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唐代詩人關於杏花村詩句有哪些
關於唐代杏花村的詩句 1.含杏花村的詩句
1、下第歸蒲城墅居
作者: 許渾
失意歸三徑,傷春別九門。薄煙楊柳路,微雨杏花村。
牧豎還呼犢,鄰翁亦抱孫。不知余正苦,迎馬問寒溫。
2、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3、春日北歸舟中有懷
作者: 薛能
盡日繞盤飧,歸舟向蜀門。雨幹楊柳渡,山熱杏花村。
凈鏡空山曉,孤燈極浦昏。邊城不是意,回首未終恩。
4、與友人別
作者: 溫庭筠
半醉別都門,含淒上古原。晚風楊葉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牽離緒,傷春憶晤言。年芳本無限,何況有蘭孫。
5、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
作者: 謝逸
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揚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
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裏外,素光同。
2.關於杏花的詩句大全
1、《杏花》
唐·李商隱
上國昔相值,亭亭如欲言。 異鄉今暫賞,眽眽豈無恩。 援少風多力,墻高月有痕。 為含無限意,遂對不勝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園。 幾時辭碧落,誰伴過黃昏。 鏡拂鉛華膩,爐藏桂燼溫。 終應催竹葉,先擬詠桃根。 莫學啼成血,從教夢寄魂。 吳王采香徑,失路入煙村。
2、《杏花》
北周·庾信
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 依稀映村塢,爛漫開山城。 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
3、《杏花》
唐·羅隱
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 半開半落閑園裏,何異榮枯世上人?
4、《古苑杏花》
唐·張籍
廢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時。 獨開新塹底,半露舊燒枝。 晚色連荒轍,低陰覆折碑。 茫茫古陵下,春盡又誰知。
5、《曲江紅杏》
唐·鄭谷
遮莫江頭柳色遮,日濃鶯睡壹枝斜。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風及第花。
6、《遊趙村杏花》
唐·白居易
趙村紅杏每年開,十五年來看幾回? 七十三人難再到,今春來是別花來。
7、《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
唐·司空圖
漢王何事損精神,花滿深宮不見春。 秾艷三千臨粉鏡,獨悲掩面李夫人。
8、《初見杏花》
宋·梅堯臣
不待春風遍,煙林獨早開。 淺紅欺醉粉,肯信有將梅。
9、《杏花雜詩》
元·元好問
杏花墻外壹枝橫,半面宮妝出曉晴。 看盡春風不回首,寶兒元自太憨生。
10、《杏花》
明·沈周
半抱春寒薄雜煙,壹梢斜路曲墻邊。 東家小女貪妝裹,聽買新花破曉眠。
11、《杏花》
北周·庾信
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 依稀映村塢,爛漫開山城。 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
12、《杏花》
唐·李商隱
上國昔相值,亭亭如欲言。異鄉今暫賞,眽眽豈無恩。 援少風多力,墻高月有痕。為含無限意,遂對不勝繁。 仙子玉京路,主人金谷園。幾時辭碧落,誰伴過黃昏。 鏡拂鉛華膩,爐藏桂燼溫。終應催竹葉,先擬詠桃根。 莫學啼成血,從教夢寄魂。吳王采香徑,失路入煙村。
13、《杏花》
唐·羅隱
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 半開半落閑園裏,何異榮枯世上人?
