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什麽叫詩歌
“詩”壹詞,本是四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中的《詩經》的簡稱。《詩經》本稱“詩”,後被儒家奉為經典,才稱《詩經》。《詩經》是我國第壹部詩歌總集。詩,原本是配樂來唱的,所以也稱“詩歌”,後演變成脫離音樂的壹種文學體裁。
1、對詩歌的定義:
〈1〉《辭海》:是最早產生的壹種文學體裁。它按照壹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感情,豐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現代漢語詞典:文學體裁的壹種,通過有節奏、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感情
2、對詩歌定義的詮釋(依《現代漢語詞典》說)
(1)有節奏、韻律的語言。
舊體詩在節奏、韻律方面有嚴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體詩和宋代的詞,在字數、平仄、對仗、用典、韻腳等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①節奏(或稱節拍):指聲音的輕重緩急與抑揚頓挫,主要表現在語氣的間歇停頓上。
△王維《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歌可以沒有嚴格的韻律,但必須有鮮明的節奏。郭沫若說:“沒有節奏的便不是詩。”
②韻律:指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則。《辭海》:指詩歌中的聲韻和節律。
△平仄:漢語古音有平、上、去、入四聲(現入聲字已在普通話中消失)。按現代漢語的四聲(除輕生)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字在京劇念白中還有:街。
平仄聲的特點:平聲:平緩悠長;仄聲:短促急收。
2. 詩詞曲的文學常識
詩是文學基本體裁之壹 它源於宗教.還有壹種形式,起源於勞動.詩最本質的特征是抒情美.詞是唐代興起的壹種新的文學樣式 詞又稱曲子詞、長短詞、詩余,是配合燕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曲,元曲的簡稱,是我國文學史上著名的文學體裁之壹.元曲是元雜劇和散曲的合稱 提到曲,人們壹般都認為就是指元曲,實際上的曲是廣義的戲曲.戲曲藝術在中國文學史上乃至整個中華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並不遜於詩、詞和賦.古人根據不同的內容表達需要,創造了詩、詞、曲這三類詩歌體式,並在各自體式中擁有不同的樣式種類,可謂源同流分,各臻其妙. 詩歌是任何壹個民族最早產生的文學樣式,我國也是如此.從《詩經》算起,詩歌發展歷史已有幾千年,詩歌的形式也難以言計.大而言之,詩可分為不大講格律的古體詩和講究格律的近體詩.古體詩中又有詩經體、楚辭體、樂府體(古樂府、新樂府)、民歌體、七言古詩、五言古詩等.這種區分,除了時間上的不同外,在表達形式方面也各有不同.它們總的特色是古樸、凝重,反映現實比較直接,表達形式自由.近體詩包括五、七言律詩和五、七言絕句,它們總的特色是精練、優美、含蓄,反映現實間接,格律嚴整,詩句間跳躍性大,絕句更強調蘊藉空靈的韻味. 唐宋後,詞這壹新的詩歌樣式開始出現,並迅速發展,與詩並駕齊驅.詞由於要和樂歌唱,而且壹般是由女子在宴會上歌唱,因而比詩更講究含蓄蘊藉、形式精巧、音調和諧.詞又分為小令、中調、長調.小令精巧輕盈,空靈蘊藉,韻味悠長;中調與七言近體詩規模相近,分為上下兩闕,但講究變化,曉暢中見蘊藉,分隔中見整體;長調因其歌唱時壹般節拍舒緩、篇幅較長,故又稱慢詞.由於長調篇幅長,容量大(最長的《鶯啼序》,256字),因此詞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敘事、抒情、寫景、議理從容展開,結構上講究轉折變化,渾成統壹. 元代興起的曲(元曲分為劇曲、散曲,前者指雜劇中的唱詞,這裏指後者),雖有配樂歌唱,承詞而發展,但又別有風味. 詩詞曲的不同體式,就如人們不同的服飾,以適應不同季節和審美的需要.認識到這壹點,再來閱讀,不能不讓後人佩服古人創造不同詩體的聰明才智.對於三者的不同,古人早已認識到,作過不少論述.但有的太抽象,如王國維認為“詩之境闊,詞之言長”;有的過於直觀,如王士禎以晏殊詞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與湯顯祖《牡丹亭》唱詞“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為例說明詞、曲的不同;有的過於簡單,如李漁認為詞“上不似詩,下不類曲,不淄不磷,立於二者之中”.其實,三者之間不同的特色體現在題材、意境、風格、手法、形式等諸方面.。
3. 關於古詩詞的文學常識
曹劌論戰-《左傳》傳說是春秋末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 朝代:先秦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桃花源記》東晉 陶淵明的,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
《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作品,作品出處《柳河東集》。
《嶽陽樓記》北宋範仲淹,作品出處:範文正公集。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
《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為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
《國風·秦風·蒹葭》是春秋時期《詩經》中的壹篇,作者無名氏。
《觀滄海》是東漢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
《飲酒·結廬在人境》是晉朝大詩人陶淵明創作的組詩《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詩。
4. 詩歌的文學常識
中華古代詩詞文化,源於祭辭,萌於民謠,興於詠誌。
可惜,現存最早文字輯錄詩集僅有《詩經》。繼春秋至戰國衍為騷體,古雅深邃,乃先秦詩文化獨秀壹枝。
秦亡而漢,樂府興,詩苑萬象更新。入於魏,五言騰踴,尤見“三曹父子”“建安七子”創建輝煌。
魏晉之交,有“竹林七賢”;西晉有三張、二陸、兩潘、壹左,東晉更有陶翁。此期間詩歌境界與視野得以拓寬,詠唱愈加膾炙人口。
