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貴州雜詠》 明代 楊慎
綺繒纏髻作雕題,鐵距穿鞋學馬蹄。清曉樵斤探虎穴,黃昏汲甕下猿梯。
譯文:用美麗的布條纏繞著發髻在額上刺花紋,穿著鐵制的鞋子學著馬蹄走路。清晨時分樵夫去探虎穴,黃昏的時候老人從長梯下去打水。
2,《次貴州二首 其壹》宋代 李綱
青楓夾道鷓鴣啼,古郡荒涼接島夷。
譯文:道路兩旁長滿楓樹,鷓鴣在不斷的啼叫,以前的縣城連著著小島荒涼無比。
3,《貴州》元代 範梈
離思久不愜,幽情晚旋添。天宜明月獨,山與宿雲兼。
譯文:離開家鄉很久很不舒服,到了晚上思念家鄉的心情更是加深。天色宜人壹輪明月高掛,山峰和雲彩連接在了壹起。
4,《題貴州南山巖》 宋代 曾豐
崒嵂窮頭與漢齊,谽谺深處著招提。
譯文:高山峰頂與天空齊平,山谷深處有很多的沼澤。
5,《到貴州》宋代 趙希邁
涉歷長亭復短亭,兼旬方抵貴州城。江從白鷺飛邊轉,雲在青山缺處生。
譯文:長途跋涉從長亭到短亭,用了二十天的時間才抵達貴州城。白鷺在江面旋轉飛過,白雲在青山空缺處露出來。
2.贊美“貴州山水”的詩詞有哪些1. 《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 宋代:黃庭堅
萬裏黔中壹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臺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2. 《送蕭處士遊黔南》 唐代:白居易
能文好飲老蕭郎,身似浮雲鬢似霜。生計拋來詩是業,
家園忘卻酒為鄉。江從巴峽初成字,猿過巫陽始斷腸。
不醉黔中爭去得,磨圍山月正蒼蒼。
3. 《寄黔州馬常侍》 唐代:白居易
閑看雙節信為貴,樂飲壹杯誰與同。
可惜風情與心力,五年拋擲在黔中。
4. 《黔中酬同院韋判官》 唐代:李頻
平生同所為,相遇偶然遲。各著青袍後,無歸白社期。
江流來絕域,府地管諸夷。聖代都無事,從公且賦詩。
5.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還黔中(得開字)》 唐代:杜甫
大家東征逐子回,風生洲渚錦帆開。青青竹筍迎船出,
日日江魚入饌來。離別不堪無限意,艱危深仗濟時才。
黔陽信使應稀少,莫怪頻頻勸酒杯。
3.贊美“貴州山水”的詩詞有哪些《定風波·次高左藏使君韻》 宋代:黃庭堅萬裏黔中壹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
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臺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送蕭處士遊黔南》 唐代:白居易能文好飲老蕭郎,身似浮雲鬢似霜。生計拋來詩是業, 家園忘卻酒為鄉。
江從巴峽初成字,猿過巫陽始斷腸。 不醉黔中爭去得,磨圍山月正蒼蒼。
《寄黔州馬常侍》 唐代:白居易閑看雙節信為貴,樂飲壹杯誰與同。 可惜風情與心力,五年拋擲在黔中。
《黔中酬同院韋判官》 唐代:李頻平生同所為,相遇偶然遲。各著青袍後,無歸白社期。
江流來絕域,府地管諸夷。聖代都無事,從公且賦詩。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還黔中(得開字)》 唐代:杜甫大家東征逐子回,風生洲渚錦帆開。青青竹筍迎船出, 日日江魚入饌來。
離別不堪無限意,艱危深仗濟時才。 黔陽信使應稀少,莫怪頻頻勸酒杯。
4.有哪些描寫貴州的唐詩宋詞三百首描寫蘇州的詩句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再遊姑蘇玉芝觀唐許渾高梧壹葉下秋初,迢遞重廊舊寄居。
月過碧窗今夜酒,雨昏紅壁去年書。玉池露冷芙蓉淺,瓊樹風高薜荔疏。
明日掛帆更東去,仙翁應笑為鱸魚。 渡吳江唐杜牧堠館人稀夜更長,姑蘇城遠樹蒼蒼。
江湖潮落高樓迥,河漢秋歸廣殿涼。月轉碧梧移鵲影,露低紅草濕螢光。
文園詩侶應多思,莫醉笙歌掩華堂。代諸妓贈送周判官唐白居易妓筵今夜別姑蘇,客棹明朝向鏡湖。
莫泛扁舟尋範蠡,且隨五馬覓羅敷。蘭亭月破能回否,娃館秋涼卻到無?好與使君為老伴,歸來休染白髭須。
