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榆林的詩句

關於榆林的詩句

1. 描寫榆林的詩句

《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

年代: 唐 作者: 盧綸

白須宗孫侍坐時,願持壽酒前致詞。鄙詞何所擬,

請自邊城始。邊城貴者李將軍,戰鼓遙疑天上聞。

屯田布錦周千裏,牧馬攢花溢萬群。白雲本是喬松伴,

來繞青營復飛散。三聲畫角咽不通,萬裏蓬根壹時斷。

豐州聞說似涼州,沙塞晴明部落稠。行客已去依獨戍,

主人猶自在高樓。夢親旌旆何由見,每阻清風壹回面。

洞裏先生那怪遲,人天無路自無期。砂泉丹井非同味,

桂樹榆林不並枝。吾翁致身殊得計,地仙亦是三千歲。

莫著戎衣期上清,東方曼倩逢人輕。

2. 描寫榆林的詩句有哪些

1、《襄邑道中》宋代:陳與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裏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譯文:兩岸原野落花繽紛,隨風飛舞,連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紅色,船帆趁順風,壹路輕揚,沿著長滿榆樹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離京城百裏以外的地方。

躺在船上望著天上的雲 ,它們好像都紋絲不動,卻不知道雲和我都在向東行前進。2、《晚春二首·其壹》唐代: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譯文: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紛紛爭奇鬥艷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

3、《洛橋晚望》唐代:孟郊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譯文:天津橋下的冰剛結不久,洛陽的大道上便幾乎沒了行人。葉落枝禿的榆柳掩映著靜謐的樓臺亭閣,萬籟俱寂,悄無人聲。

在明靜的月光下,壹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皚皚白雪。4、《出居庸關》清代:朱彜尊居庸關上子規啼,飲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只隔數峰西。譯文:居庸關上,杜鵑啼鳴,驅馬更行,峰回路轉,在暮靄四起中,忽遇壹帶山泉,從峰崖高處曲折來瀉,頓令人驚喜不已:在這塞外的山嶺間,竟也有南國般清冽的泉流,正可放馬壹飲,聊解旅途之渴。

站在潺潺的山泉畔,遙看蒼茫的遠夭,又見壹輪紅日,正沈向低低的地平線。那猶未斂盡的余霞,當還將遠遠近近的山影,輝映得明熒如火。

此刻,峰影如燃的西天,還沐浴在壹派莊嚴肅穆的落日余霞中。回看北天,卻又灰雲蒙黎。

透過如林插空的千百峰嶂,隱約可見有壹片雨雪,紛揚在遙遠的天底下,將起伏的山巒,織成茫茫壹白。意興盎然地轉身西望,不禁又驚喜而呼:那在內蒙古準格爾旗壹帶的“渝林”古塞,竟遠非人們所想像的那般遙遠!從居庸塞望去,它不正“只隔”在雲海茫茫中聳峙的“數蜂”之西麽?5、《歸園田居(其壹)》魏晉:陶淵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譯文:少小時就沒有隨俗氣韻,自己的天性是熱愛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羅網,轉眼間離田園已十余年。籠中鳥常依戀往日山林,池裏魚向往著從前深淵。

我願在南野際開墾荒地,保持著拙樸性歸耕田園。繞房宅方圓有十余畝地,還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間。

榆柳樹蔭蓋著房屋後檐,爭春的桃與李列滿院前。遠處的鄰村舍依稀可見,村落裏飄蕩著裊裊炊煙。

深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庭院內沒有那塵雜幹擾,靜室裏有的是安適悠閑。

久困於樊籠裏毫無自由,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

3. 有關榆林的詩詞

送襄陽鄭帥唐老(陸遊)

鄭侯骨相非復常,伏犀貫額面正方。

聲名赫奕勤天子,家世富貴連椒房。

武能防秋北平道,文全落筆中書堂。

畿西謀帥國大事,當寧久弄黃金章。

壹朝丹詔自天下,兩班仰首看騰驤。

鄭侯此行端可羨,繡旗皂纛戈如霜。

三更傳令出玉帳,平旦按陣來球場。

宿兵萬竈盡貔虎,牧馬千群皆驌驦。

酒酣賦詩幙府和,縱橫健筆誰能當?雖然鄭侯誌意遠,虎視直欲吞北荒。

榆林雁門塞垣紫,孟津砥柱河流黃。

出師有路吾能說,直自襄陽向洛陽。

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盧綸)

