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黃庭堅《次韻馬荊州》原文與賞析

黃庭堅《次韻馬荊州》原文與賞析

六年絕域夢刀頭,判得南還萬事休。

誰謂石渠劉校尉,來依絳帳馬荊州?

霜髭雪鬢***看鏡,茱糝菊英同送秋。

它日江梅臘前破,還從天際望歸舟。

這首七律是黃山谷五十七歲時在荊南寫的(作者寓所在今湖北沙市)。馬荊州,指荊州知州馬瑊。馬瑊曾贈詩於黃山谷,山谷即依原詩所用韻腳的次序寫了這首和詩。這首詩真實地反映了作者晚年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藝術上又頗能代表他的詩風。

首聯感 *** 彩十分凝重。“六年”,指自己遭逢貶謫,身處逆境之中,已屆六年。“絕域”指邊遠之地。作者於紹聖元年(1094)十二月貶官涪州(州治在今四川涪陵),黔州(州治在今四川彭水)安置,次年正月赴貶所,後又移置戎州(州治在今四川宜賓),至寫此詩時,六年之間政局兩次波動,而作者在這政海的波瀾之中沈淪,度過了壹生中最為艱難的時期。他無日不在想念著自己的親朋故舊,盼望著早日南歸故裏(江西修水)。這壹切都夢魂牽繞,“夢刀頭”便是這種心緒的寫照。西晉王濬為廣漢太守時,曾夜夢三刀懸於梁上,須臾又益壹刀,部下為之解釋說:三刀為“州”字,又益壹者,是兆示將遷官益州。後王濬果為益州刺史。山谷暗用此典,意謂“夢刀頭”為吉兆。又,古時刀頭有環,“環”與“還”諧音,所以“夢刀頭”又具體化為還歸之兆。狀寫出作者身在邊遠之地而夢想還鄉的心情。對於年近花甲的詩人,此時最大的願望又莫過於“南還”,能夠得到這樣的人生結局,便也就萬念皆休了。所以,“判(同‘拚’,甘願之辭。)得南還萬事休”是詩人真實感情的自然流露。

次聯詩意稍有轉折,“誰謂石渠劉校尉,來依絳帳馬荊州?”意思是說,沒想到我這當年的著作郎,如今借居於妳荊州馬太守的治所。這壹聯兩個對偶句用典很精彩,含蘊極富。其壹,“石渠劉校尉”,指西漢劉向。劉向曾在石渠閣講論五經,又曾為中壘校尉。“絳帳馬荊州”,指東漢馬融。馬融曾為南郡(包括荊州壹帶地方)太守,又常坐高堂,施絳紗帳以教生徒。作者巧妙地借用兩位歷史人物來比喻自己和馬瑊的身份:黃庭堅曾為著作郎,故自比劉向;馬瑊姓馬,又為荊州守,故可比作馬融。其貼切如此。其二,這是壹副連珠對,用“誰謂……來依……”的句式緊緊關聯,不可分割。本來,西漢時的劉向居然跑到東漢馬融絳帳中來了,此典豈非用得無理?而冠以“誰謂”二字,便可自圓其說了。而作者實際上所要表達的日夜渴望南歸,如今居然滯留在馬荊州處,“誰謂”的語氣中又不無意外的成分。山谷律詩最講究對偶句的錘煉,這壹聯乍看像是散文句子,細讀方知字字有來歷,有著落,點化故典,生出新意,曲折深蘊,工切有味。

第三聯寫作者與馬荊州的交往和友情:“霜髭雪鬢***看鏡,茱糝菊英同送秋。”是說對鏡而視,***嘆歲月流逝,各自已是鬢髭皆白了。盡管如此,二人友情益篤,重陽佳節之時,茱萸和糝飯,金杯泛菊英,同以茱萸和菊花酒送走金秋。這兩個對偶句對得十分工整,句與句對,壹句之中又自對:“霜髭”對“雪鬢”,“茱糝”對“菊英”。“霜髭雪鬢”又系點化杜牧“前年鬢生雪,今年須帶霜”而成。這些,都屬可耐咀嚼之處。

末聯“它日江梅臘前破,還從天際望歸舟。”表達對馬瑊官滿當歸的祝願和自己的羨慕心情。明年,便是馬瑊荊州任滿的時候,馬是維揚(今揚州)人,由荊州還鄉,是乘船東歸。作者暗用了劉希夷的“潮平見楚甸,天際望維揚”的詩典來比喻荊州、維揚同馬瑊的關系,又寫出了他在明年臘梅初破之時榮歸故裏、家中親人企足而望的情景。“江梅臘前破”乃化用杜甫《江梅》詩“梅蕊臘前破”句,“天際望歸舟”亦系化用謝朓“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詩句而成。王夫之說謝朓的這兩句詩狀寫出壹位盼望親人還歸的女性形象,“隱然壹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山谷這首詩的末聯也正描寫出了同樣的藝術形象,他在此後《次韻中玉早梅二首》中有“梅蕊爭先公不嗔,知公家有似梅人”之句,可知“天際望歸舟”者當是馬瑊家中那位“似梅人”。而且馬瑊官滿當歸之時,作者也將出知太平州(治所在今安徽當塗),可在馬的歸途之中翹首迎接。所以,在這壹形象中又寄寓了作者懷念故友和“判得南還萬事休”的壹種微妙的企羨心情。

黃庭堅壹生坎坷,特別是晚年更多磨難,再加上受到禪家思想的影響,因而往往能看空功名勛業,追求壹種特立獨行的境界。因此,在詩歌創作上有時表現出壹種坦蕩平易、空靈淡泊的意境。這首詩是作者逆境中見轉機之時寫的,但既無痛定思痛之驚嘆,又無欣喜欲狂之放語。他在荊州只是滯留待命,賞古城之秋色,敘朋舊之情誼。首聯說“萬事休”,意在忘卻“六年絕域”的惡夢;領聯敘“來依馬荊州”,透出內心深處的喜悅;頸聯寫“***看鏡”、“同送秋”,是純真感情的流露;末聯擬“望歸舟”,懷著對未來的美好願望。整首詩轉接連貫,語氣親切,筆調從容,給人以淡雅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