吳越懷古唐李遠吳越千年奈怨何,兩宮清吹作樵歌。姑蘇壹敗雲無色,範蠡長遊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轉旆,月依荒樹想嚬蛾。行人欲問西施館,江鳥寒飛碧草多。
送人遊吳唐杜荀鶴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描寫杭州的詩句描寫杭州的詩詞多是圍繞西湖的:如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壹)蘇軾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描寫西湖的平湖秋月: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木蘭花慢(別西湖兩詩僧)嫩寒催客棹,載酒去、載詩歸。 正紅葉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
三生溪橋話別,悵薜蘿、猶惹翠雲衣。不似今番醉夢,帝城幾度斜暉。
鴻飛。煙水彌彌。
回首處,只君知。念吳江鷺憶,孤山鶴怨,依舊東西。
高峰夢醒雲起,是瘦吟、窗底憶君時。何日還尋後約,為余先寄梅枝。
西湖十詠(探春 蘇堤春曉)上苑烏啼,中洲鷺起,疏鐘才度雲窈。 篆冷香篝,燈微塵幌,殘夢猶吟芳草。
搔首卷簾看,認何處、六橋煙柳。翠橈才艤西泠,趁取過湖人少。
掠水風花繚繞。還暗憶年時,旗亭歌酒。
隱約春聲,鈿車寶勒,次第鳳城開了。惟有踏青心,縱早起、不嫌寒峭。
畫闌閑立東風,舊紅誰掃。〖送客之杭〗選自:《全唐詩》 作者:牟融西風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暫留。
帆帶夕陽投越浦,心隨明月到杭州。風清聽漏驚鄉夢,燈下聞歌亂別愁。
懸想到杭州興地,尊前應與話離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裏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5.形容“貴陽”的句子有哪些(1)貴陽市壹座位於山裏的城市,全市接近壹半的面積被森林覆蓋,無論妳在哪裏都能看到綠色的山,可謂是開門見山啊!大雨過後的山就更清爽了,看著這山令人心曠神怡,陽光照在這雨後的山上也就顯現出壹種生命的活力,壹種綠的生命,壹種既勃勃的象征。
可謂綠的開朗,綠的活潑,綠的多姿多彩。不時從山上吹出壹陣陣涼爽的涼風,涼風撫摸著人們的臉頰,傳送著綠色的清香。
(2)騰雲駕霧黔南行,暮色俯覽築林城。華燈點點繁星閃,車流蛇婉舞金龍。
地上瀑河地下洞,翠峰疊連郁蔥蘢,人走車行林間過,桂香醉客雲霧中。時陰時雨時兒晴,路濕物潤不泥濘,春夏秋爽冬無冰,避暑休閑養神靈。
(3)在祖國大西南,海拔2000米左右的雲貴高原上,有壹個四周環山的省會城市,叫貴陽。我的幼年,青年時代都與她息息相關。
貴州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壹,數十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黔西觀音洞文化、興義貓貓洞文化。貴州又是壹片神奇的土地。
說它神奇,是今人還解不開其中謎團。神秘的夜郎國便是其中之壹。
(4)走進貴陽市中區的“天然氧吧”,迎面吹來,黔靈山風陣陣的清涼,獼猴在跳躍,小鳥在歌唱,雲煙深處的弘福寺裏香客如雲,山那邊的黔靈湖上早有人蕩起雙槳,十裏桃花掩映下的花溪水靜靜地流淌,像壹個清純無比的姑娘,清風細柳述說著當年巴金和蕭姍,在這裏度過的蜜月時光,幾步花圃幾農田勾畫出,壹派世外桃園的景象,波光粼粼的紅楓湖似高原明珠,漁舟唱晚,百鳥飛翔 ,湖中小島星羅棋布,民族風雨樓傳來歡聲笑語,侗族大歌在湖光山色裏回蕩。(5)貴陽的花溪公園是壹個由水而名聞的地方,壹進花溪向四周壹瞧,妳準能看見小溪和小河,花溪公園是壹個美麗而又幽靜的地方,漫步在幽靜的小路上,閉上雙眼聽聽清脆的鳥叫,聽聽風吹樹葉的沙沙聲,格外令人心爽,花溪的水很綠很涼,走進涼冽冽的水裏,壹股清涼感立刻傳過妳的全身,妳壹定壹走進去就不想出來了。
玩累了可以去吃花溪牛肉面,娃娃絲,臭豆腐等等。雖然這不是有名小吃,但壹定讓妳吃得巴適,辣的過癮。
