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諸葛亮說過的詩句

關於諸葛亮說過的詩句

1.有關諸葛亮的詩句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遣恨失吞吳。

詠懷古跡五首之四

蜀主征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壹體君臣祭祀同。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庭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書憤

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垢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

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 萬古 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 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 誌決身殲軍務勞

王安石:

《諸葛亮詩》

區區庸蜀文吳魏,不是虛心豈得賢。

陸遊

《宿魚梁驛五鼓起行有感》

投宿漁梁溪繞屋,五更聽雨擁篝爐。少時談舌坐生風,管葛奇才自許同……酒醒頓覺狂堪笑,睡起方知夢本空。它日故人能憶我,葛仙磯畔覓漁翁。

“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自警》)

“尚思忠武公,身任社稷重”(《謁漢昭烈帝惠陵及諸葛公祠廟》)

“壯氣河潼外,雄名管樂間”(《感舊》)

“出師壹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

“千秋有管葛,看鏡汗吾顏”(《晝臥》)

“登堂骨高遺像,千載愧吾顏”(《感舊》)。

2.關於諸葛亮的詩句有那些

五古?讀諸葛武侯傳書 唐?李白

漢道昔雲季,群雄方戰爭。

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壯誌吞鹹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發同衰榮。

托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

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八陣圖 唐?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閣夜 唐?杜甫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詠懷古跡 唐?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書憤 宋?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有感 宋?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風雨燕南老楚囚。

故舊相思空萬裏,妻孥不見滿三秋。

絕憐諸葛隆中意,羸得子長天下遊。

壹死皎然無復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臥龍 明?佚名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

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諸葛亮對聯

淡泊以明誌;

寧靜而致遠。

——羅貫中《三國演義》中賦於諸葛草廬的門聯

駑馬並麒麟;

寒鴉配鸞鳳。

——羅貫中《在國演義》中以除庶之口賦詠諸葛亮

經天緯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計。

——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再以徐庶之口賦詠諸葛亮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清代趙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聯

3.關於三國諸葛亮的詩句

諸葛亮詩歌五古?讀諸葛武侯傳書 唐?李白 漢道昔雲季,群雄方戰爭。

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壯誌吞鹹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發同衰榮。

托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 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八陣圖 唐?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閣夜 唐?杜甫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詠懷古跡 唐?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書憤 宋?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有感 宋?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風雨燕南老楚囚。 故舊相思空萬裏,妻孥不見滿三秋。

絕憐諸葛隆中意,羸得子長天下遊。 壹死皎然無復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臥龍 明?佚名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諸葛亮對聯 淡泊以明誌; 寧靜而致遠。 ——羅貫中《三國演義》中賦於諸葛草廬的門聯 駑馬並麒麟; 寒鴉配鸞鳳。

——羅貫中《在國演義》中以除庶之口賦詠諸葛亮 經天緯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計。 ——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再以徐庶之口賦詠諸葛亮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清代趙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聯 丞相當年曾駐馬; 江山終古此蟠龍。 ——佚名題江蘇省南京清涼山駐馬坡武侯祠 薦公壹掬建業水; 聽我三終梁父吟。

——顧孝廉題江蘇省南京清涼山駐馬坡武侯祠 許先帝馳驅來連吳會; 有儒者氣象上繼伊周。 ——劉忠誠題江蘇省南京清涼山駐馬坡武侯祠 風景依然,名士曾杭衣帶水; 雲霄如在,寓公為集草堂資。

——陳宗濂題江蘇省南京清涼山駐馬坡武侯祠 駐馬此重經,莫問渠天發殘碑,臨硎斷闕; 臥龍如何作,願為我翦除他族,開濟清時。 ——馮夢華題江蘇省南京清涼山駐馬坡武侯祠 慕綸巾羽扇風流,俎豆維新,恍之西蜀祠堂南陽廬舍; 冠鐘阜石城名勝,江山依舊,渺矣吳宮花草晉代衣冠。

