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王家,與大多數王姓壹樣,出自太原王氏。元朝時,這支王姓從太原遷至靈石靜升鎮,起初務農,兼顧經營豆腐,生意由小到大,身份由農及商,又經過壹段時間發展,王家人身份又涉足官場。至清朝康乾期間,靈石王姓發展達到頂峰,後開始衰變。王家大院,就是在王家逐步發展壯大過程中不斷修建的,整體建築歷明清兩朝、300余年修建完成,有五巷六堡壹條街,總面積25萬平方米,面積比故宮還大10萬平方米。
學術界認為,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是傳承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藝術典範。
王家大院從1997年開放,目前已經遊客山西行的必到景點之壹。2002年初被評為國家AAAA級 旅遊 景區,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2月15日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王家大院以其雄渾磅礴的規模氣勢,嘆為觀止的建築藝術,深沈厚重的文化品位,被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譽為“中國民間故宮”、“華夏民居第壹宅”和“山西的紫禁城”,並贏得了壹個流傳很廣的口碑“王家歸來不看院”。
遊王家大院,通常的抵達和離開的線路是:太原-王家大院-平遙古城-太原,或者太原-平遙古城-王家大院-太原,遊客通常不會在王家大院過夜,大多落腳平遙或太原解決吃住問題。
《哦,山西王家大院》
人說山西好風光,從大同雲岡石窟到王家大院,壹路風景閃過:
金沙灘,這是楊家將浴血沙場的地方,這裏壹片片荒草萋萋,讓人發懷古之悠思;仰望雁門關,這是兵家必爭之地,千百年來,刀光劍影,鼓角錚鳴。唐代大詩人李賀在《雁門太守行》曾經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的壯麗詩句。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晉中靈石縣,素有“秦晉要道,川陜通衢”之稱。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文帝楊堅巡幸太原,傍汾開道獲壹石,似鐵非鐵、似石非石,其色蒼蒼,其聲錚錚……因以為瑞,遂於此地置縣,命名“靈石縣。”
據當地導遊說,這石頭是壹塊隕石。
走進王家大院“寅賓門”,就像打開了 歷史 畫卷,“寅賓門”的含義出自《書經·堯典》有“寅賓出日”句。東門被稱為“寅賓門”,以敬賓客。
這座王家大院,幾乎是故宮博物院的兩倍,王家大院創始人,最早從賣豆腐勤儉起家,後歷經數代,才建成這座宏偉的建築。電影《鐵梨花》就從這裏拍攝外景。
這座王家大院,依山而建,形如虎踞,登上寅賓門就像攀上了虎頭,在這裏鳥瞰整體建築,王家大院就像壹個大寫意的“王”字,它也讓人聯想到老虎 頭上的“王”字,非常霸氣!
這座王家大院,整體建築錯落有致,氣勢恢宏;各種磚雕彩繪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文化氣息濃厚,令人流連忘返!
行色匆匆,浮光掠影。但這座大院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寅賓門”前的“文廟”,名為靜升文廟,這裏,“鯉魚跳龍門”的影壁高7米,長10米,畫面生動,巧奪天工。靜升廟從開設以來***有及第進士11名,考中舉人18名,由此可見,王家人非常重視教育。
王家大院就像壹部天書,永遠也參悟不透。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它在中國的建築史占據了很高的地位。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是國家AAAA級 旅遊 景點和中國“質量萬裏行”全國示範單位。
王家大院的並不是幾年或者十幾年就能建成的。王家大院從清代康熙年間開始籌備建造,到清代嘉慶年間才基本建成。工程之浩大,院落之精致,可想而知。
王家大院的建築面積很大,整齊的氣勢也很恢宏。大院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建築文化遺產和民居藝術珍品,王家大院自從開放到現在,在國內和國外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王家大院享有很高的贊譽,甚至流傳壹句話叫做:“王家歸來不看院”。同時,王家大院也被外屆譽為“山西的紫禁城”、“華夏民居第壹宅”和“中國民間故宮”,由此可以它的地位之高。
近些年來,王家大院憑借著自己本身的文化 旅遊 價值和山西省為打造“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的品牌優勢而推出的壹條精品 旅遊 線路,王家大院在國內名氣日漸增強。
王家大院我去過,真是窮山惡水中的壹顆“明珠”!四周圍與它沒的比。漂亮的明清大宅院,怎麽建在了這麽貪瘠的大荒野,四周圍是光凸凸的黃土高原。這個王家大院的規模大的讓妳張口結舌!比喬家大院大太多了,四周都是高高的城墻,真是壹個易守難功的城堡。據說東家是個做豆腐起家的晉商!
