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地獄之門》的文學淵源是但丁的《神曲》。
1880年,羅丹還只是壹位頗有前景但鮮有名氣的雕塑家,他受命為裝飾藝術博物館創作壹個宏偉大門。羅丹在構思這件作品時首先想到的吉貝爾蒂為佛羅倫薩洗禮堂所作的青銅浮雕大門“天堂之門”。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這項工作中,繪制並塑造了取材於但丁《神曲》中的大量主題。
在但丁?阿利蓋利(Dante Alighieri)於十四世紀初創作的這篇長詩中,他描繪了自己在地獄、煉獄和天堂的旅行。就像羅丹之前的許多羅曼藝術家壹樣,羅丹對充斥著受苦受難生靈的地獄充滿了興趣,而忽略了其它兩部分,只著重表現最黑暗的部分--地獄。
擴展資料:
羅丹自40歲開始創作《地獄之門》,每天工作達16小時之多,歷時37年,直到1917年去世為止。盡管如此投入,但他卻認為自己沒有很出色地表現出《地獄之門》的意境。羅丹的這件巨制,具有很強的敘事性,他的雕塑強調觸覺手感,這與之前的歐洲古典藝術傳統有著很大的不同。
《地獄之門》迸發了羅丹對於空間想象和營造的創造力,使得這件由187個人體構成的雕塑空間充滿深度。在這個維度中,擁擠不堪的生命在墮於地獄,他們竭力地掙紮著,但卻無濟於事,滑墜不止。
整個作品富有動感,起位不同的浮雕仿佛是從背景後面竄出,幻影錯綜,充溢著壹股陰郁之氣。
百度百科-地獄之門
鳳凰網-羅丹與他的雕塑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