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人吃早茶流行“不帶錢”
老城區30多個巷名與“三把刀”有關
“早上起來日已高,只覺心裏鬧潮潮,茶館裏頭走壹遭……”妳知道嗎?這些朗朗上口的歌謠和詩詞裏都蘊含著“揚州三把刀”的典故呢!為促進揚州“三把刀”文化的發展,市商務局和“三把刀”協會聯合整理了史上最完整的“揚州三把刀”辭賦、巷名、歌謠、民諺。
1
詩詞曲賦
揚州人吃早茶流行“不帶錢”
壹些辭賦中,能反映出很多古時揚州人“吃”方面的風俗習慣,如立夏日嘗“八新”。“八新”指鰣魚、櫻桃、新筍、麥仁、蠶豆、莧菜、新茶、青梅、李子、洋花蘿蔔、鹹鴨蛋等時令食品,其中鰣魚最為珍貴。清董偉業《揚州竹枝詞》描寫揚州立夏時的情景:“晴和天氣晚風徐,脫盡棉衣四月初。慶譽典旁沽戴酒,櫻桃市上買鰣魚。”
揚州“三把刀”辭賦、歌謠部分的整理者、揚州文化專家蔣靜芬解釋,這首詞描述的是揚州人為了嘗嘗鰣魚的味道,不惜當去棉衣,足見吸引力之大。
蔣靜芬介紹,揚州人除了“為嘗鰣魚當棉衣”,還引領了“吃早茶”的潮流,其中最讓學者們稱奇的,是揚州人吃早茶最流行“不帶錢”。
原來古時有茶館專門配有說書和唱曲的,壹些沿街賣唱的藝人也經常在茶館賣藝。茶客們邊吃茶,邊聽書,愜意怡情自不待言。尤令茶客們感到方便的是吃茶可以記賬,進茶館可以不帶分文,茶社還替茶客代買酒菜,代付人力車費,也壹並記賬,三節結算。壹些老茶客每天早上起來的頭等大事就是進茶館吃茶,有的連洗漱都在茶館中進行。
由於茶社環境優雅,又是文人喜歡聚會的場所,文人雅士們經常在茶館裏結社、集會、吟詩、作畫、彈絲、品竹、唱曲、猜謎、相互切磋技藝。“教場惜余春,駝子高先生(店主),破桌爛板凳,滿座是詩人。”描述的就是揚州人在茶館內吟詩的場景。
2
民俗歌謠
壹首歌謠包含揚州人壹天飲食
在揚州壹帶舊時流傳有兩首歌謠,都描述了舊時淮揚人壹天的飲食習俗。
第壹首描述了壹個美食家,壹日五餐,十分考究:早上起來日已高,只覺心裏鬧潮潮,茶館裏頭走壹遭。拌幹絲,風味高;“蟹殼黃”,千層糕;翡翠燒賣三丁包;清湯面,脆火燒,龍井茶葉香氣飄。/吃過早茶想中飯:“獅子頭”,菜心燒;煨白蹄,醬油澆;“大燒馬鞍橋”;醋溜鱖魚炒蝦腰;紹興酒,陳花雕,壹斤下肚樂陶陶。/吃過中飯想“下午”:澆切董糖雲片糕,再來壹包香櫞條。/吃過“下午”想晚飯:金華火腿鎮江肴,鹽水蝦子撒花椒,什錦醬菜麻油澆,香稻米粥兒粘膠膠。/吃過晚飯想夜宵:壹碗蓮子羹,清心又補腦,壹覺睡到大清早。
早上吃的蟹黃湯包,中上吃的牛肉熏燒,晚上吃的豇豆角子,鮎魚哇子,冬瓜湯兩勺子,肉丁子釘到下巴殼子。
蔣靜芬表示,這首歌謠中提到了許多具有淮揚風味特色的著名菜點,其中很多都是市民耳熟能詳的,如“拌幹絲”、“蟹殼黃”、“幹層油糕”和“翡翠燒賣”等。
3
巷名胡同
30多條巷名與“三把刀”有關
澡堂巷、螃蟹巷、粉妝巷……這些巷名壹聽就知道與揚州“三把刀”關系不小!市烹飪協會副秘書長施誌棠表示,經過此次整理,他們發現揚州老城區***有30多條巷(胡同)名與“三把刀”有關。