國慶剛去的,也就那樣,不如平遙古城有看頭
王家大院是挑戰富不過三代的經典案例。王家大院的衰落歸根於清政府無能。整個大院由八代建造的,整體規模很大,來山西壹定要看看王家大院的。記得壹定要請個導遊詳細講解,不然壹個小時走馬觀花的什麽也看不懂。看看過去的建築講究什麽?壹磚壹瓦雕刻寓意,門檻窗戶的都有很多說法。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裏處的中國 歷史 文化名鎮靜升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裏、介休綿山4公裏。
王家大院的磚雕、木雕、石雕題材豐富、技法嫻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觀念認可的各種象征、隱喻、諧音,甚至禁忌的藝術形式,在文人、畫家、雕刻藝人的***同參與下,將花鳥魚蟲、山石水舟、典故傳說、戲曲人物或雕於磚、或刻於石、或鏤於木,體現了清代建築裝飾的風格,將儒、道、佛思想與傳統民俗文化凝為壹體。 喬家大院是商家大院,王家大院是官家大院,喬家在祁縣,王家大院在靈石,喬家大院是5a景區,王家大院是4a景區,知名度上喬家大院是世界級的 旅遊 景點,王家可能出了山西很少人知道,大小上王家大院可能是喬家大院的2倍
地理上喬家大院位於 歷史 文化名城、晉商故裏祁縣,祁縣交通好於靈石,祁縣還有比王家大院更大的渠半城渠家大院以及壹些散落的風景如九溝風景區,千朝農谷,昌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緊靠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王家大院位於靈石,景點還有紅崖大峽谷,緊靠5a風景區介休綿山。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東邊12公裏處的靜升鎮,由靜升王氏家族歷經三百余年修建而成。大院總面積有25萬平方米,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大量房屋,是壹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古建築博物館。大院裏建築繁多,有二百多個院落,房屋千余間,主體上分東大院、西大院和孝義祠,其中東大院又名高家崖,是壹個城堡式的住宅群,其內磚雕、石雕、木雕題材豐富,聞名於世,更有許多明清文物留存。王家大院在2002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 旅遊 景區,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同年的12月15日,又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王家大院是中國最大的民居建築之壹,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歷經三百余年修建的院落整體上氣勢磅礴,院樓錯落精巧別致,隨處可見的“三雕”裝飾比比皆是,既有 歷史 典故,也有花草珍獸,或是訓誡後輩的警句,集中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以及王氏家族的治家理念。
漫步古院,體驗晉商興衰,幾代人的沈澱鑄就了王家大院這座夢幻家園。它的磚雕、木雕、石雕天下壹絕,更有珍貴聖旨、匾額留存於世。其內設有“中華王氏博物館”和“中華民居博物館”,千工床富麗堂皇、花梨木家具古典精美,被譽為“華夏民居第壹宅”、“中國民間故宮”。許多古裝影視劇也在此取景,《刀客家族的女人》、《呂梁英雄傳》……傳統古建築在熒屏上活躍出生機。
王家大院,壹座坐落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靜升鎮的院落,是山西大院建築的典型代表,也是顯赫壹時的晉商家族的真實寫照。王家大院依山而建,規模宏大,錯落有致,重樓疊院間盡顯王氏家族的氣派與鼎盛。建築風格上,各處雕刻裝飾更是精妙絕倫,可以說是清代民居建築精華的集中體現。
主要的景點有:紅門堡、高家崖、王氏祠堂和靜升文廟等。王家大院的開放時間是夏季08:00-19:00,冬季08:00-17:00,特色的風味小吃有:搓魚兒、打鹵面、炸醬面、鹵豆腐等。
高家崖完成於嘉慶十六年(1811年),總面積達19572平方米,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間,其依山而建,錯落層疊,借鑒了西周時期就已形成的前堂後寢的庭院風格,再加上處處都 可見的精美豐富的雕刻,極具文化韻味。而紅門堡建築群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完工,總面積達25000平方米,大小院落88座,房屋***776間。設立在紅門堡裏的王氏博物館、書畫館、珍寶館、批居茶館、王家醋坊、豆腐坊和“全國晉商會館圖片展”已向遊人開放。
門,在王家大院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進入王家大院,妳就進入了門的世界。整個王家大院,院裏套院,門裏套門,可謂“壹關轄三門,三門通四院”,各種門達66道之多,有堡門、 宅]、府第門、小墻門、雞門、如意門、垂花門、垂花隨墻門、平門、旁門、腰門等。這眾多的門,各有各的用處,各有各的造型,花樣繁多,大小不等,裝飾有繁有簡,色彩有暖有冷。
雕刻也在王家大院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浩瀚如煙的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中,靈石王家卓爾不群的“三雕”(磚雕、石雕、木雕)藝術品更是歷來被人們譽為“天上取樣人間造,雕藝精湛世上絕”,這些規模宏大的雕刻,技藝精湛,構思巧妙,裝飾精致,璀璨奪目,散發出華夏民族傳統文化的氣質與神韻。他們用心雕、用情描,無論是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還是耳熟能詳的 歷史 典故,在能工巧匠的刻刀下,那些毫無生氣的磚頭瓦塊、木石鬥檐,都變得生動熱鬧起來。
來山西王家大院妳肯定不虛此行,只要妳推開這厚重的大門,壹定會有異樣的感受在等著妳的發現。
山西王家大院也是主要大院之壹又是4a級景區和晉商文化之地也不錯值得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