白須宗孫侍坐時,願持壽酒前致詞。鄙詞何所擬,

請自邊城始。邊城貴者李將軍,戰鼓遙疑天上聞。

屯田布錦周千裏,牧馬攢花溢萬群。白雲本是喬松伴,

來繞青營復飛散。三聲畫角咽不通,萬裏蓬根壹時斷。

豐州聞說似涼州,沙塞晴明部落稠。行客已去依獨戍,

主人猶自在高樓。夢親旌旆何由見,每阻清風壹回面。

洞裏先生那怪遲,人天無路自無期。砂泉丹井非同味,

桂樹榆林不並枝。吾翁致身殊得計,地仙亦是三千歲。

莫著戎衣期上清,東方曼倩逢人輕。

種松得徠字(其(蘇軾)

春風吹榆林,亂莢飛作堆。

荒園壹雨過,戢戢千萬栽。

青松種不生,百株望壹枚。

壹枚已有餘,氣壓千畝槐。

野人易鬥粟,雲自魯徂徠。

魯人不知貴,萬竈飛青煤。

束縛同壹車,胡為乎來哉。

泫然解其縛,清泉洗浮埃。

枝傷葉尚困,生意未肯回。

山僧老無子,養護如嬰孩。

坐待走龍蛇,清陰滿南臺。

孤根裂山石,直幹排風雷。

我今百日客,養此千歲材。

(時去替不百日。)

茯苓無消息,雙鬢日夜摧。

古今壹俯仰,作詩寄余哀。

榆林郡歌(王維)

山頭松柏林。

山下泉聲傷客心。

千裏萬裏春草色。

黃河東流流不息。

黃龍戍上遊俠兒。

愁逢漢使不相識。

定風波(王質)

問訊山東竇長卿。蒼蒼雲外且垂綸。流水落花都莫問,等取,榆林沙月靜邊塵。江面不如杯面闊,卷起,五湖煙浪入清尊。醉倒投床君且睡,卻怕,挑燈看劍忽傷神。

4. 有關榆林的詩詞有哪些

1、《送襄陽鄭帥唐老》(陸遊)鄭侯骨相非復常,伏犀貫額面正方。

聲名赫奕勤天子,家世富貴連椒房。武能防秋北平道,文全落筆中書堂。

畿西謀帥國大事,當寧久弄黃金章。壹朝丹詔自天下,兩班仰首看騰驤。

鄭侯此行端可羨,繡旗皂纛戈如霜。三更傳令出玉帳,平旦按陣來球場。

宿兵萬竈盡貔虎,牧馬千群皆驌驦。酒酣賦詩幙府和,縱橫健筆誰能當?雖然鄭侯誌意遠,虎視直欲吞北荒。

榆林雁門塞垣紫,孟津砥柱河流黃。出師有路吾能說,直自襄陽向洛陽。

作者:陸遊(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遊奉詔入蜀,與範成大相知。

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裏。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遊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

書成後,陸遊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陸遊壹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沈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

陸遊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2、《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盧綸)白須宗孫侍坐時,願持壽酒前致詞。

鄙詞何所擬,請自邊城始。邊城貴者李將軍,戰鼓遙疑天上聞。

屯田布錦周千裏,牧馬攢花溢萬群。白雲本是喬松伴,來繞青營復飛散。

三聲畫角咽不通,萬裏蓬根壹時斷。豐州聞說似涼州,沙塞晴明部落稠。

行客已去依獨戍,主人猶自在高樓。夢親旌旆何由見,每阻清風壹回面。

洞裏先生那怪遲,人天無路自無期。砂泉丹井非同味,桂樹榆林不並枝。

吾翁致身殊得計,地仙亦是三千歲。莫著戎衣期上清,東方曼倩逢人輕。

註釋:① 李將軍:指漢李廣。匈奴稱他是飛將軍。

② 屯田:用戍卒開荒種田。③ 攢花、布錦:都是形容詞。

是說馬群色雜如攢花,田園齊整如布錦。④ 白雲:指送別的那人。

⑤ 青營:指本人的營寨。⑥ 畫角:軍樂。

⑦ 豐州:唐朝時的豐州,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右翼旗與麟州接連。⑧ 涼州:在甘肅。

⑨ 旌旆:指送別的那人。⑩ 洞裏先生:仙人。

⑾ 這幾句是說我們兩人誌趣不同,行徑各異,相見無期。⑿ 地仙:指地上的神仙,這裏指別者無意功名,歸隱修仙。

⒀ 戎衣:軍人的服裝。⒁ 上清:道家指天帝的住處為上清宮。

⒂ 東方曼倩:漢3、《定風波》(王質)問訊山東竇長卿。蒼蒼雲外且垂綸。

流水落花都莫問,等取,榆林沙月靜邊塵。江面不如杯面闊,卷起,五湖煙浪入清尊。

醉倒投床君且睡,卻怕,挑燈看劍忽傷神。賞析:王質這首詞以廓清邊塵、立功報國的壯懷圖誌,勉勵自己的友人。

悲涼慷慨,如見肺腑,深刻地反映出退老山林的詞人的愛國熱忱,是十分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