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眉山市丹棱縣的古詩句

關於眉山市丹棱縣的古詩句

1.關於眉山的詩詞

峨眉山月歌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勞揮手聽清音。

山行本無雨,空翠濕人衣。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雲擁半嶺雪,花吐壹溪煙。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周流試登覽,絕怪安可悉?青冥倚天開,彩錯疑畫出。泠然紫霞賞,果得錦囊術。

雲間吟瓊簫,石上弄寶瑟。平生有微尚,歡笑自此畢。

煙容如在顏,塵累忽相失。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

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裏長相隨。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我似浮雲殢吳越,君逢聖主遊丹闕。

壹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2.描寫鵝眉山瀑布的詩句啊哦

春,是開啟夢的精靈

輕輕的,悄悄的

伴隨著第壹場雨的飛舞

翩然而至

帶來綠的新意

生命的氣息

夏,是感受希望的天使

旖旎而神奇

和著白花的綻放

蝴蝶的纏綿

輕快的歡唱著

好似人間的天堂

秋,是轉換自然氣息的魔法師

絢爛多變的個性

是秋最美的符號

每壹片飄零的落葉

都是大自然的奇跡

生命的贊歌

冬,是妖嬈嫵媚的雪女

純凈中透著清新

紛紛的雪花

是雪女輕舞的彩綾

是浪漫的飛絮

是新生命即將到來的曙光

3.丹棱縣的歷史沿革

丹棱縣南朝齊明帝時期稱為齊樂郡。

南齊置齊樂縣,後改名洪雅縣。隋開皇十三年(593年)改丹棱縣。據《今縣釋名》:“縣北有赤崖山,高聳赤色有棱,如鳥遊之狀,拱翼縣治,丹棱之名,蓋取諸此。”元並入眉州。明復置(其間曾廢置入眉山縣)。1950年仍為丹棱縣。1959年並入洪雅縣設丹棱區,1962年復置。1997年劃歸新成立的眉山地區管轄。現屬地級眉山市管轄。

1996年,丹棱縣面積448.9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5個鎮、7個鄉:丹棱鎮、楊場鎮、何場鄉、石橋鄉、唐河鄉、王場鄉、順龍鄉、仁美鎮、雙橋鎮、中隆鄉、仁興鄉、張場鎮。縣政府駐丹棱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丹棱縣常住總人口162096人,其中:丹棱鎮29765人,楊場鎮18211人,仁美鎮18089人,雙橋鎮19323人,張場鎮11883人,石橋鄉4457人,唐河鄉10542人,中隆鄉13236人,何場鄉13345人,順龍鄉9930人,仁興鄉9441人,王場鄉3874人。

2004年,丹棱縣轄5個鎮(丹棱、楊場、仁美、雙橋、張場)、7個鄉(中隆、石橋、順龍、唐河、何場、仁興、王場)。

2005年,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14號)和5月12日《眉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丹棱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眉府函[2005]30號):同意丹棱縣撤銷唐河、何場、中隆、王場、仁興5個鄉,擴大4個鎮的行政區域: 將原唐河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丹棱鎮。丹棱鎮政府駐濱河南路129號。 將原何場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楊場鎮。楊場鎮政府駐楊場場。 將原中隆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雙橋鎮。雙橋鎮政府駐雙橋場。 將原王場、仁興2個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張場鎮。張場鎮政府駐張場場。

2005年末,丹棱縣轄5個鎮(丹棱、楊場、仁美、雙橋、張場)、2個鄉(石橋、順龍)。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丹棱縣常住總人口141953人,其中:仁美鎮14090人,丹棱鎮42778人,楊場鎮26596人,雙橋鎮26650人,張場鎮20675人,石橋鄉3761人,順龍鄉7403人。

4.鵝眉山美的詩句

峨眉山月歌 李 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李白胡塵輕拂建章臺,聖主西巡蜀道來。劍壁門高五千尺,石為樓閣九天開。

九天開出壹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華陽春樹號新豐,行入新都若舊宮。柳色未饒秦地綠,花光不減上陽紅。

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地轉錦江成渭水,天回玉壘作長安。

萬國同風***壹時,錦江何謝曲江池。石鏡更明天上月,後宮親得照蛾眉。

濯錦清江萬裏流,雲帆龍舸下揚州。北地雖誇上林苑,南京還有散花樓。

錦水東流繞錦城,星橋北掛象天星。四海此中朝聖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開蜀道置金牛,漢水元通星漢流。天子壹行遺聖跡,錦城長作帝王州。

