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的詩句有:式微式微胡不歸,壹唱式微腸九斷。結構是:式(半包圍結構)微(左中右結構)。拼音是:shìwēi。註音是:ㄕ_ㄨㄟ。
式微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式微shìwēi。(1)指事物由興盛而衰落。
二、引證解釋
⒈衰微,衰敗。引《詩·邶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朱熹集傳:“式,發語辭。微,猶衰也。”明歸有光《張翁八十壽序》:“予以故家大族德厚源遠,能自振於式微之後。”郭沫若《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武王以前的周室沒有什麽高度的文化,平王以後的周室則是式微得不堪了。”茅盾《壹個女性》:“誰曾從豐裕跌落到貧乏,從高貴跌落到式微,那他對於世態炎涼的感覺,大概要加倍的深切罷。”⒉《詩·邶風》篇名。《詩序》說,黎侯流亡於衛,隨行的臣子勸他歸國。後以賦《式微》表示思歸之意。壹說《邶風·式微》詩是表現征夫痛苦、反對徭役的作品。引《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榮城伯賦《式微》乃歸。”唐王維《渭川田家》詩:“即此羨閑逸,_然吟《式微》。”唐崔璞《蒙恩除替呈軍事院諸公郡中壹二秀才》詩:“作牧慚為政,思鄉念《式微》。”清曹寅《胡靜夫先歸白門即席同用依字》詩:“十竹秋來好,連宵詠《式微》。”
三、國語詞典
衰落、衰微。通常用以稱國勢、門祚、事業或某種社會運動的衰落。詞語翻譯英語(literary)_todecline,towane,titleofasectionintheBookofSongs
四、網絡解釋
式微(漢語詞語)式微(拼音:shìwēi),漢語詞匯。指事物由興盛而衰落。見明·歸有光《張翁八十壽序》:“予以故家大族德厚源遠,能自振於式微之後。”《辭源》:式,發語詞。微,衰落。
關於式微的近義詞
雕零失敗退步腐敗
關於式微的詩詞
《鷓鴣天·日日尊前賦式微》《式微》《春去·城郭春風賦式微》
關於式微的成語
辭微旨遠微乎其微抱壹為式
關於式微的詞語
壹依舊式怒蛙可式恪守成式壹微塵形式主義日漸式微千式百樣辭微旨遠式遏之功
關於式微的造句
1、上古文明隕落的時代,人族式微,百族爭鳴,更有那通天徹地之能威震寰宇。
2、非以強橫為清雅,非以式微為渾俗,壹脈真意不絕,如此茗中味語。
3、式微的鬧區地段壹度曾是繁華的商業區。
4、轉型期對於當下社會狀態來說,最大的變化,壹是傳統文化習俗的日漸式微,壹是人的社會處境的多元化以及分層化。
5、雖然“基地”日漸式微,但致命性的襲擊仍然沒有停止。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式微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