14、《古苑杏花》
唐·張籍
廢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時。獨開新塹底,半露舊燒枝。 晚色連荒轍,低陰覆折碑。茫茫古陵下,春盡又誰知。
15、《曲江紅杏》
唐·鄭谷
遮莫江頭柳色遮,日濃鶯睡壹枝斜。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風及第花。
16、《遊趙村杏花》
唐·白居易
趙村紅杏每年開,十五年來看幾回? 七十三人難再到,今春來是別花來。
17、《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
唐·司空圖
漢王何事損精神,花滿深宮不見春。 秾艷三千臨粉鏡,獨悲掩面李夫人。
18、《杏花》
唐·溫庭筠
紅花初綻雪花繁,重疊高低滿小園。正見盛時猶悵望, 豈堪開處已繽翻。情為世累詩千首,醉是吾鄉酒壹樽。 杳杳艷歌春日午,出墻何處隔朱門。
19、《途中見杏花》
唐·吳融
壹枝紅艷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長得看來猶有恨, 可堪逢處更難留。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 更憶帝鄉千萬樹,淡煙籠日暗神州。
20、《杏花》
唐·韓愈
居鄰北郭古寺空,杏花兩株能白紅。 曲江滿園不可到,看此寧避雨與風。 二年流竄出嶺外,所見草木多異同。 冬寒不嚴地恒泄,陽氣發亂無全功。 浮花浪蕊鎮長有,才開還落瘴霧中。 山榴躑躅少意思,照耀黃紫徒為叢。 鷓鴣鉤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攢青楓。 豈如此樹壹來玩,若在京國情何窮。 今旦胡為忽惆悵,萬片飄泊隨西東。 明年更發應更好,道人莫忘鄰家翁。
21、《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壹陂春水繞花身,身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22、《雲露堂前杏花》
宋·範成大
蠟紅枝上粉紅雲,日麗煙濃看不真。 浩蕩風光無畔岸,如何鎖得杏春園。
3.杜牧的杏花村詩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晚唐著名詩人杜牧特寫的七絕《清明》,膾炙人口,歷來受人稱道.但詩中的“杏花村”卻眾說紛紜,或雲在山西的汾陽,或雲在安徽的池州貴池.其實,這“杏花村”卻是在齊安(今湖北黃州)的麻城縣古鎮歧亭之旁.歧亭處於洛陽至黃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來的古城,據光緒三年編輯的《麻城縣誌》載,這裏於宋文帝元熹中置赤亭縣,梁置歧亭縣(為十八蠻縣之壹),“古赤這後為歧亭,在光黃之交,為守淮重鎮.”還載《唐書地理誌》雲:“麻城屬黃州齊安州.”又《讀史方輿紀要》雲:“歧亭在縣西七十裏,齊梁間為歧亭縣,變是蠻縣之壹,今為歧亭鎮.明嘉靖中初高郡丞於此.”《黃州府誌》載:“武德三年,以縣置亭州.又析置陽城縣.八年州廢,歸陽城縣.元和三年(按:應是建中三年,即公元783年)歸入黃岡.建中三年(按:應是元和三年,即公元809年)復置.宋因之.元屬黃州路.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折姜家畈地置黃安縣治.”由此可見,古鎮歧亭歷來是政治、經濟、文化比較集中的地方.現在,仍扼守漢麻公路,處於麻城、新洲(原屬黃岡)、黃陂、紅安四縣交界處.《黃州府誌》還載:“杏花村在歧亭鎮北五裏處,因是交通要道,杜牧過此賦詩,是很自然的事情.
4.描寫杏花村的詩句都有哪些
《清明》年代: 唐 作者: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江神子/江城子 題黃州杏花村館驛壁》年代: 宋 作者: 謝逸杏花村館酒旗風。
水溶溶。揚殘紅。
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
人不見,草連空。夕陽樓外晚煙籠。
粉香融。淡眉峰。
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裏外,素光同。
《壹萼紅·翦丹雲》年代: 宋 作者: 王沂孫翦丹雲。怕江臯路冷,千疊護清芬。
彈淚綃單,凝妝枕重,驚認消瘦冰魂。為誰趁、東風換色,任絳雪、飛滿綠羅裙。
吳苑雙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門。欲寄故人千裏,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
玉管難留,金樽易泣,幾度殘醉紛紛。謾重記、羅浮夢覺,步芳影、如宿杏花村。
壹樹珊瑚淡月,獨照黃昏。
5.關於杏花的詩句
1、宋代:蘇軾《月夜與客飲酒杏花下》
原文選段:
杏花飛簾散余春,明月入戶尋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釋義:
杏花飛撲簾幕散播著最後的春光,明月進入門戶尋找我這幽居的人。提起衣袍在月下漫步踏著搖曳花影,月華如水,點點花影有如水中飄浮的青萍。
2、唐代:司空圖《故鄉杏花》
原文選段:
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問花枝與杯酒,故人何得不同來?