水綠天青不起塵,風光和暖勝三秦。萬國煙花隨玉輦,西來添作錦江春。

劍閣重關蜀北門,上皇歸馬若雲屯。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

九天開出壹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華陽春樹號新豐,行入新都若舊宮。柳色未饒秦地綠,花光不減上陽紅。

誰道君王行路難,六龍西幸萬人歡。地轉錦江成渭水,天回玉壘作長安。

萬國同風***壹時,錦江何謝曲江池。石鏡更明天上月,後宮親得照蛾眉。

濯錦清江萬裏流,雲帆龍舸下揚州。北地雖誇上林苑,南京還有散花樓。

錦水東流繞錦城,星橋北掛象天星。四海此中朝聖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開蜀道置金牛,漢水元通星漢流。天子壹行遺聖跡,錦城長作帝王州。

水綠天青不起塵,風光和暖勝三秦。萬國煙花隨玉輦,西來添作錦江春。

劍閣重關蜀北門,上皇歸馬若雲屯。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在巴東三峽時,西看明月憶峨眉。月出峨眉照滄海,與人萬裏長相隨。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

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黃金獅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談重玄。

我似浮雲?吳越,君逢聖主遊丹闕。壹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詩詞名: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作者:駱賓王 朝代:唐 體裁:七排 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關恨蜀川。歸雲已落涪江外,還雁應過洛水?。

洛水傍連帝城側,帝宅層甍垂鳳翼。銅駝路上柳千條,金谷園中花幾色。

柳葉園花處處新,洛陽桃李應芳春。妾向雙流窺石鏡,君住三川守玉人。

此時離別那堪道,此日空床對芳沼。芳沼徒遊比目魚,幽徑還生拔心草。

流風回雪儻便娟,驥子魚文實可憐。擲果河陽君有分,貨酒成都妾亦然。

莫言貧賤無人重,莫言富貴應須種。綠珠猶得石崇憐,飛燕曾經漢皇寵。

良人何處醉縱橫,直如循默守空名。倒提新縑成慊慊,翻將故劍作平平。

離前吉夢成蘭兆,別後啼痕上竹生。別日分明相約束,已取宜家成誡勖。

當時擬弄掌中珠,豈謂先摧庭際玉。悲鳴五裏無人問,腸斷三聲誰為續。

思君欲上望夫臺,端居懶聽將雛曲。沈沈落日向山低,檐前歸燕並頭棲。

抱膝當窗看夕兔,側耳空房聽曉雞。舞蝶臨階只自舞,啼鳥逢人亦助啼。

獨坐傷孤枕,春來悲更甚。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錦江中霞似錦。

錦字回文欲贈君,劍壁層峰自糾紛。平江渺渺分清浦,長路悠悠間白雲。

也知京洛多佳麗,也知山岫遙虧蔽。無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長情守期契。

傳聞織女對牽牛,相望重河隔淺流。誰分迢迢經兩歲,誰能脈脈待三秋。

情知唾井終無理,情知覆水也難收。不復下山能借問,更向盧家字莫愁。

朝中措 李劉我生辰在鬥牛中。井路有何功。

運轉峨眉山月,按行雪界天風。歸歟老矣,愁添鬢白,酒借顏紅。

丘壑堪容我輩,軒裳分付諸公。念奴嬌 魏了翁修?人物,元如許、誰把屏星留卻。

弄破峨眉山月影,似作平分消息。卷霧名譚,翳雲長袖,未稱三池客。

且然袖手,人間煩暑方劇。分手未見前期,風前耿耿,目斷斜陽角。

亦欲乘風歸去也,問訊故山猿鶴。?鼓催雞,揮弦送雁,轉首成乖各。

願加稃飯,書來頻寄新作。懷齊己 曇域鬢髯秋景兩蒼蒼,靜對茅齋壹炷香。

病後身心俱淡泊,老來朋友半雕傷。峨眉山色侵雲直,巫峽灘聲入夜長。

猶喜深交有支遁,時時音信到松房。雪 蘇軾君不見峨眉山西雪千裏,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風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凍蟻。紛紛市人爭奪中,誰信言公似贊公。

人間熱惱無處洗,故向西齋作雪峰。我夢扁舟適吳越,長廊靜院燈如月。

開門不見人與牛,(言有詩見寄,雲林下閑看水牯牛。)惟見空庭滿山雪。

因六祖舉太和山語而成頌貴此話大行 黃庭堅峨眉山中老,千頌自成集。持問太和山,鶻臭當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