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李白《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原文選段:
漢道昔雲季,群雄方戰爭。
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釋義:
東漢末年,群雄紛起,龍爭虎鬥。爭王圖霸之業未立,各自割據稱雄。劉備像漢光武壹樣壹挽漢朝之頹運,得到了孔明這條“臥龍”的輔佐。諸葛亮在南陽之時,親自躬耕於隴畝之中。
2、唐代:王質《八聲甘州·讀諸葛武侯傳》
原文選段:
過隆中、桑柘倚斜陽,禾黍戰悲風。世若無徐庶,更無龐統,沈了英雄。本計東荊西益,觀變取奇功。轉盡青天粟,無路能通。
他日雜耕渭上,忽壹星飛墮,萬事成空。使壹曹三馬,雲雨動蛟龍。看璀璨、出師壹表,照乾坤、牛鬥氣常沖。千年後,錦城相吊,遇草堂翁。
釋義:
經過隆中,斜陽下的桑麻綠油油的,秋風高歌,非常淒涼。假如世上沒有徐庶則壹定沒有龐統,這些夭折的英雄們。本來謀劃攻取荊門,靜靜等待他們的戰功。在栗地中轉悠了壹圈,竟然發現沒有了道路。
當年在渭地屯兵的諸葛,忽然壹顆彗星降落,他的壹切的謀劃都成了空談。曹氏大權被司馬氏家掌握,司馬氏集團如蛟龍之逢雲雨,順順當當地發展壯大。欣賞出師表這樣光彩照人,牛氣沖天的作品。等過了數千年之後,我在草廬旁憑吊,看到堂前有壹老翁。
3、唐代:杜甫《蜀相》
原文選段: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釋義:
去那裏找尋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國都外那柏樹最茂密的地方。綠草照映著臺階自當體現春色,樹上的黃鸝隔枝空對婉轉鳴唱。決斷天下的先主曾經三顧茅廬拜訪,幫助兩朝開國與繼業忠誠滿腔。惋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常使歷代豪傑們對此涕淚滿裳!
4、唐代:杜甫《八陣圖》
原文選段: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釋義:
在三國鼎立的時間妳就創建了蓋世的勞績,八陣圖的創造使妳名聲大噪。東流的滔滔江水推不走妳布下陣的石頭,只惋惜沒有戰勝吳國造成了千古的遺恨。
5、唐代:李商隱《籌筆驛》
原文選段: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釋義:
魚鳥猶疑是驚畏丞相的嚴明軍令,風雲常常護著他軍壘的藩籬欄柵。
諸葛亮徒然在這裏揮筆運籌劃算,後主劉禪最終卻乘坐郵車去投降。
2.有關諸葛亮的詩句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遣恨失吞吳。
詠懷古跡五首之四
蜀主征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壹體君臣祭祀同。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登樓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庭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書憤
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垢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杜甫:
《詠懷古跡五首》
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 萬古 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 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 誌決身殲軍務勞
王安石:
《諸葛亮詩》
區區庸蜀文吳魏,不是虛心豈得賢。
陸遊
《宿魚梁驛五鼓起行有感》
投宿漁梁溪繞屋,五更聽雨擁篝爐。少時談舌坐生風,管葛奇才自許同……酒醒頓覺狂堪笑,睡起方知夢本空。它日故人能憶我,葛仙磯畔覓漁翁。
“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自警》)
“尚思忠武公,身任社稷重”(《謁漢昭烈帝惠陵及諸葛公祠廟》)
“壯氣河潼外,雄名管樂間”(《感舊》)
“出師壹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
“千秋有管葛,看鏡汗吾顏”(《晝臥》)
