐·劉駕《苦寒吟》(咽:泉水因冰凍而流動不暢,
因以嗚咽來形容。吟:歌吟。)
2.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北風其喈,雨雪其霏。----《詩經·邶風·北風》(雨雪:下
雪。雨:下,落。雱:大雪紛飛的樣子。喈:風疾的樣子。霏:霏霏,紛飛的樣子。)
3.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庭霰:落在
庭院裏的雪花。)
4.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唐·元
稹《南秦雪》
5.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6.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7. 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漢·《古詩童童孤生柳》
8.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9.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10.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2.關於“冰”的詩句古詩
1、《稚子弄冰》宋代:楊萬裏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2、《臨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宋代:蘇軾
冬夜夜寒冰合井,畫堂明月侵幃。青缸明滅照悲啼。青缸挑欲盡,粉淚裛還垂。未盡壹尊先掩淚,歌聲半帶清悲。情聲兩盡莫相違。欲知腸斷處,梁上暗塵飛。
3、《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五代:李煜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4、《臨江仙·寒柳》清代:納蘭性德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壹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5、《早春》唐代:白居易
雪散因和氣,冰開得暖光。春銷不得處,唯有鬢邊霜。
3.形容雪後樹木的詩句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唐·元稹《南秦雪》
親,我的回答妳滿意嗎?給個好評吧,
4.描寫霧凇的詩句
《詠霧淞(有序)》
年代: 明 作者: 楊慎
怪得天雞誤曉光,青腰玉女試銀妝。
瓊敷綴葉齊如剪,瑞樹開花冷不香。
月白詎迷三裏霧,雲黃先兆萬家箱。
貧兒飯甕歌聲好,六出何須賀謝莊。
《辛卯除夜》
年代: 宋 作者: 戴表元
臘月今年只今夕,春風明日是明年。
狂歌把酒屠蘇地,醉眼看梅霧淞天。
碧玉千壺喧坐次,紅牙六博鬥飛錢。
頭顧雪白心情在,聽說承平壹惘然。
描寫霧凇的句子
1.松花江畔的十裏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爍,美麗動人,這就是吉林霧凇奇觀。
2. 霧凇俗稱樹掛,是北方冬季可以見到的壹種類似霜降的自然現象,是壹種冰雪美景,是由於霧中無數零攝氏度以下而尚未結冰的霧滴隨風在樹枝等物體上不斷積聚凍粘的結果,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粒狀結構沈積物。
3. 車開進翠華山大門,連雪都難看安到,大家很失望,快到滑雪場時,看樹枝草幹,掛滿霧凇,下車時,小雪顆粒打在臉上。地面山腰,白茫茫的壹片。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到處都是水墨丹青的圖畫。走到滑雪場,高大的聖誕老人像習習如生,幾臺造雪機正在造雪,場面壯觀。
4. 走在公路上,向西眺望,陽光正在沖破雪霧,漸漸向上升騰,雪白中夾雜著淡淡的紅,如白皙少女臉上泛出的紅暈般。多少有些羞答答的感覺,不壹會兒,西邊亮了起來,半坡上掛雪的植被,亮晶晶的惹人喜愛。
5. 吉林霧凇儀態萬方、獨具豐韻的奇觀,讓絡繹不絕的中外遊客贊不絕口,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霧凇對自然環境、人類健康所做的貢獻。
吉林霧凇正迎合了時下非常流行的壹句話:“我美麗、我健康!”每當霧凇來臨,吉林市松花江岸十裏長堤“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柳樹結銀花,松樹綻銀菊,把人們帶進如詩如畫的仙境。
霧凇的歷史
中國是世界上記載霧凇最早的國家,千百年來,中國古代人很早就對霧凇有了許多稱呼和贊美。早在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成書的《春秋》上就有關於“樹稼”的記載,也有的叫“樹介”,就是現在所稱的“霧凇”。
宋曾鞏《冬夜即事》詩 即有所載:“香消壹榻氍毹暖,月淡千門霧凇寒。聞說豐年從此始,更回籠燭卷廉看。”:“齊寒甚,夜氣如霧,凝於木上,旦起視之如雪,日出飄滿階庭,尤為可愛,齊人謂之霧凇。
諺曰:‘霧凇重霧凇,窮漢置飯甕。’以為豐年之兆。”宋人稱“霧凇”,而“以為豐年之兆”。其觀念很可能源於霧凇的古名“樹稼”。