釋義:
寄情於花,寄情於酒欣喜與花的盛開,左手拿著花枝右手拿著酒杯。想問問花枝和酒杯,老朋友為什麽不能壹起來呢?
3、宋代:阮閱《眼兒媚·樓上黃昏杏花寒》
原文選段:
樓上黃昏杏花寒。斜月小欄幹。壹雙燕子,兩行征雁,畫角聲殘。
綺窗人在東風裏,灑淚對春間。也應似舊,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釋義:
黃昏時登樓而望,只見杏花在微寒中開放,壹鉤斜月映照著小樓的欄桿。壹雙燕子歸來,兩行大雁北飛,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號角聲。
華美的窗前,壹位佳人立於春風中,默默無語,閑愁萬種。也應像往日壹樣,眼如秋水般清亮,眉似春山般秀美。
4、宋代:王安石《北陂杏花》
原文選段:
壹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釋義:
圍繞著杏花的是滿塘的春水,岸上的花,水中的花影,都是那麽地鮮艷動人。即使被無情的東風吹落,飄飄似雪,也應飛入清澈的水中,勝過那路旁的花,落了,還被車馬碾作灰塵。
5、唐代:吳融《途中見杏花》
原文選段:
壹枝紅杏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釋義:
壹枝淡紅的杏花探出墻頭,而墻外的行人(作者)正傷春惆悵。這枝杏花的樣子好像跟我壹樣傷春惆悵,我們哪裏禁受得了相逢在這春去匆匆難相留的時節?
6.描寫杏花村的句子
《清明》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滿庭芳·山崦籠春》
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彥
山崦籠春,江城吹雨,暮天煙淡雲昏。酒旗漁市,冷落杏花村。蘇小當年秀骨,縈蔓草、空想羅裙。潮聲起,高樓噴笛,五兩了無聞。淒涼,懷故國,朝鐘暮鼓,十載紅塵。似夢魂迢遞,長到吳門。聞道花開陌上,歌舊曲、愁殺王孫。何時見、□□喚酒,同倒甕頭春。
《江神子/江城子 題黃州杏花村館驛壁》
年代: 宋 作者: 謝逸
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揚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裏外,素光同。
《壹萼紅·翦丹雲》
年代: 宋 作者: 王沂孫
翦丹雲。怕江臯路冷,千疊護清芬。彈淚綃單,凝妝枕重,驚認消瘦冰魂。為誰趁、東風換色,任絳雪、飛滿綠羅裙。吳苑雙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門。欲寄故人千裏,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玉管難留,金樽易泣,幾度殘醉紛紛。謾重記、羅浮夢覺,步芳影、如宿杏花村。壹樹珊瑚淡月,獨照黃昏。
《下第歸蒲城墅居》
年代: 唐 作者: 許渾
失意歸三徑,傷春別九門。薄煙楊柳路,微雨杏花村。
牧豎還呼犢,鄰翁亦抱孫。不知余正苦,迎馬問寒溫。
7.描寫杏花的詩句
1. 壹枝紅杏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唐代:吳融《途中見杏花》
譯文:壹枝淡紅的杏花探出墻頭,而墻外的行人(作者)正傷春惆悵。
2.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唐代:吳融《途中見杏花》
譯文:天色已晚,寂靜的樹林中黃鸝鳥最先歸來,春色尚早,杏花在料峭的春寒中獨自綻放,卻沒有蜂飛蝶舞。
3.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宋代:王安石《北陂杏花》
譯文:即使被無情的東風吹落,飄飄似雪,也應飛入清澈的水中,勝過那路旁的花,落了,還被車馬碾作灰塵。
4.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揚殘紅。——宋代:謝逸《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
譯文:杏花村館酒旗迎風。江水溶溶,落紅輕揚。
5.寄花寄酒喜新開,左把花枝右把杯。——唐代:司空圖《故鄉杏花》
譯文:寄情於花,寄情於酒欣喜與花的盛開,左手拿著花枝右手拿著酒杯。
8.描寫汾酒的詩句有哪些
草長鶯飛春已暮,我來仍是雨紛紛。——謝覺哉 現代《訪杏花村》
