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國寒消春日長,燕鶯催促花枝忙。
風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遙望龍墀新得意,九天敕下多狂醉。
驊騮壹百三十蹄,踏破蓬萊五雲地。物經千載出塵埃, 從此便為天下瑞。
——《及第謠》唐代:周匡物 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自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莫道儒冠誤,詩書不負人;達而相天下,窮則善其身。遺子滿贏金,何如教壹經;姓名書錦軸,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義,須知學後通;聖賢俱間出,以此發蒙童。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年紀雖然小,文章日漸多待看十五六,壹舉便登科。大比因時舉,鄉書以類升;名題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錢選,才高壓俊英;螢窗新脫跡,雁塔早題名。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門三級浪,平地壹聲雷。
壹舉登科目,雙親未老時;錦衣歸故裏,端的是男兒。玉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英雄三百輩,附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誌,生當忠孝門;為官須作相,及第必爭先。宮殿召繞聳,街衢競物華;風雲今際會,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萬年書。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土脈陽和動,韶華滿眼新;壹支梅破臘,萬象漸回春。——《神童詩》宋代:汪洙 3、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遊 4、晨趨紫禁中,夕待金門詔。
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片言茍會心,掩卷忽而笑。
青蠅易相點,白雪難同調。本是疏散人,屢貽褊促誚。
雲天屬清朗,林壑憶遊眺。或時清風來,閑倚欄下嘯。
嚴光桐廬溪,謝客臨海嶠。功成謝人間,從此壹投釣。
——《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唐代:李白 5、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唐代:顏真卿。
2. 關於“科舉”的詩句有哪些1.《登科後》唐: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 2.《放榜日作》唐:韋莊 壹聲開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
葛水霧中龍乍變, 緱山煙外鶴初飛。鄒陽暖艷催花發,太皞春光簇馬歸。
回首便辭塵土世,彩雲新換六銖衣。 3.《及第後作》唐:袁皓 金榜高懸姓字真,分明折得壹枝春。
蓬瀛乍接神仙侶, 江海回思耕釣人。九萬摶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風塵。
升平時節逢公道,不覺龍門是嶮津。 4.《看榜日》唐:劉滄 禁漏初停蘭省開,列仙名目上清來。
飛鳴曉日鶯聲遠, 變化春風鶴影回。廣陌萬人生喜色,曲江千樹發寒梅。
青雲已是酬恩處,莫惜芳時醉酒杯。 5.《登第報家人》 宋:董德元禦筆封題墨未乾,君恩重許拜金鑾。
故鄉若問登科事,便是當初老榜官。
3. 關於科舉的詩句1、《登科後》
唐?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2、《名聯談趣》
顧憲成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3、省試湘靈鼓瑟
錢起
曲終人不見, 江上數峰青。 善鼓雲和瑟, 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聽。
苦調淒金石, 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 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 悲風過洞庭。
4、《琵琶記》
高明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自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門三級浪,平地壹聲雷。壹舉登科日,雙親未老時。錦衣歸故裏,端的是男兒。”
5、天壹生水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自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
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門三級浪,平地壹聲雷。 壹舉登科日,雙親未老時。
錦衣歸故裏,端的是男兒。
6、皇榜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7、《都堂試貢士日慶春雪》
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 靄空迷晝景,臨宇借寒光。 似暖花消地,無聲玉滿堂。
灑池偏誤曲,留硯忽因方。 幾處曹風比,何人謝賦長。 春暉早相照,莫滯九衢芳。
8、鶴沖天
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去便,爭不恣狂蕩? 何須論得喪。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壹餉。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9、恐是孫山朝升落、雛雁凱歸草再升。
4. 關於“科舉考試”的勵誌詩句有哪些1、《浪淘沙》劉禹錫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沈.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2、《竹石》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3、《贈蕭瑀》李世民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4、《西遊記》吳承恩人心生壹念,天地悉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5、《贈梁任父同年》黃遵憲寸寸河山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在中國,科舉制從隋朝(壹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壹年(1905年)舉行最後壹科進士考試為止(世界上最後壹屆科舉考試結束於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後經歷壹千三百余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科舉考場為江南貢院,占地超過30余萬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國科舉博物館是中國唯壹反映中國科舉考試制度為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也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和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
5. 描寫“科舉制度”的詩句有哪些1、水國寒消春日長,燕鶯催促花枝忙。風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遙望龍墀新得意,九天敕下多狂醉。 驊騮壹百三十蹄,踏破蓬萊五雲地。物經千載出塵埃, 從此便為天下瑞。——《及第謠》唐代:周匡物
2、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自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莫道儒冠誤,詩書不負人;達而相天下,窮則善其身。遺子滿贏金,何如教壹經;姓名書錦軸,朱紫佐朝廷。古有千文義,須知學後通;聖賢俱間出,以此發蒙童。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年紀雖然小,文章日漸多待看十五六,壹舉便登科。大比因時舉,鄉書以類升;名題仙桂籍,天府快先登。喜中青錢選,才高壓俊英;螢窗新脫跡,雁塔早題名。年小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門三級浪,平地壹聲雷。壹舉登科目,雙親未老時;錦衣歸故裏,端的是男兒。玉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英雄三百輩,附我步瀛洲。慷慨丈夫誌,生當忠孝門;為官須作相,及第必爭先。宮殿召繞聳,街衢競物華;風雲今際會,千古帝王家。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萬年書。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土脈陽和動,韶華滿眼新;壹支梅破臘,萬象漸回春。——《神童詩》宋代:汪洙
3、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遊
4、晨趨紫禁中,夕待金門詔。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片言茍會心,掩卷忽而笑。青蠅易相點,白雪難同調。本是疏散人,屢貽褊促誚。雲天屬清朗,林壑憶遊眺。或時清風來,閑倚欄下嘯。嚴光桐廬溪,謝客臨海嶠。功成謝人間,從此壹投釣。——《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唐代:李白
5、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唐代:顏真卿
6. 關於“科舉考試”的勵誌詩句有哪些1、男兒欲遂平生誌,六經勤向窗前讀。
2、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3、壹本白卷交還妳,狀元歸去馬如飛。
《鶴沖天·黃金榜上》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壹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登科後》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
《登第報家人》 董德元
禦筆封題墨未乾,君恩重許拜金鑾。
故鄉若問登科事,便是當初老榜官。
《省試湘靈鼓瑟》錢起
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淒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瀟湘,愁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