“登堂骨高遺像,千載愧吾顏”(《感舊》)。
3.關於諸葛亮的詩詞出師壹表真名世, 千載誰堪伯仲間!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提起諸葛亮,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尤其是歷代的詩人和民間都有很多精彩的詩句和對聯來描述其不凡的業績。
過去有這樣壹幅對聯概觀諸葛亮平生業績,倒是非常傳神。也是歷來神化了的觀點。當時的上聯出來後,很久無人對出,幾成“絕對”,過了很長時間才有人對出下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壹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裏,變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早年遊三峽的時候逛白帝城,那有個托孤堂,裏面就有這樣的壹組塑像,描述的就是“草堂托孤”的故事:劉備頭上纏著繃帶奄奄壹息地躺在床上,用手指著跪在地上的兩個小兒子,床的旁邊站列著諸葛亮和壹班大臣。當時的背景是劉備兵敗東吳,蜀國元氣大傷,行將就木的他擔心蜀國的未來和兒子們的安危,也怕孔明奪位,就故意試探說:“如果我的兒子不行的話,丞相可以取而代之”。其實諸葛亮的壹生真是光明磊落的。
詩聖杜甫有壹首五絕描繪諸葛亮和此時情形很恰當: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這首詩前兩句極言諸葛亮之功名,後兩句所說兵敗東吳,遂成千古遺恨。此時,三國的格局已不可能再打破,弱小的蜀國再也無所作為。只能修養生息,以待天時。
看三國每每看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時候總覺得沈悶和傷感,特別是以弱小的蜀國去攻打強大的魏國實在是勉強而為。蜀中大將魏延幾次勸諸葛亮兵出子午谷,可是武侯沒有考慮,我雖然不懂兵法,可也覺得如果老是兵敗的話,應該考慮變換另壹種策略。
再看現代人的觀點:《武侯嘆》/徐文華
七縱七擒強壓弱,六征六敗將非神。
鞠躬盡瘁雕枯朽,徒弄聰明誤蜀人。
初看此詩有點別扭,細細思考壹下,才發現它很新穎,歷來都把諸葛亮當作神壹樣的供奉,他是我們民族智慧的象征,其實裏面有很多的歷史原因,過去的漢家正統和歷來尊劉貶曹的思想都有拔高了諸葛亮的傾向?!不用說三國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可是《武侯嘆》的作者卻很清醒,他提出的觀點讓我們眼睛壹亮。
其實諸葛亮的壹生何嘗不是帶點悲情色彩?過去的那種為主盡忠、士為知己者死的觀念,可以說在諸葛亮身上得到了完完全全的體現。
真正憐惜諸葛亮的是杜甫,他還有兩首七律寫諸葛亮的,對其評價極高。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南宋大詩人陸遊也有詩句: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讓後人留下多少嘆息!假如諸葛亮跟從曹操,歷史又會是怎樣的呢?也許那時的中國早就統壹了!
4.描寫諸葛亮的詩句有哪些壹、《蜀相》作者:唐代杜甫1、原句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2、翻譯 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裏尋找?錦城官外翠柏長得郁郁蒼蒼。
碧草映照石階自有壹片春色,黃鸝在密葉間空有美妙歌聲。當年先主屢次向您求教大計,輔佐先主開國扶助後主繼業。
可惜您卻出師征戰病死軍中,嘗使古今英雄感慨淚濕衣襟。3、表達情感 此詩借遊覽古跡,表達了詩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以及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詩中既有尊蜀正統的觀念,又有才困時艱的感慨,字裏行間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懷。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轉,自然緊湊。
前兩聯記行寫景,灑灑脫脫;後兩聯議事論人,忽變沈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尋找瞻仰到追述回顧,由感嘆緬懷到淚流滿襟,頓挫豪邁,幾度層折。