逢人便說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聞; ——謝覺哉 現代《訪杏花村》
杏花村裏酒如泉,解放以來別有天;——郭沫若《杏花村裏酒如泉》
白玉含香甜蜜蜜,紅霞成陣軟綿綿;——郭沫若《杏花村裏酒如泉》
特衛樽祖傳千裏,締結盟書定萬年;——郭沫若《杏花村裏酒如泉》
相***舉杯酹汾水,騰為霖雨潤村田。——郭沫若《杏花村裏酒如泉》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唐代:羅隱《自遣》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杜牧《清明》
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唐代: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9.有關描寫杏花的詩句有哪些
1、牧童遙指杏花村。 —— 唐 · 杜牧《清明》
譯文: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2、花褪殘紅青杏小。 —— 宋 · 蘇軾《蝶戀花·春景》
譯文:春天將盡,百花雕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
3、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 宋 · 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譯文:壹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壹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
4、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宋 · 誌南《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譯文:絲絲細雨,淋不濕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艷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飏。
5、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 唐 ·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譯文:“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
10.什麽詩句有杏花村
1、下第歸蒲城墅居
作者: 許渾
失意歸三徑,傷春別九門。薄煙楊柳路,微雨杏花村。
牧豎還呼犢,鄰翁亦抱孫。不知余正苦,迎馬問寒溫。
2、清明
作者: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3、春日北歸舟中有懷
作者: 薛能
盡日繞盤飧,歸舟向蜀門。雨幹楊柳渡,山熱杏花村。
凈鏡空山曉,孤燈極浦昏。邊城不是意,回首未終恩。
4、與友人別
作者: 溫庭筠
半醉別都門,含淒上古原。晚風楊葉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牽離緒,傷春憶晤言。年芳本無限,何況有蘭孫。
5、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
作者: 謝逸
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揚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
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裏外,素光同。
唐代詩人關於杏花村詩句有哪些 1.含有杏花村的詩句有什麽
清明
作者:杜牧
年代: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江城子·題黃州杏花村館驛壁(謝逸)
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揚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
