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壹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
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壹詩歌體裁。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押韻都有嚴格的要求,講究平瓜對仗。
近體詩包括絕句和律詩。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律詩壹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則稱為長律或排律。
近體詩,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數、句數、平仄、用韻和對仗(絕句可不要求對仗)幾個方面,主要有以下三點:每句必須平仄相間,同聯的兩句必須平仄相對,聯與聯之間必須平仄相粘,即“句內相間,聯內相對,聯間相粘”;律詩除首尾二聯外,中間幾聯例用對仗;壹般來說,詩韻必須押同部到底的平聲韻。
發展歷程
近體詩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歷史時期,湧現壹大批星光熠熠的著名詩人。
1、初唐(高祖至玄宗開元初年,約壹百年)。先有“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突破舊格局,繼有宋之問、沈佺期、杜審言確立詩律。後有陳子昂高倡建安風骨,反對六朝華靡詩風,開創唐詩新途。這壹時期的代表詩人有:上官儀、沈佺期、宋之問、陳子昂、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張九齡等。
2、盛唐(玄宗開元初年至代宗大歷初,約五十年)。主要是以李白所代表的積極浪漫主義成為盛唐詩歌的主流;另有邊塞詩派、田園詩派***同創造盛唐氣象。安史之亂中杜甫以豐富深切的生活經驗、深沈博大的思想情懷及藝術才力,揭露反映社會現實,為唐詩寫下偉大的新頁。這壹時期的代表詩人有:王昌齡、杜甫、王維、孟浩然等。
3、中唐(代宗大歷初年至文宗太和九年,約七十年)。主要是以白居易為代表的新樂府運動為主流。另有韓孟詩派,追求怪誕為務;李賀偏向浪漫主義,好想象、多感傷;而劉長卿及韋應物等人則因不滿現狀,紛紛入隱山林;
又有“大歷十才子”、柳宗元、劉禹錫等人各具特色,呈現異彩紛呈的局面。這壹時期的代表詩人有:劉禹錫、白居易、元稹、張籍、韓愈、孟郊、賈島、李賀、柳宗元、韋應物等。
4、晚唐(文宗開成元年至昭宗天祐三年,約七十年)。主要是以皮日休、杜荀鶴繼承新樂府運動,以現實主義為創作風格。另外李商隱、杜牧等人以憂國憂民的情懷,寄托於綺麗的詩詞中,形成唯美的色彩。這壹時期的代表詩人有:李商隱、杜牧、皮日休、陸龜蒙、溫庭筠、韓偓等。
5、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北宋初期主要是以楊億編輯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西昆體,西昆體以華麗典雅的詩風而風靡壹時。與此同時,隨著柳永、晏殊、歐陽修等詞人先後登上詞壇,詞的創作出現興盛的局面。
到了北宋中期,歐陽修、梅堯臣、蘇舜欽等人發起的詩文革新運動,在唐人天地之外另開壹體,從而開創了宋詩的新局面,宋詩開始形成自身獨特的風格。其後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續出,進壹步鞏固和發展了詩文運動的革新成果,使宋詩風格更趨於成熟、完美。從此以後,唐音、宋調判然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