全詩所懷者大,所感者深,雄渾悲壯,沈郁頓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二、《八陣圖》作者:唐代杜甫1、原句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2、翻譯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
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3、表達情感 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壹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於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
此詩前二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後二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統壹中國的宏圖大業,表示惋惜。
末句照應開頭,三句照應二句。在內容上,既是懷古,又是抒懷,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絕句中別樹壹格。
三、《詠懷古跡》作者:唐代杜甫1、原句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鄰近,壹體君臣祭祀同。
2、翻譯 劉備出兵伐吳就駐紮在三峽,無奈戰敗歸來去世在永安宮。昔日翠旗飄揚空山浩浩蕩蕩,永安宮湮滅在這荒郊野廟中。
古廟裏杉松樹上水鶴做了巢,每逢節令仍舉行隆重的祭祀。丞相的祠廟就在先王廟臨近,君臣***同享受著禮儀和祭禮。
3、表達情感 詩人稱頌了三國時劉備和諸葛亮君臣壹體的親密關系,抒發了自己不受重用抱負難展的悲怨之情。作者借村翁野老對劉備諸葛亮君臣的祭祀,烘托其遺跡之流澤。
詩歌先敘劉備進襲東吳失敗而卒於永安宮,繼嘆劉備的復漢大業壹蹶不振,當年的翠旗行帳只能在空山想象中覓得蹤跡,玉殿虛無縹緲,松杉棲息水鶴。歌頌了劉備的生前事業,嘆惋大業未成身先去,空留祠宇在人間的荒涼景象。
最後贊劉備諸葛亮君臣壹體,千百年受人祭祀,表達了無限敬意,發抒了無限感慨。此詩通過先主廟和武侯祠鄰近的描寫,進而贊頌劉備、諸葛亮君臣際遇、同心壹體,含有作者自己論事被斥,政治理想不能實現,抱負不能施展的感慨。
在藝術描寫上和前幾首又有所不同。全詩平淡自然,寫景狀物形象明朗,以詠古跡為主而隱含詠懷。
四、《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作者:唐代李白1、原句 漢道昔雲季,群雄方戰爭。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壯誌吞鹹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發同衰榮。托意在經濟,結交為弟兄。
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2、翻譯 東漢末年,群雄紛起,龍爭虎鬥。
爭王圖霸之業未立,各自割據稱雄。劉備像漢光武壹樣壹挽漢朝之頹運,得到了孔明這條“臥龍”的輔佐。
諸葛亮在南陽之時,親自躬耕於隴畝之中。劉備三顧諸葛亮於臥龍崗茅廬,如魚之得水,叱咤風雲於天下。
諸葛武侯在岷蜀佐助劉備立國,其淩雲攻誌,直吞鹹京。諸葛亮未顯達之時,是誰對他最為贊許呢,就是博陵的崔州平。
我也是壹個布衣之士,胸懷報國憂民之情。在晚年遇到了您二位像崔州平和崔瑗這樣的朋友,華發之際同衰***榮。
我們都是寄意於經國濟民,結成了兄弟般的朋友。讓我們的友誼像管仲和樂毅壹樣在歷史上千載傳名。
五、諸葛武侯 作者:宋代:王安石1、原句 慟哭楊顒為壹言,余風今日更誰傳。區區庸蜀支吳魏,不是虛心豈得賢。
2、翻譯 譯文:仰慕英賢怎奈天妒傷心亦挽不回,高風亮節鞠躬盡瘁至斯的精神還有誰堪被贊譽。小小壹個劉蜀怎麽能與吳魏兩個政權同在?若非真誠虛心怎能得此大才輔佐。
5.關於諸葛亮的古詩提起諸葛亮,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尤其是歷代的詩人和民間都有很多精彩的詩句和對聯來描述其不凡的業績。
過去有這樣壹幅對聯概觀諸葛亮平生業績,倒是非常傳神。也是歷來神化了的觀點。