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裏外,素光同。
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蘇軾)
何年顧陸丹青手,畫作《朱陳嫁娶圖》。
聞道壹村惟兩姓,不將門戶買崔盧。
我是朱陳舊使君,(朱陳村,在徐州蕭縣。)
勸耕曾入杏花村。
而今風物那堪畫,縣吏催錢夜打門。
與友人別(溫庭筠)
半醉別都門,含淒上古原。晚風楊葉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牽離緒,傷春憶晤言。年芳本無限,何況有蘭孫。
浣溪沙(無名氏)
碎剪香羅浥淚痕。鷓鴣聲斷不堪聞。馬嘶人去近黃昏。整整斜斜揚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壹番風月更銷魂。
壹萼紅(王沂孫)
翦丹雲。怕江臯路冷,千疊護清芬。彈淚綃單,凝妝枕重,驚認消瘦冰魂。為誰趁、東風換色,任絳雪、飛滿綠羅裙。吳苑雙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門。欲寄故人千裏,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玉管難留,金樽易泣,幾度殘醉紛紛。謾重記、羅浮夢覺,步芳影、如宿杏花村。壹樹珊瑚淡月,獨照黃昏。
下第歸蒲城墅居(許渾)
失意歸三徑,傷春別九門。薄煙楊柳路,微雨杏花村。
牧豎還呼犢,鄰翁亦抱孫。不知余正苦,迎馬問寒溫。
春日北歸舟中有懷(薛能)
盡日繞盤飧,歸舟向蜀門。雨幹楊柳渡,山熱杏花村。
凈鏡空山曉,孤燈極浦昏。邊城不是意,回首未終恩。
滿庭芳(周邦彥)
山崦籠春,江城吹雨,暮天煙淡雲昏。酒旗漁市,冷落杏花村。蘇小當年秀骨,縈蔓草、空想羅裙。潮聲起,高樓噴笛,五兩了無聞。淒涼,懷故國,朝鐘暮鼓,十載紅塵。似夢魂迢遞,長到吳門。聞道花開陌上,歌舊曲、愁殺王孫。何時見、□□喚酒,同倒甕頭春。
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
唐·溫庭筠《經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詩)
疏疏晴雨弄斜陽,憑欄久,墻外杏花香
宋·曹組《小重山》
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宋·釋誌南《絕句》
2.有關描寫杏花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杏花的詩句
1、燕子不歸春事晚,壹汀煙雨杏花寒。——唐·戴叔倫《蘇溪亭》
2、知有杏園無路入,馬前惆悵滿枝紅。——唐·溫庭筠《經李徵君故居》(又作王建詩)
3、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4、桃花爛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為。——宋·陸遊《劍南詩稿·山園雜詠五首》
5、杏子梢頭香蕾破。淡紅褪白胭脂涴。淡紅褪白:淡紅的花色褪成了淺白色。——宋·蘇軾《蝶戀花》
6、杏花未肯無情思,何事行人最斷腸。——唐·溫庭筠《楊柳枝》
7、裙垂竹葉帶,鬢濕杏花煙。——唐·李賀《馮小憐》
8、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霧落五更鐘。——明·陳子龍《山花子》
9、風吹梅蕊鬧,雨紅杏花香。——宋晏殊《臨江仙》
10、獨照影時臨水畔,最含情處出墻頭。——唐·吳融《杏花》
3.唐代詩人杜牧筆下的杏花村位於如今的什麽地方
山西杏花村 在汾陽縣東部,自北朝以來,就以產“汾酒”著名。
山東杏花村 位於水滸英雄故地的梁山腳下,此處杏、桃、柿、梨間植,綿延十余裏,村民散居其中,這便是《水滸傳》中的“十裏杏花村”。
徐州杏花村 在江蘇徐州豐縣,宋朝大文學家蘇軾有《朱陳村嫁娶圖》詩作壹首,詩雲:“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農曾入杏花村。”
湖北杏花村 歷史上也以產酒聞名。有人認為“杜詩”中的“杏花村”,就是指湖北麻城杏花村,理由是杜牧曾任黃州刺史,亦有可能到麻城飲酒。
南京杏花村 位於南京城西南隅新橋西信府河、鳳凰臺壹帶,此處崗巒疊翠,綠色環繞,前臨大江,下為秦淮,歷來是風景名勝之地,又稱“金陵杏花村”。
安徽杏花村 位於貴池縣城之西,素以產酒聞名。據傳,杜牧任池州刺史時,常來飲酒。而且,“清明時節雨紛紛”寫的是江南景色,與安徽貴池天氣相符,所以此處最有可能是杜牧筆下的“杏花村”。