(6)貴陽市烏當區有個貴陽市最大的廣場。這個建於2003年的振華廣場中有壹組由夜郎柱,夜郎王出世,虎神門,銅柄鐵劍柱,夜郎史實鑄銅透雕,夜郎史料和詩詞書法集粹,按出土文物放大復制的銅車馬、幹欄屋、夜郎鼓,逐水邀月、牂牁竹海等藝術造型以及用夜郎時期出土文物形狀和紋樣制作的潔具和桌凳所構成的夜郎文化長廊。
其“夜郎文化長廊銘”寫到:夜郎文化長廊用藝術詮釋學術,以具象演繹抽象,把不確定性和神秘感凝固為形象,使撲朔迷離的夜郎史實和文脈再現,為振華廣場註入了厚重的歷史文化靈魂。(7)我本以為貴陽也如北方城市般大氣荒蕪,不想它也似生活在南方,終身水煙彌漫的溫婉人,榮光瀲灩,柳腰裙兒蕩,看不盡的是旖旎擾人的春光。
遊花溪的那天,天空飄起了微雨,瀟瀟煙雨迷蒙,將花溪變成壹幅淺淡的畫,不遠處的島嶼和青山,都籠罩在白蒙蒙的霧氣裏,剎時間飛出壹只野鴨,松竹倒影,垂釣也怡然。細吟又像壹首詩,婉轉音流,似醒似醉,意境飄搖。
(8)貴陽還恁借山環水繞、跌宕多姿、風姿綽約的地域景觀,多渠道、多方面廣納資金,開發新的風景區。主要為:南江峽谷、紫江地縫等壹批景點,其中預計投資10億元以上的息烽西望山、烏江峽兩個景區有望打造為世界壹流景區。
西望山以神奇秀美的自然風光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著稱,自明末清初由語嵩和尚開山以來,香火日盛,迄今已逾350多年的歷史。烏江峽景區是以自然景觀為依托,以紅軍突破烏江的傳統革命教育題材為主線,讓遊客在觀賞景區的同時觸摸歷史,重溫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探索自然界的神秘。
(9)走在貴陽青巖古鎮的石板路上,我打量著街邊古色古香的老房,店鋪裏的手工藝品琳瑯滿目,品種繁多的青巖小吃,讓遊人的舌間唾液流淌,趙公祠裏,貴州第壹個狀元趙以炯,仿佛還在挑燈夜讀,古鎮的明城墻上,回蕩著,金戈鐵馬的聲響 ,東山坡上的陽明祠古木參天,靜若禪房,王陽明仿佛從歷史的風雨中走來,龍場石洞孕育出石破天驚的思想 ,“知行合壹”的心學正果讓全世界仰望,清末“貴州剪辮第壹人”平剛 ,最先提議創立京師大學堂的李端棻,還有黃齊生、姚華、任可澄……貴陽歷史文化名人如群星閃耀,各領風騷。(10)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
而素有“避暑之都”、“森林之城”美譽的貴陽就是我美麗可愛的家鄉。中國古代以山北為陰,山南為陽。
“貴陽”因城區位於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貴陽盛產竹子,以制作樂器“築”為主,因“竹”與“築”諧音,故貴陽簡稱“築”。
貴陽市位於祖國西南部的雲貴高原上,這裏風光秀美、氣候宜人,是旅行遊玩的好地方。貴陽在貴州省的中部,是貴州的省會城市。
(11)貴陽從前叫貴州;明永樂十壹年設布政使司,貴州改為省稱;從前的貴州取了壹個“貴山之陽”的意思,才有了今天的貴陽。劉伯溫預言“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其依據是“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這裏,顯然“山”是“水”之源,“山”比“水”更重要。
這幾句歌謠應該是劉伯溫預言。
6.關於贊美龍裏的標語為您奉上,請參考:
1、簡介:
龍裏縣位於黔中腹地,隸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貴陽市的東大門和黔南州的北大門。據《貴州圖經新誌》記載,龍裏取境內龍架山之龍,鄉裏之裏,而得“龍裏”之名。全縣總面積1521平方公裏,轄5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167個村(社區),居住著漢、布依、苗等20余個民族,總人口22.63萬,少數民族占41%左右。海拔最高點1775米,最低點770米。縣城海拔1080米。
2、相關標語;
走進龍裏,感受龍的故鄉;
感受龍文化,請到龍裏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