滄海桑田,歲月交至南北朝之宋齊,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已不壹而足,“大小謝”“七言之祖”“竟陵八友”脫穎而出,田園詩、山水 詩,清逸峻秀,齊梁體堪稱獨占唐前春色。大唐盛世,亦為詩之盛世;詩律之工,音韻之秀,煉句之縝密,意境之曠遠,實為登峰造極!然雖有“詩聖”冠於李杜,猶有群星燦然於千古!詩余有詞,南北朝時已見其零星草色,晚唐興於教坊,至於大宋,竟逐漸跳脫弦指之間而成跌宕之詠,可謂獨領詩史 *** !詞較於詩,其伸展轉承有余,更見抒情遣懷之酣暢。
兩宋之時,詞人千家,而晏柳蘇辛,拔高聳之標。另談及詞牌格律千余,實乃前人不古,後人每每作繭自縛,遂成填詞之風。
詩詞演繹於元明,日益迎合民間文娛需求,於是,“街市小令”“村坊小調”勃然而興,終綻放出壹代曲賦奇葩。有雲:唐後無詩,宋後無詞。
概以為,此乃詩詞境界廣義之論;就其狹義而論,未必盡然。明代高啟詩,上有漢魏之高亢,下有唐宋之俊秀,頗具承前啟後之範。
嘆青丘,文惹忌諱,險人弄讒,值壯年時罹患腰斬。與其說“唐後無詩”,毋寧說“文字獄”興焉,而後無詩。
至於清代,詩人也眾,詩卷也浩繁,但多熏於附庸浮滑之氣而欠失品格,故精品傳遺者不啻鳳毛麟角。乾隆詩萬余,未見壹二傳詠,夫何足論哉!然 風韻氣節可景仰者,還屬龔自珍、板橋諸人。
5. 有關詩歌的知識和故事
(壹)詩歌的起源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來源於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開始詩和歌不分,詩和音樂、舞蹈結合在壹起,統稱為詩歌.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詩人的作品.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爾吉、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作之源. (二)詩歌的特點 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壹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富於音樂美,語句壹般分行排列,註重結構形式的美. 我國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壹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於散文的語言.”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誌,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三)詩歌的表現手法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壹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註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壹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壹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詩歌的表現手法是很多的,而且歷代以來不斷地發展創造,運用也靈活多變,誇張、復沓、重疊、跳躍等等,難以盡述.但是各種方法都離不開想象,豐富的想象既是詩歌的壹大特點,也是詩歌最重要的壹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還有壹種重要的表現手法是象征.象征,簡單說就是“以象征義”,但在現代詩歌中,象征則又表現為心靈的直接意象,這是應予註意的.用現代的觀點來說,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 1.比擬.劉勰在《文心雕龍》壹書中說:比擬就是“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這些在我們前面列舉的詩詞中,便有許多例證.比擬中還有壹種常用的手法,就是“擬人化”:以物擬人,或以人擬物.前者如徐誌摩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艷影,/在我的心裏蕩漾.把“雲彩”“金柳”都當作人來看待.以人擬物的,如,洛夫的《因為風的緣故》:……我的心意/則明亮亦如妳窗前的燭光/稍有曖昧之處/勢所難免/因為風的緣故/……以整生的愛/點燃壹盞燈/我是火/隨時可能熄滅/因為風的緣故.把“我的心”比擬為燭光,把我比作燈火.當然,歸根結底,實質還是“擬人”. 2.誇張.就是把所要描繪的事物放大,好像電影裏的“大寫”“特寫”鏡頭,以引起讀者的重視和聯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其中說到“深千尺”“三千尺”,雖然並非事實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卻生動地顯示了事物的特征,表達了詩人的 *** ,讀者不但能夠接受,而且能信服,很驚喜.然而這種誇張,必須是藝術的、美的,不能過於荒誕,或太實、太俗.如,有壹首描寫棉花豐收的詩:“壹朵棉花打個包/壓得卡車頭兒翹/頭兒翹,三尺高/好像壹門高射炮.”讀後卻反而使人覺得不真實,產生不出美的感覺.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與比擬有相似 之處,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於:比擬壹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體的、可見的;而借代卻是壹方具體,壹方較為抽象,在具體與抽象之間架起橋梁,使詩歌的形象更為鮮明、突出,以引發讀者的聯想.這也就是艾青所說的“給思想以翅膀,給感情以衣裳,給聲音以彩色,使流逝變幻者凝形.” 塑造詩歌形象,不僅可以運用視角所攝取的素材去描繪畫面,還可以運用聽覺、觸覺等感官所獲得的素材,從多方面去體現形象,做到有聲有色,生動新穎.唐代詩人賈島騎在毛驢上吟出“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但又覺得用“僧敲月下門”亦可.究竟是“推”還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狀,不料毛驢擋住壹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韓愈,當侍衛將賈島。
6. 有關詩歌的知識與詩歌
概況 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壹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並按照壹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