——佚名題江蘇省南京清涼山駐馬坡武侯詞 八千余年上下古; 七十二家文字奇。 ——清?顧槐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雲歸大漠隨舒卷; 門對寒流自古今。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龍去崇朝作霖雨; 我來高臥想羲皇。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諸葛大名垂宇宙; 元戎小隊出郊坰。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梁父吟成高士誌; 出師表見老臣心。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真人白水生文敘; 名士青山臥武侯。

——陶澍典諸葛亮題湖南省南陽城樓 旨尋六家,業窺五際; 內學七緯,旁通三微。 ——清?顧嘉蘅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自古宇宙垂名,布衣有幾? 能使山川增色,陋世何妨。

——單家駒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 ——清?顧嘉蘅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器學潛藏,抱膝長吟田父樂; 經綸躍展,鞠躬盡瘁老臣心。

——吳慶桐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庵垂兩千年,問吳宮魏闕安在; 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呂何如。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先生本天下才,世人莫之許也; 數語備當時事,將軍豈有意乎。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德深於眾,名垂青史,江河行地; 功高於世,聲震寰宇,日月經天。 ——佚名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地無論宛襄,有諸葛廬自堪千古; 統並存吳魏,讀隆中對早定三分。

——黃劍三題河南省南陽臥龍崗武侯祠。

4.描寫諸葛亮的詩句有哪些

壹、《蜀相》作者:唐代杜甫1、原句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2、翻譯 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裏尋找?錦城官外翠柏長得郁郁蒼蒼。

碧草映照石階自有壹片春色,黃鸝在密葉間空有美妙歌聲。當年先主屢次向您求教大計,輔佐先主開國扶助後主繼業。

可惜您卻出師征戰病死軍中,嘗使古今英雄感慨淚濕衣襟。3、表達情感 此詩借遊覽古跡,表達了詩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詩中既有尊蜀正統的觀念,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字裏行間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懷。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轉,自然緊湊。

前兩聯記行寫景,灑灑脫脫;後兩聯議事論人,忽變沈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尋找瞻仰到追述回顧,由感嘆緬懷到淚流滿襟,頓挫豪邁,幾度層折。

全詩所懷者大,所感者深,雄渾悲壯,沈郁頓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二、《八陣圖》作者:唐代杜甫1、原句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2、翻譯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3、表達情感 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壹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於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

此詩前二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後二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統壹中國的宏圖大業,表示惋惜。

末句照應開頭,三句照應二句。在內容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絕句中別樹壹格。

三、《詠懷古跡》作者:唐代杜甫1、原句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鄰近,壹體君臣祭祀同。

2、翻譯 劉備出兵伐吳就駐紮在三峽,無奈戰敗歸來去世在永安宮。昔日翠旗飄揚空山浩浩蕩蕩,永安宮湮滅在這荒郊野廟中。

古廟裏杉松樹上水鶴做了巢,每逢節令仍舉行隆重的祭祀。丞相的祠廟就在先王廟臨近,君臣***同享受著禮儀和祭禮。

3、表達情感 詩人稱頌了三國時劉備和諸葛亮君臣壹體的親密關系,抒發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負難展的悲怨之情。作者借村翁野老對劉備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遺跡之流澤。

詩歌先敘劉備進襲東吳失敗而卒於永安宮,繼嘆劉備的復漢大業壹蹶不振,當年的翠旗行帳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覓得蹤跡,玉殿虛無縹緲,松杉棲息水鶴。歌頌了劉備的生前事業,嘆惋大業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間的荒涼景象。

最後贊劉備諸葛亮君臣壹體,千百年受人祭祀,表達了無限敬意,發抒了無限感慨。此詩通過先主廟和武侯祠鄰近的描寫,進而贊頌劉備、諸葛亮君臣際遇、同心壹體,含有作者自己論事被斥,政治理想不能實現,抱負不能施展的感慨。

在藝術描寫上和前幾首又有所不同。全詩平淡自然,寫景狀物形象明朗,以詠古跡為主而隱含詠懷。

四、《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作者:唐代李白1、原句 漢道昔雲季,群雄方戰爭。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壯誌吞鹹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發同衰榮。托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

