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相當於堆成1米見方的土堤繞地球27圈。每年淤積在下遊河床中的泥沙有4億噸,使黃河成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懸河”。黃河中遊地處季風氣候區,降水年變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黃河下遊河床善淤,善決,善徒。從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黃河下遊決溢1590次,改道26次。
黃河沿途流經的主要河段和名勝有:
充滿活力的上遊河段--這壹河段號稱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其中從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川峽相間,河床比降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規劃利用落差超過1200米,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占全河的近50%。平均年發電量近600億千瓦時。
溫柔纏綿的寧蒙河段--黃河在這裏平靜地流淌,灌溉著兩岸的農田,造福當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百害,唯富壹套”的說法。寧夏銀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積廣闊,利用黃河水進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裏物產豐富,名貴中藥枸杞和銀川大米品質優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稱。(枸杞照片)內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幹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這裏“無水是荒漠,有水成綠洲”。黃河水給這裏的工農業生產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勇往直前的中遊河段--陜晉峽谷,黃河在這裏劈開萬仞山,勢如破竹,形成了黃河上最長的壹段連續峽谷河段。在這壹河段有以下兩個著名的地方:
壺口瀑布--黃河在這裏以雷霆萬鈞之勢,奔騰過來,咆哮而去,壺口瀑布既是黃河的象征,更是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於開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雄壯的歌聲唱出了黃河的風采,更唱出了中華民族的戰無不勝,奮發圖強的英雄氣概。
龍門--流傳“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源於此。這裏水流湍急,相傳鯉魚如果能跳過龍門就可成龍。這個傳說表達了人們對付出艱苦努力後到達理想境界的美好願望,也激勵著中華兒女頑強拼搏,奮鬥不息。這裏相傳是大禹治水所鑿開的壹條峽口,因而又稱禹門口。
黃河水和黃河精神哺育了中華民族。中華民族在古老的黃河流域,演出了壹幕幕壯麗輝煌的劇目,回報母親河的養育之恩。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其後,100萬年前的蘭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繼續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壹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每年中華民族都要在陜西橋山的黃帝陵祭祖,每年無數的人們都要去山西洪洞大槐樹下尋根。黃河文明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帶領中華民族象長流不息的滔滔黃河,奔向美好的未來。
黃河三角洲的演變
黃河三角洲地區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人口稠密,經濟發達。黃河三角洲的開發利用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意義。黃河三角洲的淤積擴展與黃河來水來沙,以及入海流路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黃河利津站1990-1998年平均年輸沙量為4.14億噸,為近五十年來最少的時期。特別是九十年代中期以來的斷流使黃河三角洲的發展大大減少,甚至出現負增長。根據黃河水利委員會山東河務局資料,1992年9月到1996年10月平均年凈淤進13平方公裏,其中1996年6月到1996年10月凈淤進21.89平方公裏;1996年10月到1997年10月凈淤進為-10.44平方公裏;1997年10月到1998年10月凈淤進10.89平方公裏。
中國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這7%的耕地承載了過多的人口。
經水利部20世紀末組織的第二次遙感調查,全國水力侵蝕面積164.88萬km2,風力侵蝕面積190.67萬km2,凍融侵蝕面積126.98萬km2。以上三類侵蝕面積合計為482.53萬km2,占960萬km2的50.26%。其中,存在水土流失的農耕地約4000萬ha2,占耕地總面積1.33億ha2的30%左右,嚴重影響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土之不存,人將焉附!
我國農村環境急需改善,土地資源急需保護,以使占世界22%的人口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