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櫻桃》李世民
華林滿芳景,洛陽遍陽春。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
《尚書宗兄使過詩以奉獻》包佶
洛下交親滿,歸閑意有餘。
《題壽安王主簿池館》蘇颋
洛邑通馳道,韓郊在屬城。
《餞唐永昌》崔日用
洛陽桴鼓今不鳴,朝野鹹推重太平。
《次蘇州》李乂
洛渚問吳潮,吳門想洛橋。
《相和歌辭?董逃行》張籍
洛陽城頭火曈曈,亂兵燒我天子宮。
《北邙行》張籍
洛陽北門北邙道,喪車轔轔入秋草。
2. 關於瑯琊臺的詩句《古風其三》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瑯琊臺。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嶽,揚波噴雲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萊?
徐巿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貽王侍禦出臺掾丹陽》
年代: 唐 作者: 儲光羲
高高瑯琊臺,臺下生菌簵。照車十二乘,光彩不足諭。
既當少微星,復隱高山霧。金丘華陽下,仙伯養晦處。
茅茨對三峰,梧桐開壹路。神溪繞臯陸,樵牧自成趣。
時登青冥遊,若從天江度。墟裏獻薇蕨,群公致衣縷。
深沈復清凈,偃仰視太素。猛獸識賓仆,赪霞知早暮。
峨峨雲龍開,忽有方伯遇。達人無不可,壯誌且馳騖。
融泄長雞鳴,演紛大鵬翥。赤墀高崱屴,壹見如三顧。
禮服正邦祀,刑冠肅王度。三辰明昭代,光啟玄元祚。
章臺收杞梓,太液滿鹓鷺。豐澤耀純仁,八方晏黔庶。
沈沈閶闔起,殷殷蓬萊曙。旌戟儼成行,雞人傳發煦。
翔翼壹如鶚,百辟莫不懼。清廟奉烝嘗,靈山扈鑾輅。
天街時蹴踘,直指宴梐枑。四月純陽初,雷雨始奮豫,
逆星孛皇極,鈇锧靜天步。酆鎬舒曜靈,幹戈藏武庫。
析木增廣運,直道有好惡。回跡清憲臺,傳騎東南去。
列城異疇昔,近餞寡徒禦。纏綿西關道,婉孌新豐樹。
伊洛不敢息,淮河任沿溯。鄉亭茱萸津,先後非疏附。
炎時方怵惕,有若踐霜露。惆悵長岑長,寂寞梁王傅。
紛吾家延州,結友在童孺。岑陽沐天德,邦邑持民務。
躑躅望朝陰,如何復淪誤。牙曠三千裏,擊轅非所慕。
秋濤聯滄溟,舟楫湊北固。江汜日綿眇,朝夕空寐寤。
中洞松栝新,東臯阡陌故。餘輝方焜耀,可以歡邑聚。
南華在濠上,誰辯魏王瓠。登陟芙蓉樓,為我時壹賦。
《寶林寺作》
年代: 唐 作者: 徐浩
茲山昔飛來,遠自瑯琊臺。孤岫龜形在,深泉鰻井開。
越王屢登陟,何相傳詞才。塔廟崇其巔,規模稱壯哉。
禪堂清溽潤,高閣無恢炱。照耀珠吐月,鏗轟鐘隱雷。
揆余久纓弁,末路遭邅回。壹棄滄海曲,六年稽嶺隈。
逝川惜東駛,馳景憐西頹。腰帶愁疾減,容顏衰悴催。
賴居茲寺中,法士多瑰能。洗心聽經論,禮足蠲兇災。
永願依勝侶,清江乘度杯。
3. 清江如練的詩句有那些找到壹首當代名家寫的關於“清江”的唯美山水風光古詩詞名言名句,供參考:
清江清歌
文/李者也
誰揮巨毫潑丹青?畫出清江山水清。
八百余裏展長卷,流至長陽尤為菁。
亦江亦湖亦仙境,湖光山色客欲傾。
武落鐘離二山秀,天柱壹峰沖天嵩。
巴人洞裏覽勝跡,仙家寨內覓仙蹤。
倒影峽間山倒影,瑤池疑落清江中。
註清江,壹部分位於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清江全長800裏,長陽境內300裏。與神農架、武當山、長江三峽齊名,並稱湖北四大甲級旅遊區。清江中下遊隔河巖、高壩洲兩座大型水電站的建成,高峽出平湖,形成108個島嶼。沿途風光眾多,景點數百個,代表性的有武落鐘離山、天柱峰、巴人洞、仙家寨等等。
4. 帶洛字的詩句詞,詩都可以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唐·王灣《次北固山下》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
唐·劉克莊《鶯梭》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宋 歐陽修香車傾壹顧, 驚動洛陽塵。唐·韓愈《李花二首》洛陽城裏春光好, 洛陽才子他鄉老。
唐 韋莊 曾為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宋 歐陽修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唐 李白悠悠洛陽去, 此會在何年。 唐 陳子昂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周易》 驅車策駑馬,遊戲宛與洛。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
《古詩十九首之三》 《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如茨。
韎韐有奭,以作六師。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
君子至止,鞸琫有珌。君子萬年,保其家室。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祿既同。
君子萬年,保其家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