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2、翻譯 東漢末年,群雄紛起,龍爭虎鬥。

爭王圖霸之業未立,各自割據稱雄。劉備像漢光武壹樣壹挽漢朝之頹運,得到了孔明這條“臥龍”的輔佐。

諸葛亮在南陽之時,親自躬耕於隴畝之中。劉備三顧諸葛亮於臥龍崗茅廬,如魚之得水,叱咤風雲於天下。

諸葛武侯在岷蜀佐助劉備立國,其淩雲攻誌,直吞鹹京。諸葛亮未顯達之時,是誰對他最為贊許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

我也是壹個布衣之士,胸懷報國憂民之情。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這樣的朋友,華發之際同衰***榮。

我們都是寄意於經國濟民,結成了兄弟般的朋友。讓我們的友誼像管仲和樂毅壹樣在歷史上千載傳名。

五、諸葛武侯 作者:宋代:王安石1、原句 慟哭楊顒為壹言,余風今日更誰傳。區區庸蜀支吳魏,不是虛心豈得賢。

2、翻譯 譯文:仰慕英賢怎奈天妒傷心亦挽不回,高風亮節鞠躬盡瘁至斯的精神還有誰堪被贊譽。小小壹個劉蜀怎麽能與吳魏兩個政權同在?若非真誠虛心怎能得此大才輔佐。

5.贊美諸葛亮的詩句

贊美諸葛亮詩歌壹覽!1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

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2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

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壹功!3 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漢川。風伯怒臨新野縣,祝融飛下焰摩天。

4 壹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

5 七星壇上臥龍登,壹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6 周瑜決策取荊州,諸葛先知第壹籌。

指望長江香餌穩,不知暗裏釣魚鉤。7 臥龍南陽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

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8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9 五月驅兵入不毛,月明瀘水瘴煙高。誓將雄略酬三顧,豈憚征蠻七縱勞。

10 為國平蠻統大兵,心存正道合神明。耿恭拜井甘泉出,諸葛虔誠水夜生。

11 羽扇綸巾擁碧幢,七擒妙策制蠻王。至今溪洞傳威德,為選高原立廟堂。

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12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

13 孔明妙算勝孫龐,耿若長星照壹方。進退行兵神莫測,陳倉道口斬王雙。

14 伏弩齊飛萬點星,木門道上射雄兵。至今劍閣行人過,猶說軍師舊日名。

15 谷口風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16 長星昨夜墜前營,訃報先生此日傾。

虎帳不聞施號令,麟臺惟顯著勛名。空余門下三千客,辜負胸中十萬兵。

好看綠陰清晝裏,於今無復雅歌聲!17 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那逢聖主尋。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

托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壹覽淚沾襟。

18 葛先機識魏延,已知日後反西川。錦囊遺計人難料,卻見成功在馬前。

19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20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21 撥亂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

如公全盛德,應嘆古今無!1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只因先主丁寧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2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壹功!3 奸雄曹操守中原,九月南征到漢川。

風伯怒臨新野縣,祝融飛下焰摩天。4 壹天濃霧滿長江,遠近難分水渺茫。

驟雨飛蝗來戰艦,孔明今日伏周郎。5 七星壇上臥龍登,壹夜東風江水騰。

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6 周瑜決策取荊州,諸葛先知第壹籌。指望長江香餌穩,不知暗裏釣魚鉤。

7 臥龍南陽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8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9 五月驅兵入不毛,月明瀘水瘴煙高。

誓將雄略酬三顧,豈憚征蠻七縱勞。10 為國平蠻統大兵,心存正道合神明。

耿恭拜井甘泉出,諸葛虔誠水夜生。11 羽扇綸巾擁碧幢,七擒妙策制蠻王。

至今溪洞傳威德,為選高原立廟堂。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

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12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

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13 孔明妙算勝孫龐,耿若長星照壹方。

進退行兵神莫測,陳倉道口斬王雙。14 伏弩齊飛萬點星,木門道上射雄兵。

至今劍閣行人過,猶說軍師舊日名。15 谷口風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

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16 長星昨夜墜前營,訃報先生此日傾。虎帳不聞施號令,麟臺惟顯著勛名。

