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荷爾德林的《致命運女神》的理解

荷爾德林的《致命運女神》的理解

《致命運女神》

《致命運女神》表現了作者荷爾德林對詩歌藝術的癡狂,在他的心中,是個超過了壹切,只要詩歌獲得了成功,它就能平靜安詳地進入冥國。

相比這單元其他的幾首外國詩歌我更喜歡荷爾德林的《致命運女神》,從他的詩歌中我看到的是壹個對詩歌藝術執著追求的詩人,他沒有對人生表示極度的不滿,沒有把壹切都歸結於世人不公平的對待,更沒有無病呻吟的敘述自己的痛苦。我看到的是壹個心態平和,只求自己的藝術文學造詣更高的詩人。

他也許內心也正為自己坎坷的人生感到無奈,也在為其他人不平等的眼光感到悲傷。所以他誠心的祈禱,希望命運女神能稍稍偏袒眷顧壹下自己,希望命運女神保佑自己的詩歌獲得成功,即使自己的歌、演奏、琴弦不能陪他壹起入土,但只要有詩歌的陪伴他也就滿足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詩的作者壹樣鐘愛自己的事業,更有甚者奮鬥了壹輩子最後才發現自己獲得成功並不是自己真正想得到的,所以在這點上我覺得作者是幸福的,他有能夠追隨壹生並絕不厭倦的詩歌,並且還熱愛音樂,我想壹個人在自己短暫的壹生中能夠找到自己熱衷且真正適合自己的事業就已經是成功的了,現在作者缺少的應該是施展自己才華的空間。

也許正是因為命運對自己的捉弄使他無法找到適合的解決方式,才使他只能向命運女神祈禱,起碼在心靈上能獲得壹絲安慰,在這個方面他又是不幸的。他於1806年精神失常,他並沒有因找到心靈的寄托——詩歌而獲得幸福的生活,可能他人生的後半段是在別人的嫌棄和冷眼中度過。

壹生為藝術獻身的人中有很多不幸的例子,梵高切去了自己的右耳,拉斐爾英年早逝,米開朗基羅孤獨壹生,還有這首詩的作者荷爾德林。藝術給他們的到底是什麽?在使他們的名聲能夠如雷貫耳的同時,為什麽沒有使他們的性格變得更堅強,能像個普通人壹樣生活。到底是平凡的人生更幸福,還是獲得世人的追捧更幸福。

總之,我對這首詩表達的主題和詩人都很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