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誌,不愛紅裝愛武裝。-《為女民兵題照》近代毛澤東
譯文:黎明時的陽光剛剛照到進行軍事訓練的場地,女民兵英俊威武的風姿,勇健敏捷、神采飛揚地持著五尺槍。中華兒女誌向不凡,不愛華麗濃艷的服飾,而愛革命的武裝。
2、祖國沈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裏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近現代秋瑾的《鷓鴣天·祖國沈淪感不禁》
譯文:祖國沈淪危亡忍不住感嘆,東渡日本尋找革命同誌。國土被列強瓜分需要收復,為國家敢於犧牲自己的身體。嘆路途之艱險梗塞,感慨自身漂泊無依。雖然遠隔萬裏也要赴日留學。人們休要說女子不能成為英雄,連我那掛在墻上的寶劍,也不甘於雌伏鞘中,而夜夜在鞘中作龍吟。
3、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出自先秦的《氓》
譯文:回想少時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溫柔。海誓山盟猶在耳,哪料反目競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終結便罷休!
4、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壹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出自兩漢李延年的《李延年歌》
譯文:北國有壹位美人,姿容簡直是舉世無雙,她嫻雅之性超俗而出眾,不屑與眾女為伍,無人知己而獨立。她看守城的將士壹眼,將士棄械,墻垣失守;她對君臨天下的皇帝瞧壹眼,皇帝傾心,國家敗亡!
5、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木蘭詩》南北朝:佚名
譯文: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