4.杜牧的杏花村詩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晚唐著名詩人杜牧特寫的七絕《清明》,膾炙人口,歷來受人稱道.但詩中的“杏花村”卻眾說紛紜,或雲在山西的汾陽,或雲在安徽的池州貴池.其實,這“杏花村”卻是在齊安(今湖北黃州)的麻城縣古鎮歧亭之旁.歧亭處於洛陽至黃州的要道上,是南朝以來的古城,據光緒三年編輯的《麻城縣誌》載,這裏於宋文帝元熹中置赤亭縣,梁置歧亭縣(為十八蠻縣之壹),“古赤這後為歧亭,在光黃之交,為守淮重鎮.”還載《唐書地理誌》雲:“麻城屬黃州齊安州.”又《讀史方輿紀要》雲:“歧亭在縣西七十裏,齊梁間為歧亭縣,變是蠻縣之壹,今為歧亭鎮.明嘉靖中初高郡丞於此.”《黃州府誌》載:“武德三年,以縣置亭州.又析置陽城縣.八年州廢,歸陽城縣.元和三年(按:應是建中三年,即公元783年)歸入黃岡.建中三年(按:應是元和三年,即公元809年)復置.宋因之.元屬黃州路.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折姜家畈地置黃安縣治.”由此可見,古鎮歧亭歷來是政治、經濟、文化比較集中的地方.現在,仍扼守漢麻公路,處於麻城、新洲(原屬黃岡)、黃陂、紅安四縣交界處.《黃州府誌》還載:“杏花村在歧亭鎮北五裏處,因是交通要道,杜牧過此賦詩,是很自然的事情.
5.描寫杏花的詩句有什麽
杏是中國著名的觀賞樹木,其花色又紅又白,胭脂萬點,花繁姿嬌,占盡春風。
故歷代詩人留下不少名句。如陸遊的“楊柳不遮春色斷,壹枝紅杏出墻頭。”
宋代葉紹翁詩:“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形容花色的要數宋代楊萬裏的詩句:“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
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在配植的描述中有唐代王涯詩句:“萬樹江邊杏,新開壹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碧波中。”宋代王安石詩句:“壹陂春水繞花身,身影妖嬈各占春。
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陽碾作塵。”都是描寫杏樹種在江邊、山坡池邊,既欣賞岸上杏花,也賞水中倒影。
很多詩句都提到杏樹種在庭園的墻邊。清代高士奇作詞句:“誰道梅花早,殘年豈是春?何如艷風日,獨自占芳辰。”
認為殘冬的梅花根本比不上沐浴在春花下艷麗的杏花。
6.含有杏花的詩句有哪些
1、《江神子·杏花村館酒旗風》
宋代:謝逸
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揚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
夕陽樓外晚煙籠。粉香融。淡眉峰。記得年時,相見畫屏中。只有關山今夜月,千裏外,素光同。
2、《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3、《壹萼紅(前題)》
宋代:王沂孫
翦丹雲。怕江臯路冷,千疊護清芬。彈淚綃單,凝妝枕重,驚認消瘦冰魂。為誰趁、東風換色,任絳雪、飛滿綠羅裙。吳苑雙身,蜀城高髻,忽到柴門。
欲寄故人千裏,恨燕支太薄,寂寞春痕。玉管難留,金樽易泣,幾度殘醉紛紛。謾重記、羅浮夢覺,步芳影、如宿杏花村。壹樹珊瑚淡月,獨照黃昏。
4、《陳季常所蓄朱陳村嫁娶圖》
宋代:蘇軾
何年顧陸丹青手,畫作《朱陳嫁娶圖》。
聞道壹村惟兩姓,不將門戶買崔盧。
我是朱陳舊使君,勸耕曾入杏花村。
而今風物那堪畫,縣吏催錢夜打門。
5、《與友人別》
宋代:溫庭筠
半醉別都門,含淒上古原。晚風楊葉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牽離緒,傷春憶晤言。年芳本無限,何況有蘭孫。
7.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古詩是哪個地方
山西汾陽杏花村。
唐代大詩人杜牧壹句經典絕唱:“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使得山西杏花村名揚天下、家喻戶曉,奠定了杏花村在中國千年酒文化中的地位。中國酒與酒文化的發祥地、被譽為“詩酒天下第壹村”的山西汾陽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