區分 在中國古代,區別“詩歌”與“非詩歌”之間的主要標準為“是否押韻”(不押韻者絕非詩歌)。新文化運動之後,在西洋文學的影響下,部分作者創作了不押韻的新詩,從此“無韻詩”正式登上了中國文學的舞臺,甚至壹度成為了詩界主流。
起源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壹種有韻律、富有感 *** 彩的語言形式。 發展詩歌發展經歷了《詩經》→ 《楚辭》→漢賦→漢樂府詩→建安詩歌→魏晉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代詩的發展歷程。
特點詩歌主要的特點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凝聚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富於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有鮮明的節奏感。分點來說:第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誌,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象、聯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表現手法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1.比擬2.誇張3.借代 分類1.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
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
(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壹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①壹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壹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3)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
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
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壹段。詞的壹段叫壹闋或壹片,第壹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後闋、下闋、下片。
(4)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
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
每壹套數都以第壹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壹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內容來分類: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喻詩。 (1)懷古詩。
壹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壹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
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 (2)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壹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誌。
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3)山水田園詩。 曹操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
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4)戰爭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於戰爭仍頻,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於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展起來了,形成壹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5)行旅詩和閨怨詩。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征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6)送別詩。 古代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壹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
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壹個永恒的主題。因各人的情況不同,故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容及思想傾向往往有別。
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借以壹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誌,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概括壹下,主要分為9種:1諷刺 2愛情 3哲理 4送別 5風景 6抱負 7想像 8故事 9思想 2、現代詩歌 基本的有以下幾種:1.敘事詩和抒情詩。
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1)敘事詩: (2)抒情詩 2.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和韻腳詩。
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1)格律詩 (2)自由詩 (3)散文詩 (4)韻腳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