空余門下三千客,辜負胸中十萬兵。好看綠陰清晝裏,於今無復雅歌聲!17 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那逢聖主尋。

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托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

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壹覽淚沾襟。18 葛先機識魏延,已知日後反西川。

錦囊遺計人難料,卻見成功在馬前。19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20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21 撥亂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

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嘆古今無。

6.諸葛亮說過的好句

諸葛亮名言名句

1、行兵之要,務攬英雄之心,嚴賞罰之科,總文武之道,操剛柔之術,說禮樂而敦詩書,先仁義而後智勇。

2、兵卒有制,雖庸將未敗;若兵卒自亂,雖賢將危之。

3、外傷則內孤,上惑則下疑;疑則親者不用,惑則視者失度;失度則亂謀,亂謀則國危,國危則不安。

4、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

5、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

6、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持功能而失信。

7、天作時不作而人作,是謂逆時;時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謂逆天;天作時作而人不作,是謂逆人。

8、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敗也;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勝也。

9、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10、臣初奉先帝,資仰憑借、依賴於官,不自治生謀生計。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余饒。

11、天之陰陽,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獲處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敵;不知其士,則不知其敵;不知其敵,每戰必殆。故軍之所擊,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12、高節可以厲俗,孝弟可以揚名,信義可以交友,沈慮可以容眾,力行可以建功,此將之五強也。

7.關於諸葛亮的詩詞

出師壹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提起諸葛亮,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尤其是歷代的詩人和民間都有很多精彩的詩句和對聯來描述其不凡的業績。

過去有這樣壹幅對聯概觀諸葛亮平生業績,倒是非常傳神。也是歷來神化了的觀點。當時的上聯出來後,很久無人對出,幾成“絕對”,過了很長時間才有人對出下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壹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裏,變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早年遊三峽的時候逛白帝城,那有個托孤堂,裏面就有這樣的壹組塑像,描述的就是“草堂托孤”的故事:劉備頭上纏著繃帶奄奄壹息地躺在床上,用手指著跪在地上的兩個小兒子,床的旁邊站列著諸葛亮和壹班大臣。當時的背景是劉備兵敗東吳,蜀國元氣大傷,行將就木的他擔心蜀國的未來和兒子們的安危,也怕孔明奪位,就故意試探說:“如果我的兒子不行的話,丞相可以取而代之”。其實諸葛亮的壹生真是光明磊落的。

詩聖杜甫有壹首五絕描繪諸葛亮和此時情形很恰當: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這首詩前兩句極言諸葛亮之功名,後兩句所說兵敗東吳,遂成千古遺恨。此時,三國的格局已不可能再打破,弱小的蜀國再也無所作為。只能修養生息,以待天時。

看三國每每看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時候總覺得沈悶和傷感,特別是以弱小的蜀國去攻打強大的魏國實在是勉強而為。蜀中大將魏延幾次勸諸葛亮兵出子午谷,可是武侯沒有考慮,我雖然不懂兵法,可也覺得如果老是兵敗的話,應該考慮變換另壹種策略。

再看現代人的觀點:《武侯嘆》/徐文華

七縱七擒強壓弱,六征六敗將非神。

鞠躬盡瘁雕枯朽,徒弄聰明誤蜀人。

初看此詩有點別扭,細細思考壹下,才發現它很新穎,歷來都把諸葛亮當作神壹樣的供奉,他是我們民族智慧的象征,其實裏面有很多的歷史原因,過去的漢家正統和歷來尊劉貶曹的思想都有拔高了諸葛亮的傾向?!不用說三國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可是《武侯嘆》的作者卻很清醒,他提出的觀點讓我們眼睛壹亮。

其實諸葛亮的壹生何嘗不是帶點悲情色彩?過去的那種為主盡忠、士為知己者死的觀念,可以說在諸葛亮身上得到了完完全全的體現。

真正憐惜諸葛亮的是杜甫,他還有兩首七律寫諸葛亮的,對其評價極高。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南宋大詩人陸遊也有詩句: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讓後人留下多少嘆息!假如諸葛亮跟從曹操,歷史又會是怎樣的呢?也許那時的中國早就統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