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讀孫倩穎的詩歌有感

讀孫倩穎的詩歌有感

  詩歌有靈氣

 作者:郭翰

 詩歌有靈氣,因為詩歌可以撞擊心靈。或者說,詩歌可以讓我們看到真善美,看到青春。通過詩歌,我們可以看到詩人那張天使般的臉。這是詩歌特殊的地方,或者妳從來不相信,可事實上,詩歌就是這樣存在著。

 對孫倩穎詩歌產生想看的興趣,源於作家蔣德明推薦。之前,筆者與孫倩穎素不相識,她在河東吸壹口靈氣,我在河西嘆壹程小詩。然而,此刻,明白了,孫倩穎的詩歌,還不僅僅只是兼美,還有那靈秀的詩章之外,竟然看到壹些生活玄外有音。

 孫倩穎還是壹個學生,可她詩歌,似乎早就畢業了。然而,又有多少學生,在學校裏,還會想到詩歌這門藝術?畢竟與戀愛、工作、專業,都沾不上壹毛錢的關系。

 那問題出來了,如此執著的愛著詩歌,此君難道就沒有想到,學校裏,是不是還有壹份寂寞。

 恰恰相反,能夠愛詩,證明詩歌的根,也在她的心裏生根發芽,於是乎,文化的枝蔓,也將會在她的世界中伸展。於是,我們看到了。

 假如我是匹孤狼

 我便能在最漆黑的夜晚

 閃爍壹雙碧眼

  將前方的路看個透亮——孫倩穎《夜》

 初看,孫倩穎詩有些單壹,步調也有些模糊,處理的方式,也憑著愛、恨。可相反,這也正是詩歌的原始本真。詩歌就是純潔、青春、真誠的見證。在生活的素材中,很多詩人都會把思想挖掘太深,恰恰就會帶著更多負累,所以讓詩歌進入了壹種沈重的情緒裏。

 溫和的風

 悄悄帶走了它們部分的氣息

 附著美好的祝願

 將其灑向更遠的天地

  希望溫暖更多身邊的妳——孫倩穎《春》

 這是壹種愛,愛是詩歌美好的精華,更是詩歌本質中攜帶的能量。沒有愛,詩人是空泛的,沒有愛,詩歌是絕情的,沒有愛,詩歌就會缺少靈魂。

 愛爾蘭詩人羅伊·克裏夫特的《愛》裏也有如此表達“我愛妳,因為妳能喚出,我最真的那部分”。

 作為壹個學生,孫倩穎或許沒有更多想到詩歌的內涵,或者說,沒有對詩歌更多的思考。但作為壹個年輕有為的詩人,她想得太多,相反還會消耗她寫作激情。

 比如,詩歌出現的時候,從來沒有嚴格規定,壹定要寫出來,很多都是通過耳熟能詳的傳遞,通過相互的表達壹種簡單的心情,然後互相傳唱領會。這也是詩歌最初的形式,更是壹種歷史的證明,越是簡單的表達,越容易在人們心裏留下深刻的印跡。

 所以,孫倩穎能愛上詩歌,並筆耕不輟,或許對於她人生,對她未來,都會是壹個高規格的詮釋。

 奔跑著

 忘了前方

 忘了自己

 途中

 心愈堅定

  “繼續,我定將重見光明!”——孫倩穎《春》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印度著名詩人壹直都自詡,他就是“人類的兒童”。

 這是壹種人與自然的境界,壹般人做不到。我們很多詩人自以為高深,這是壹種誤讀。詩歌是自然的,也是原始的,我們只有保持壹顆童心,保持壹顆激情、單純的心,才能把詩歌這門藝術,真正的呈現出來。

 而今,年輕詩人越來越少,特別是對詩歌本身的喜歡,已經受到了文化思潮的影響,加上經濟、社會的發展,詩歌已經被人們遺忘,或者說被社會進步的潮流所覆蓋。

 然而,千百年來,詩歌都擁有蓬勃發展的勢頭。今天,也是同樣的道理,詩歌的進步趨勢,依然還是不可阻擋。畢竟如孫倩穎如此年輕的詩人,還有如此粗狂而堅持的決心,詩歌的步子,也將會邁得越來越快。