“比如‘澡堂巷’是壹條東西向巷道,因巷內有眾多浴室而命名。”施誌棠解釋,揚州搓澡全國聞名,多年來揚州搓背大軍北闖關東,南下廣東,其中儀征樸席更是有不少村民常年在外以搓澡為業,村裏的若幹別墅小樓都是搓澡賺的錢砌起來的。
“‘粉妝巷’顧名思義,與揚州的美容美發行業有關,這條巷子位於甘泉街中段南側,是壹條南北向巷道,在揚州學者王金祥所著的《揚州城老街巷》有細致描述,相傳這裏是常府眷屬居住,因其胭脂梳妝而得名。”施誌棠表示。
揚州也有些巷子不僅在字面上與“三把刀”有關,還演繹了壹段段傳奇故事。“如螃蟹巷,相傳在清雍正年間有壹戶尼姓人家,壹天丈夫在街上買了壹只大螃蟹,該螃蟹似通人性,點頭搖鉗,十分可愛。尼不忍心殺之,就養在家中。月余後,尼突然被人殺害,但卻壹直找不到兇手,縣太爺到現場查看,突然發現壹只大螃蟹在向他招手,跟著螃蟹壹看,發現尼的妻子與他人有奸情,審後才知道,原來是妻子與奸夫壹起殺死了尼,真相大白後,螃蟹巷的叫法也就流傳開來了。”施誌棠說,在揚州的小巷胡同中,這樣的巷子還很多。
新聞追訪
為何要整理這些詩詞巷名?
擴大“三把刀”文化在全國影響
對此,市商務局的壹位薛姓負責人表示,我市是全國第壹個也是唯壹壹個“三把刀”服務創新試點,此次整理主要是為了擴大“三把刀”文化在全國的影響。
“三把刀的每壹刀都是壹門絕活,這些巷子、民謠當中包含了三把刀的傳奇故事,如果只是單純的技藝傳承,相對單薄,但如果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技藝傳承也會變得豐富多彩。”施誌棠評價。
據悉,明年起,我市將通過五項舉措促進“三把刀”發展,包括三把刀人才輸出、“揚州師傅”評選、推動“三把刀”市標升級為省標和國標、建成並運營全國“三把刀”官方網站等。
鏈鏈
“三把刀”辭賦摘錄
搖扇對酒樓,持袂把蟹螯。
——唐李白
飛雪堆盤膾魚腹,明珠論鬥煮雞頭。 ——宋黃庭堅
“三把刀”名諺摘錄
好吃不好吃,全憑壹把鹽。
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每晚燙腳,勝於吃藥。
飽洗澡,餓剪頭。
“三把刀”巷名摘錄
五谷巷、狗肉巷、大羊肉巷、小羊肉巷、雞鴨巷、螃蟹巷、魚皮巷、大芝麻巷、小麻油巷、糖坊巷、風箱巷、蒸籠巷、缸巷、餃肉巷、廚子巷、吃吃看巷、富春巷、金桂園巷、碧螺春巷、醉仙居巷、浴堂巷、澡堂巷、粉妝巷、夾剪橋
“三把刀”歌謠摘錄
替男童理發:手執金刀亮堂堂,少爺頭上放豪光,昨日朝中送太子,今朝又剃狀元郎。
替女童理發:姑娘剃頭壹枝花,長大成人嫁婆家。三親四友來做媒,嫁給文武百官家。
替新郎理發:吉日理發喜洋洋,戴起禮帽做新郎。今日洞房花燭夜,來年生下狀元郎。
■記者 陳高君 屠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