當時的上聯出來後,很久無人對出,幾成“絕對”,過了很長時間才有人對出下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壹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裏,變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早年遊三峽的時候逛白帝城,那有個托孤堂,裏面就有這樣的壹組塑像,描述的就是“草堂托孤”的故事:劉備頭上纏著繃帶奄奄壹息地躺在床上,用手指著跪在地上的兩個小兒子,床的旁邊站列著諸葛亮和壹班大臣。
當時的背景是劉備兵敗東吳,蜀國元氣大傷,行將就木的他擔心蜀國的未來和兒子們的安危,也怕孔明奪位,就故意試探說:“如果我的兒子不行的話,丞相可以取而代之”。其實諸葛亮的壹生真是光明磊落的。
詩聖杜甫有壹首五絕描繪諸葛亮和此時情形很恰當: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這首詩前兩句極言諸葛亮之功名,後兩句所說兵敗東吳,遂成千古遺恨。此時,三國的格局已不可能再打破,弱小的蜀國再也無所作為。
只能修養生息,以待天時。 看三國每每看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時候總覺得沈悶和傷感,特別是以弱小的蜀國去攻打強大的魏國實在是勉強而為。
蜀中大將魏延幾次勸諸葛亮兵出子午谷,可是武侯沒有考慮,我雖然不懂兵法,可也覺得如果老是兵敗的話,應該考慮變換另壹種策略。 再看現代人的觀點:《武侯嘆》/徐文華 七縱七擒強壓弱,六征六敗將非神。
鞠躬盡瘁雕枯朽,徒弄聰明誤蜀人。 初看此詩有點別扭,細細思考壹下,才發現它很新穎,歷來都把諸葛亮當作神壹樣的供奉,他是我們民族智慧的象征,其實裏面有很多的歷史原因,過去的漢家正統和歷來尊劉貶曹的思想都有拔高了諸葛亮的傾向?!不用說三國是壹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可是《武侯嘆》的作者卻很清醒,他提出的觀點讓我們眼睛壹亮。
其實諸葛亮的壹生何嘗不是帶點悲情色彩?過去的那種為主盡忠、士為知己者死的觀念,可以說在諸葛亮身上得到了完完全全的體現。 真正憐惜諸葛亮的是杜甫,他還有兩首七律寫諸葛亮的,對其評價極高。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壹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誌決身殲軍務勞。 南宋大詩人陸遊也有詩句: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讓後人留下多少嘆息!假如諸葛亮跟從曹操,歷史又會是怎樣的呢?也許那時的中國早就統壹了! 《諸葛廟》——唐·杜甫久遊巴子國,屢入武侯祠。
竹日斜虛寢,溪風滿薄帷。君臣當***濟,賢聖亦同時。
翊戴歸先主,並吞更出師。蟲蛇穿畫壁,巫覡醉蛛絲。
欻憶吟梁父,躬耕也未遲。《諸葛武侯廟》——唐·章孝標木牛零落陣圖殘,山姥燒錢古柏寒。
七縱七擒何處在,茅花櫪葉蓋神壇。《諸葛武侯》——宋·王安石漢日落西南,中原壹星黃。
群盜伺昏黑,聯翩各飛揚。武侯當此時,龍臥獨摧藏。
掉頭梁甫吟,羞與眾爭光。邂逅得所從,幅巾起南陽。
崎嶇巴漢間,屢以弱攻強。暉暉若長庚,孤出照壹方。
勢欲起六龍,東回出扶桑。惜哉淪中路,怨者為悲傷。
豎子祖余策,猶能走強梁。《諸葛武侯》——宋·王安石慟哭楊顒為壹言,余風今日更誰傳。
區區庸蜀支吳魏,不是虛心豈得賢。《遊諸葛武侯書臺》——宋·陸遊沔陽道中草離離,臥龍往矣空遺祠。
當時典午稱猾賊,氣喪不敢當王師。定軍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風想像梁甫吟,尚憶幡然答三顧。出師壹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
世上俗錦寧辦此,高臺當日讀何書?《謁諸葛丞相廟》——宋·陸遊漢中四百天所命,老賊方持太阿柄。區區梁益豈足支,不忍安坐觀異姓。
遺民亦知王室在,閏位那幹天統正。公雖已沒有神靈,猶假賊手誅鍾鄧。
前年我過沔陽祠,再拜奠俎衰淚迸。潔齋請作送迎詩,精忠大義神其聽!《諸葛丞相廟》——唐·武少儀執簡焚香入廟門,武侯神象儼如存。
因機定蜀延衰漢,以計連吳振弱孫。欲盡智能傾僭盜,善持忠節轉庸昏。
宣王請戰貽巾幗,始見才吞亦氣吞。《八陣磧》——宋·蘇軾平沙何茫茫,仿佛見石蕝。
縱橫滿江上,歲歲沙水嚙。孔明死已久,誰復辨行列。
神兵非學到,自古不留訣。至人已心悟,後世徒妄說。
自従漢道衰,蜂起盡奸傑。英雄不相下,禍難久連結。
驅民市無煙,戰野江流血。萬人賭壹擲,殺盡如沃雪。
不為久遠計,草草常無法。孔明最後起,意欲掃群孽。
崎嶇事節制,隱忍久不決。誌大遂成迂,歲月去如瞥。
六師紛未整,壹旦英氣折。惟余八陣圖,千古壯夔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