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著名的《湖心亭看雪》壹文中亦有曰:“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
5.關於冰的詩句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立春偶成 張軾 )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胡笳十八拍 蔡琰 )
冰雪截肌膚,風飄無止期。(七哀詩 王粲 )
歲去冰未已,春來雁不還。( 懷園引 謝莊 )
流水本自斷人腸,舊冰歸來傷馬骨。(從軍行 盧思道)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
冰合井泉月入閨,金缸青凝照悲啼。(夜坐吟 李白 )
欲就麻姑買滄海,壹杯春露冷如冰。(謁山 李商隱 )
6.關於冰的詩句古詩
1、雅合霜容潔,非同雪體輕。空憐壹掬水,珍重此時情。——《薦冰》作者: 鮑溶
2、冰縮寒流,川凝凍靄,前回鷺渚冬晚。燕閣紅爐,駝峰翠釜,曾憶花柔酒軟。——《氐州第壹》 作者:劉天遊
3、草白河冰合,蕃戎出掠頻。戍樓三號火,探馬壹條塵。——《塞上》作者:杜荀鶴
4、堆瓊滴露冰壺瑩。樓外天如鏡。水晶雙枕襯雲鬟。臥看千山明月、聽潺湲。——《虞美人》作者:蔡伸
5、風解池冰蟬翅薄。庭樹枝枯籠翠萼。背寒迎暖起猶慵,閑卷珠簾憑畫閣。——《玉樓春》作者:杜安世
6、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憶梅》作者:段克己
7、皓月方離海,堅冰正滿池。金波雙激射,璧彩兩參差。——《賦得月照冰池》 作者:李商隱
8、急雨鬧冰荷,銷盡壹襟煩暑。趁取晚涼幽會,近翠陰濃處。——《好事近》作者:程垓
9、井底玉冰洞地明,琥珀轆轤青絲索。仙人騎鳳披彩霞,挽上銀瓶照天閣。——《古意》作者:常建
10、涼生冰簟怯衣單。明月樓高空畫欄。滿院啼螀人未眠。掩重關。烏鵲南飛風露寒。——《憶王孫》作者:蔡伸
7.描寫霧凇的詩句
香消壹榻氍毹暖,月淡千門霧凇寒。
聞說豐年從此始,更回籠燭卷廉看
寒江曉霧,正冰天、樹樹凇花雲疊。
昨夜飛瓊千萬縷,誰剪條條晴雪?
冰羽晶瑩,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闕。
煙波照影,翩翩思與誰約?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
湖上影子,惟長堤壹痕、湖心亭壹點、
與余舟壹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觀霧凇
漫嶺霧朦朧,欣然凝作瓊。
瑩瑩臨玉界,皓皓步天宮。
風起掀雲浪,日蒸飛蠟虹。
回頭看遠樹,景色已蔥蘢。
8.關於樹掛的詩句
樹掛,也叫霧凇,下面這些是描寫霧凇的詩句。
柳樹結銀花,松柏綻銀菊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樹瓊花滿目春。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
寒江曉霧,正冰天、樹樹凇花雲疊。昨夜飛瓊千萬縷,誰剪條條晴雪?冰羽晶瑩,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闕。煙波照影,翩翩思與誰約?
香消壹榻氍毹暖,月淡千門霧凇寒.
聞說豐年從此始,更回籠燭卷廉看
寒江曉霧,正冰天、樹樹凇花雲疊.
昨夜飛瓊千萬縷,誰剪條條晴雪?
冰羽晶瑩,霓裳窈窕,欲舞高寒闕.
煙波照影,翩翩思與誰約?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壹白.
湖上影子,惟長堤壹痕、湖心亭壹點、
與余舟壹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觀霧凇
漫嶺霧朦朧,欣然凝作瓊.
瑩瑩臨玉界,皓皓步天宮.
風起掀雲浪,日蒸飛蠟虹.
回頭看遠樹,景色已蔥蘢.
9.形容冬天樹木結冰的詩句
1.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唐·劉駕《苦寒吟》(咽:泉水因冰凍而流動不暢,因以嗚咽來形容。吟:歌吟。)
2.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北風其喈,雨雪其霏。
----《詩經·邶風·北風》(雨雪:下雪。雨:下,落。
雱:大雪紛飛的樣子。喈:風疾的樣子。
霏:霏霏,紛飛的樣子。)3.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庭霰:落在庭院裏的雪花。)4.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唐·元稹《南秦雪》5.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6.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7. 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
----漢·《古詩童童孤生柳》8.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9.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10.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