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
身如束帛氣如雷,
能使妖魔膽盡催。
壹聲震得人方恐,
回頭相看已化灰。
——《紅樓夢》第22回元春制的燈謎
食殘豆粥掃塵罷,
截筒五尺煨以薪,
節間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將仍疾走。
兒童卻立避其鋒,
當階擊地雷霆吼。
壹聲兩聲百鬼驚,
三聲四聲鬼巢傾。
十聲連百神道寧,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卻拾焦頭疊床底,
猶有余威可驅癘。
——明朝範成大《爆竹行》。《爆竹行》寫得最詳細,詩中寫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過程,如果用來描繪現代人迎新春時的喧鬧景象和內心祈禱,也無不可。
2.描寫春節放炮的詩句1. 白居易《除夜》: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2. 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3. 杜審言《除夜有懷》: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
4. 《紅樓夢》燈謎:壹聲震得人方恐,回頭相看已化灰。
5. 範成大《爆竹行》: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
6. 唐來鵠《早春》: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
7. 謝文翹 《教門新年詞》:通宵爆竹壹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爆竹是中國傳統民俗,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相傳是為了驅趕壹種叫年的怪獸。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除夕夜家家點燃煙火放鞭炮,此時我們會吟誦到詩句“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原文: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註釋
⑴元日:農歷正月初壹,即春節。
⑵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出的響聲。用來驅鬼避邪,後來演變成放鞭炮。壹歲除:壹年已盡。除,逝去。
⑶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壹種習俗,大年初壹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⑷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⑸桃:桃符,古代壹種風俗,農歷正月初壹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
譯文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壹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3...過新年放鞭炮的段古詩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除夜》白居易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
鄉國仍留念,功名已息機。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
——《除夜》白居易
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壹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
燎暗傾時鬥,春通綻處芬。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
——《除夜》曹松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王安石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除夜》文天祥
壹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祇與東君偏故舊。
——《元日 玉樓春》毛滂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拜年》文征明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鳳城新年辭》查慎行
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
興盡聞壺覆,宵闌見鬥橫。還將萬億壽,更謁九重城。
——《除夜有懷》杜審言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愁鬢明朝又壹年。
——《除夜作》高適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裏相思壹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除夜》來鵠
4.描寫春節放鞭炮的詩句白居易《除夜》: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杜審言《除夜有懷》: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
《紅樓夢》燈謎:壹聲震得人方恐,回頭相看已化灰。範成大《爆竹行》: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
唐來鵠《早春》: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謝文翹 《教門新年詞》:通宵爆竹壹聲聲,煙火由來盛帝京爆竹是中國傳統民俗,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相傳是為了驅趕壹種叫年的怪獸。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除夕夜家家點燃煙火放鞭炮,此時我們會吟誦到詩句“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原文:《元日》宋 王安石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註釋⑴元日:農歷正月初壹,即春節。
⑵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出的響聲。用來驅鬼避邪,後來演變成放鞭炮。
壹歲除:壹年已盡。除,逝去。
⑶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壹種習俗,大年初壹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⑷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⑸桃:桃符,古代壹種風俗,農歷正月初壹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
也作春聯。譯文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壹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5.關於春節過年的古詩句大全1、《除夜》
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
2、《新年有感》
錢來蘇
金甌何事告雕殘,此責當塗敢自寬。
遙望中原烽火急,狂流壹柱在延安。
滿地瘡痍不忍看,三邊耕織有余歡。
勤勞無逸能興國,士馬騰歡敵膽寒。
3、《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4、《拜年》
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5、《甲午元旦》
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幹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壹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6、《鳳城新年詞》
黃景仁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壹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6.關於描寫“煙花炮竹”的詩句都有哪些《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壬子除夕》宋 陸遊前村後村燎火明,東家西家爆竹聲。老逢新正幸強健,卻視徂歲何崢嶸!兒時祝身願事主,談笑可使中原清。
豈知壹出踐憂患,歛縮豈復希功名。雪霜滿鬢覺死近,節物到眼空嘆驚。
蠶官社公正暖熱,春盤儺鼓爭施行。蓬門車馬所不至,山僧野叟相逢迎。
嗚呼吾曹見事晚,古俗實在蚩蚩氓。茆檐壹笑語兒子:明當滿舉屠蘇觥。
《辛巳除夕》年代: 當代 作者: 錢鐘書不容燈火盡情明,禁絕千家爆竹聲。幾見世能隨歷換,都來歲尚賺人迎。
老饑驅去無南北,永夜思存遍死生。好辦杯盤歌拊缶,更知何日是升平。
《元日得家書喜》宋 林景熙爆竹聲殘事事新,獨鄰臨鏡尚儒巾。寒窗琴冊燈花曉,衰鬢江湖柏酒春。
道在老天扶客健,書來稚子識家貧。舊山亦有間風月,歸與漁樵作主人。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它千百度。
驀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除日/除夜》宋 朱淑真爆竹聲中臘已殘,紺酥酒暖燭花寒。
朦朧曉色籠春色,便覺風光不壹般。《贈放煙火者》趙孟頫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清晝同。
柳絮飛殘鋪地白,桃花落盡滿階紅。後夜再翻花上錦,不愁零亂向東風。
《生春二十首》唐元稹何處生昡早,昡生稚戲中。 亂騎殘爆竹,爭唾小旋風。
《畬田作》唐劉禹錫何處好畬田,團團縵山腹。 夘色丌見山,孤明星漢間。
如星復如月,俱逐曉風滅。 蒼蒼壹雨後,苕穎如雲發。
巴人拱手吟,耕耨丌關心。 由來得地勢,徂寸有余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