 撥開雲曦

 聽春訴說 它的已成過去

 聽夏預示 它的即將來臨

 熱情與寧靜交換著顏色

 繽紛與綠意交流著默語

 無意間路過

 帶走了些許芬芳

 隨衣襟起舞

 伴清風飄逸

  在心間留下輕描淡寫的壹筆——孫倩穎《夏》

 詩人是獨特的個體,這句話有些武斷。可正因為獨特,她的眼中才能看到不壹樣的新鮮感。沒有把握文字的方向,我們有時把詩人想偏,特別是世界的美好中,就需要詩歌來呈現。

 這是筆者對詩人特別尊重的壹個地方。因為詩人可以描繪世界,更能把世界描繪得美好,壹般人,不壹定做得到,做起來,也不壹定做得好。

 所以,詩人應該特別受到尊重。詩人說“權勢以它的惡性自誇,落下的黃葉與浮遊的雲片卻笑它”。

 於是乎,有詩人的影子,就有世界的很多哲學,更有生活的很多詮釋,這就是詩歌的偉大。

 而孫倩穎作為壹個後起之秀的青年人,同樣把詩歌作為人生的壹種思考,相信她有很多獲得,不管這種思想,有沒有被人們看到,至少壹點,她已經明白,詩歌就是壹種完美的.呈現,生活也是壹種細膩的思考。

 獨自漫步

 千回不苦

 只為那開滿繁花的遠處

 人生不過千百半步

  輪回百世不如細描這壹世酸苦——孫倩穎《人生獨步》

 記得大學時光,筆者也懷著壹種與青春較量的思考,有時也會通過詩歌形式表達。沒有人願意聽,覺得聽了也只有自己明白。

 但恰恰是這樣壹種堅持,讓我在自己深入思考的世界裏,找到了更多突破的路徑。沒有更多的負累,沒有更多機會淺薄。

 生活裏,也是這樣,與其花時間無所事事,不如花更多的時間寫寫人生,詩歌就是最好的表達,詩歌也是做好的方式。

 猩紅的月

 勾魂的弦

 不停交舞於群影間

  壹切的壹切似都在誘我將所有的最初忘卻——孫倩穎《寧靜之夜》

 有人說,我們生活裏缺乏詩歌,其實,缺乏的是我們會欣賞的靈魂。詩歌古來有之,今也掀起極大的繁榮。然而我們的偏見,我們對待詩歌的態度。讓很多價值觀發生了極大轉移,不能怪詩歌,而是我們對於詩歌欣賞的初心。

 文藝是大眾的,詩歌也是大眾的。

 每個人都是壹部詩歌集子,就看我們如何去翻印。長征路上,我們要求更多的人記住,感受,認真去學習,這是壹種價值觀的傳遞。詩歌也是同樣的道理,中國是詩歌大國,也是詩歌強國,詩歌成為了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需要我們傳承、發揚和創新。

 而把這條路走好,不是壹個人,而是要壹個群體,這些群體,需要不同年齡的人承接。因此,看到孫倩穎這種執著愛詩之人,詩歌突然也有了飛絮壹樣的身影。

 詩歌陪著青春年輕,也是這篇文章的壹種呼籲與承接。

 孫倩穎是貴州平壩人,擁有青春的美好,雖經年求學在外,但壹心記著貴州這方山水。不僅閑時思考詩歌,創作詩歌,孫倩穎還創作了《美麗貴安》、《山水貴安》等歌詞,也都是源於對家鄉青山秀水的熱愛與自豪,表達了對家鄉及貴安新區山水之美、發展之路的贊嘆和祝願。

 喜歡詩歌嗎?愛詩歌嗎?如果我們都是喜歡詩歌的人,喜歡這麽精神的擁有,那麽不妨也看壹看,詩歌的道路上,壹路都是青春,詩歌的美好,不能算是陽光明媚,也應該算是花香滿山的影子。

 夜已深,也不再累贅,愛詩,就去寫,愛詩,就去讀,但願孫倩穎也是壹樣。

 謹以此文,獻給為詩歌奉獻青春的孫倩穎,願詩歌陪著她青春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